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说我们有什么可自卑的呢(佛说如何克服自卑)

学佛百科2023-03-09103

佛教中是怎样看待自卑的人呢?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帮助人改掉自卑,自负的方法?

我教给你1-2个方法。

1. 你既然是佛弟子。那就要精进功课。努力多读诵经典。努力多背诵经典。一定要背诵很多。

如果你有可能,每天拜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如果能坚持1-2年。你的智慧会大大的长进。

(我每天都在拜八十八佛。)

2. 每天诵持大悲咒。如果可能,每天108遍以上,坚持三年。

观世音菩萨曾经发大愿说,如果有人修持大悲咒,如若不得大辩才,是不得正觉。因此,

你如果每天持诵108遍以上,三年就圆满10万遍。必得辩才。

以上两点,你有了智慧,又有了辩才力,你还能自卑吗?

我每天的功课,日诵大悲咒108遍以上,已经两年多了。我是以亲身体会证实,观世音菩萨的愿力。我每天拜八十八佛洪名宝忏(每天要拜120多遍),我已经做到了三个多月。知道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不简单。同时,我每天施食饿鬼众生,已经做了两年多了。

再要求一点,如果你再有时间,每天打坐至少15-20分钟。心定神安智慧自然开。

做做看。必有好处。

请问佛 我心里有个自卑的我 干什么都不顺心 一旦发牢骚和抱怨 就会身边的亲戚朋友劝解 我如何超然洒

四大皆空,哪里来的烦恼呢?身在尘世又哪能做到心无杂念呢。正所谓酒肉穿肠肚,佛自在我心。

佛教怎么看待软弱自卑

所谓软弱自卑,其实根源是由于对“自我”的种种贪爱不舍。由爱“自我”而自私而自我满足,由得不到爱而害怕爱的失去,由得不到而逃避。其中的主要意识都是无明烦恼造成的,如贪和痴,由于对自我的爱而形成贪,由贪而痴迷,由痴迷而拒绝接受外界而封闭,由于这种自我的保护(也就是自我贪爱的发展和保护)而拒绝与他人接触、与外界接触。同时由于自我的爱造成自我意识的封闭,变得无法接受别人意见、经常对他人产生敌意(因为自我意识处于第一位),也就产生了嗔恨,因嗔恨愤怒导致对外界的不信任和对抗,也就是产生了对外界的隔离,这就是“自卑”的因缘。

至于说忍辱,这也不完全等同于自卑或者自尊问题。忍辱,是修行“如何克制自我认识、自我见解的执著”的一种方法,不是忍世间的事,而是忍“自我”对世间事物的局限看法认识。任何固执于“我”“我的见解”“我的境遇”这类心理而去忍,都不是真正的忍辱,不过是无明妄想的隐藏而已。实际上没有认识到“我执”的错误,是属于佛法知见上尚未成熟,仍然有个“我”的爱恨情仇在内。

忍是忍,辱是辱,是两个问题。忍的是辱而不是行,是具体情况下自己的心理认识(如何看待辱而不产生自我的恼),而不是忍某件事就叫做忍辱,也不是针对某人(比如敌人)就叫忍辱。也就是说,忍是对自己的心,是忍自我意识的妄执,而对行为的判断和行动,还是需要有的。

再者,修行是需要各种手段同步进行的。所谓的懦弱,其实就是不知道正确理解忍辱而导致的不明智行为。这样的做事,所得到的见解也是不完善的。真正的佛法建立在持戒、忍辱、止观、布施、智慧、精进的共同完成的基础上,不是单独去忍辱就是佛法。忍辱和放下执著,不是逃避,不是退缩,不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同时也不是维护自尊,而是理解对方的错误之处不生愤怒和轻慢,而后以正确的思维和方法帮助对方解除烦恼。

面对恶行,如果对方的行为仅仅是针对我自己,是对方的无明思维造就的无知举措,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不去理睬,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忍让对方的愚痴。但是如果对方的不理智行为是针对他人或有碍社会团结稳定,那么在佛法中还有“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的话,因此并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

学佛法的目的是实行,是贯彻,是以佛的智慧运用在生活工作中。面对对方的愚痴,不仅仅是简单的避让,还应该想到化解。我们不仅仅是需要理解对方,更需要帮助对方,但帮助则需要利用智慧来处理。有不同的能力就有不同解决办法,并不是让我们蛮干和硬顶。能解说的就尽量予以解说,有力量的就需要发挥出自己的力量,不能圆融解脱的就寻找他人和政府帮助。也就是说,方法是伴随着智慧而生的,是不同实际情况的不同应变,但思维上则应该是贯彻着佛法正见的。

请懂佛法的人开示,人为何会有自卑心?如何对治不自信、软弱、窝囊的毛病?

我不能算是太懂佛法,稍懂一点。我认为人会有自卑心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价值观的问题。我们这个社会长期在思想上是一统一体化,不提倡也不强调个体的差异。但人确实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好胜心强,而有的人感情细腻重感情,有的人不断追求名利,有的人却喜欢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享受生活。如果是一个包容兼蓄的社会,每一种人都可以自成一体,怡然自得的生活,不需要去和别人比较,更没人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别人,那该多好啊。可惜的是如今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最严重的拜金的国家,在这样的社会里若你对金钱和成功没有那么强的渴望,就会活得很分裂。既不能安心做自己,也无法那样强烈地追求成功。这种情况表现出来就是你说的自卑、软弱、窝囊的症状。我要很真诚地告诉你,你的“身份性格”早已注定,所以你能做的就是了解你自己,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同时好好保护自己,别让别人的价值观来伤害你。当你确认了自己的“身份”之后一切的自我否定和挣扎就都结束了,那时候你会表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亿万朵一样的花中别具一格!

注意,确认自己的身份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哦!

佛经里,有没有关于教人克服自卑的话语,比如,不在乎别人对自己形象的负面评价 之类的

直接说的没听说过,间接说的有。比如:“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在乎别人对自己形象的负面评价就是妄想执着,放下妄想执着,就不会自卑了。其实,佛法还是要靠自己去实践才能得利益,不是说懂得道理就行的。你做好布施,任何疾病都能解决。佛说“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无畏布施’。在众生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能够帮助他,消除他的恐惧,这一类的布施叫做无畏布施。其范围也是非常的广泛。譬如国家受到外国的侵略、战争;在这人心慌乱的时候,从军到前方去抵抗敌人、保护后方,使后方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这是属于无畏布施。又如:有人晚上走路会害怕;有的怕鬼,有的怕强盗,而路又很长,我能送他回去,陪他一程,他不害怕了、心安了,这也叫无畏布施。其他的例子就不必多举。由此可知,只要叫众生身心安稳,离开一切恐惧,统统叫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说到这个地方,我特别提醒同修们,吃素食是属于无畏布施,一切众生看到你都不会害怕。为什么呢?因为你不会伤害他;真正做得圆满,得健康长寿的果报。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42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