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真我就在什么灵觉处(怎么理解真我)

学佛百科2023-03-3197

什么是真我

真我是非个人的所有觉知。当人的所有习气消除时,才能觉知真我。真我没有主体客体之分,真我经验起来它是整体的,整个世界都是通过真我体验出来的,真我与宇宙不可分,同时它不受宇宙所限制。真我是个源头,通过真我一切相都显现出来。真我是一种直接了悟的觉知,真我是每个人存在的真实状态,它是真实本相,完全寂静的真实表现,真实无形无像,没有痛苦,它是光明、永生、万物,它的形象就是静默,觉知让你看到真我。

你就是这觉知,放下对其他事物的觉知,有我执,相对的认知就不是真我。真我无时无刻无不存在,它如其本然,无法被定义,它就只是存在。放下非真的观念,就会悟到真我,成为真我。人沉寂于无念之美,连那任何念都不起,就是真我。许多都是外加于真我的种种幻相,你无法体验真我,真我本然的状态中,没有身体存在,真我之外,没有事物可知,成为真我者,其他一切事物都不存在,只有真我本身,是唯一的一。人放下种种习气,唯有真我在放光。除去所有观念,没有欲望和念头,才能证悟真我。

任何出现的就像银幕的画面,都会来来去去,真我完全不在意,它只是旁观者。自己确不受生灭所影响,把真我当作旁观者都只是心智创造出来的。有个不变的我那才是真实的,我们添加什么就会变成什么。真实的没有什么状态可言,它总是如其所事,它不是其中一种状态,而是本然所是,一旦你证悟真我,才会所知。才能真正明白。它无来无去,心智向内转就成为真我,向外就成了山河大地及其其他。真我无所不包,真我没有认知对象,也没有被认知对象。它是完美的平静、妙乐,人在沉睡时,是痛苦的,无法证悟真我。所谓沉睡是指还没觉醒。心念构造了心智的内容,心智创造了世界。你看到的是世界和身体,真我不是物质的,是精神的。我们随时体验真我,它是一切的中心,真我就是本心,只有你的本实,才知道真我,它是如如不动的。寂静与静默就是真我:。

开示:什么是真我

阿弥陀佛

自性是真我,色受想行识是假我。自性也称之为真如,本性,法身等

老法师---第一句话,「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你真有智慧,你就晓得全是假的,你贪着那就苦不堪言。你要知道是假的,放下,你就解脱了,你就得大自在。这五样东西称之为阴,阴是什么?「覆盖之义」,把它盖住了。把什么东西盖住?把自性盖起来了,你见不到自性。自性,自性是真我,色受想行识是假我,它不是真我。凡夫错就错在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不认识,搞六道轮回真叫冤枉。

老法师---如来的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是体,哲学里面所说的本体,也就是真如自性。惠能大师在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宇宙之间所有一切法都是法身所生所现,所以称它为法身。法身没有形相,能现一切相。法身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见不到它

一个佛学问题:什么是"真我"?

佛教的“真我”,就是佛教常说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象镜子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哪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

明白未?阿弥陀佛!

天理昭明灵觉处什么意思

天理昭昭的解释

昭昭: 明显 。旧称天能 主持 公道 ,善恶报应分明。

词语分解

天理的解释 ∶ 自然 法则;天道,天然的 组织 结构依乎天理。;;《庄子;养生主》 ∶宋代的理学家认为封建 * 是 客观存在 的 道德 法则,把它叫做;天理; ∶ 道义 ∶天性详细解释.天道,自然法则。《庄子· 天运 》:“夫至乐者, 昭昭的解释 ∶ 明亮 ;光明昭昭有光,利行兵 ∶ 明白 ; 清楚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老子》昭昭然白黑分类。;;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 先生 集》 ∶ 形容 有心事昭昭然为 天下 忧不足详细解释.明亮。《楚辞· 九歌 ·云中君》:

开悟后我在看着我活着,但是开悟后的真我在什么地方的什么样子的

真我、假我,本来是一体,佛经上常常讲“真妄不二“,就是此意。

  能看着我的,称为”能“;被看的称为”所“。能所不二,就是中道。

 真我,犹如大海;假我,犹如波浪。本来一体。

 《华严经》有句经文——“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这句经文,就是讲真我在什么地方。真我充满法界,就在我们眼前。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430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