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洗心(眼镜每天洗)

经常洗心,不使染尘
镇上一个十字路口,公交站牌的旁边,立了一块公益广告牌,上面醒目的八个红黑两色的黑体字一下子吸引住我的眼球——
经常洗心,不使染尘。
我被这八个字震住了!
“经常洗心 ,不使染尘。” 我一边反复吟诵着这醍醐灌顶般的八个字 ,一边大步朝广告牌走去。
原来这是一幅“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公益广告作品,作者是哈尔滨的阿城和黄泰华。除了那八个令人心明眼亮的字,字的下方还绘有一幅别具一格的画。整个画面均呈蓝色,近处的深蓝和远处的浅蓝似乎是草地,左上角那一块发亮的浅蓝则是一条流淌的河。河边坐着一个裹着白头巾的女人,她低着头,举着木棍,正在捶洗衣服。她的身后,卧着一个竹篮和一条狗。
这幅画,肃穆、宁静,梦一般的蓝色调令人无限遐想,女人洗衣服的行动又与画面之上的“洗心”二字暗合,令人警醒,令人深思。
我们常常说 “心田”,这不仅仅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它其实是一种形象化的事实,仔细想想,心不就是一块儿田吗?可以耕耘,可以播种,需要修葺,需要滋润,能够长出丰硕的果实,也能够一片荒芜、尽惹尘埃。
如果勤加料理,我们的心田可以清净如水,翠绿如山,一片生机勃勃。知识,思想,艺术,文明,道德,等等。这一切都可以由心而来。反之,若随心所欲,不思进取,我们的心田也会被懒惰、急躁、嫉妒、仇恨、厌世的灰尘蒙蔽。
所以,我们需“日日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需“日三省吾身”,我们需“经常洗心”。
清水可以净身,清音才能净心。 常常回归自然,听风过松竹之音,听海涛阵阵、溪水淙淙,听幽幽鸟鸣、唧唧虫吟,听风听雨听雷听雪,听圣人伟人哲人有趣之人的心音,都可以助我们净心、静心。
文学、艺术也能净心。 读诗,读小说,读名人传记,欣赏绘画和雕塑,观看伟大的戏剧和电影,心会在与伟大的灵魂交流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洗濯和净化。
亲自去感受苦难,体验生活,也是洗心的一条途径。 这是最高境界的洗心法,需有了种种努力之后方能水到渠成。
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只要做到这样就行—— 得意时,不骄不躁;失意时,不悲不恼;平常时,不折不扣不退缩不停步,心平气和努力向前方。
千万要记住:经常洗心,不使染尘!
经常洗心,不染尘心 怎么理解
就跟洗脑一个道理,一直跟你灌输一种思想,不让你了解其他思想。
经常洗心不使染尘的意思
洗尘的解释
[give a dinner of welcome (to a visitor or a returnee from afar)]
宴请刚从远道来的人 凡公私值远人初至,或设饮,或馈物,谓之洗尘。—— 《通俗编·仪节》 在后堂 安排 筵席洗尘。—— 《 水浒传 》 秦老又备酒与他洗尘。—— 《 儒林 外史》 详细解释 设宴欢迎 远方 来人。 《宣和遗事》 前集:“这人是 师师 的一箇哥哥,在 西京 洛阳 住。多年不相见,来几日,也不曾为洗尘。今日办了几杯淡酒,与洗泥则箇。” 清 宣鼎 《夜雨秋灯三录·妓笃故谊》 :“ 黄沙 陈星堂 ,近从 安南 归帆……朋辈为其洗尘。” 茅盾 《多角关系》 五:“今晚上给 子翁 在 吴江春 洗尘, 子翁 是 一定 要到的!”古代洗尘亦包括馈物。参阅 清 翟灏 《通俗编·仪节》 。
词语分解
洗的解释 洗 ǐ 用水去掉污垢:洗脸。洗涮。 洗涤 。洗澡。洗心 革面 (喻 彻底 悔改)。 清除 干净 :清洗。 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洗劫。 昭雪 冤枉 :洗雪。洗冤。 照相的显影定影:冲洗。洗印。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洗牌。 尘的解释 尘 (尘) é 飞扬的灰土: 尘土 。 尘埃 。尘垢。尘芥(尘土和小草,喻轻微的事物)。粉尘。烟尘。 甚嚣尘上 。望尘莫及。 佛家、道家指 人间 : 红尘 。尘世。 部首 :小。
经常洗心,不使尘染,的全句,及出处,还有意思!!!急急急!求!!!!!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468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