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只是一念之间(善恶仅在一念间)

善恶本无源,只在一念间。
人性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
思想家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意思是,人性向善,就像是水往低处流一样,是自然而然的。
然而,同为思想家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他说:“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
意思是说,凡人都是好色好利的,如果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
人性太过复杂,很难说清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的。
看似忠厚善良的人,给他一定的诱惑,他也可能会变坏;看似无恶不作的人,给他一点指引,他也可能会改好。
就像佛说的:善恶乃一念之间,佛与魔皆在心中。
人性的三大弱点是:自私、贪婪和虚伪。
小孩与蜡烛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一个小孩子。
有一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从抽屉里拿出蜡烛刚要点燃,就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
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不能借给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
于是,她就毫不客气地对孩子吼了一声:“没有!”
正当她要关门时,小孩露出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
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又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会害怕,所以我带了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露出羞愧自责的表情,将小孩子抱进怀里。
人总是不自觉地以恶意去揣度别人,所以这个社会才越来越冷漠。以爱换爱,以心换心,才是人类该有的交际原则。然而……
顾城说:
“我知道人性是不可靠的。多么美好的秉性,都有他浅陋和乖戾的一面,都有翻覆和变化的可能。锁没开,只是因为那把钥匙没有转动。”
《十宗罪》中有一句话说:
“人性之中有着冰山一样的冷漠和残忍。”
也许,良善在人性中只是冰山的一角,人性的恶就像是巨大的冰山一样,掩藏在茫茫的海面之下。
人性善恶,一念之间!
佛说:“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
人性,好与不好,其实都取决于你的一念之间。
人心,有时确实经不起试探,网路上经常有关于如何试探人心的段子。最多都是拿钱来试探,其实这个不是太客观。
比如你找你的朋友借钱,如果你借1000,他身上只有500,他没有借你1000,只借给你500,但是这是他的全部。另外你找个朋友借钱,他有10万,借给你1000。在你心里却认为借你1000的朋友好,其实你是不知道,借你500的朋友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所以在你借钱的时候,你要认真的思索这个问题,有时谁也都可能有急的时候,所以不要拿借钱去试探人心,这样会很伤人。你在判断好坏的时候,也在乎你的一时想法。
人性,更不用说,是做人的基本特性,你可以善良,也可以奸诈。但是还是需要个做人的基本原则,不要拿你的恶去骗世人的善。
有这样一个猎户,一次上山打猎,打到很晚,也没有任何收获,就在他准备回家的时候,突然听见有狼嚎声,猎户顺着这个声音找了过去,发现浪躺在地上,浑身是血,并且喘着气。
猎户动了恻隐之心,决定把狼带回家好好照料,带回家后,其妻子非常气愤,觉得为什么要带个狼回来,和猎户吵了一架。可是猎户还是坚持自己意见,决定把狼养好。
在这期间,家里的狗不时的警告狼,让狼收敛点,因为他在忠诚的保护猎户的家。
过了一段时间,狼痊愈了,然后就离开了这个家,也就在此时,猎户的妻子因为娘家有事,需要回家一趟,走的时候没有带年幼的儿子,猎户正好也出门一会,结果等猎户回到家中。
看见儿子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狗也睡在旁边,满身是血,猎户气愤的拿起棍棒就是打狗,狗逃跑,猎户追赶,等到了后面的小屋后,发现狼也躺在哪里,浑身是血。
猎户这才明白,原来儿子是狼给咬死的,狗为了保护主人,和狼进行搏斗,结果也伤到了自己。
这个故事读起来,总是有那么一丝悲凉。因为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多,特别是我们在选择朋友的时候。
如果把狗和狼比喻成朋友,我想我们会选择狗这个朋友,不会选择狼这个朋友。但是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交的朋友都和狼差不多。
狗比较忠诚,我想不要多说,他们只是偶尔会狂吠几声,当他的要求没有达到的时候,但是还是会翻脸。这样的朋友生活中居多,只要不是太触犯底线的事情,基本都会相安无事。
狼却不一样,始终改变不了兽性,你不管怎么对待它,它总会暴露兽性,反咬你,让你很受伤。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像狼一样的朋友。你对他全身心投入,你有一颗善心,最后却被背后插一刀。可以一起分享利益,但是比较自私,如果有一点利益受到侵占,就会兽性大发。
所以找朋友千万避开狼性朋友,可以结交狗性朋友,最好是交具有基本人性的朋友!
我们的人性,在这个时候,非常的脆弱,你的自私贪婪会占据你的思想,你的丑陋的一面就会浮现在世人面前。你会失去人性,所以你会被世人唾骂!
保持人性的善,其实只是基本的要求,你只要心中有善,只要能够多替别人想想,只要有大爱,你还是可以战胜你的恶。
人性在处朋友时,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如果是故事中的猎户,我们会不会也去救狼,当然救狼有失偏颇,但是还是善心大发。我们会不会不问清楚就去责罚狗,这个也是值得深思的。
猎户在整个故事中始终有着善的一面,都是一念之间的事,救狼,打狗,最后被狼害得儿子没有,狗也被冤打,都是自己的思想在发生变化,还是没有细心的去冷静思考。
如果我们遇到事情都可以冷静的考虑,不莽撞的做出确定,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不会伤害无辜。
我们还是要保持善心,做善事,让自己的人性发出光芒,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安慰。
人性本善,我们还是要向善!这样你会遇到更好的人性朋友!
一念之善,可挽救别人,救赎自己,一念之善是灵魂的花朵,是纯洁生命里高贵灵魂!
一念之恶,即便一时得逞,却永入苦海,一念之恶,心灯瞬间隐灭,是生命中的恶之花,也是丑恶的灵魂!
心存善念,摒弃恶念!做一个一心向善的人!
人性的善恶,仅一念之间?
扎心且现实,深不可测。
最近看了一部迷雾剧《开端》,王萌萌极端的下车方式和那个特意的回头,女主李诗情的多次循环,每次的人物角度都不同。
一系列事件引发我的好奇心,背后也显露了各色人性。
我想用来形容王萌萌和李诗情的遭遇,再合适不过了。
李诗情的第六次循环醒来,嗅到了危险,之前的几次尝试都没能下车,唯独她诬陷男主是色狼时,司机不顾法规放他们下车。
这可能是因为五年前的那场事故,他的女儿王萌萌也可能遭遇色狼,强行下车,酿成惨祸。
因为他们的一个念头,留下的后果真的难以估计。
高中的时候,我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天是周末,上完课后便放了假。我没有立即和朋友们出去吃饭,回寝室梳洗了一番。
天气很热,想着不过在校门口买点东西,没有多在意,出了门。
刚到校外,遇到几个小混混,索要微信,不想搭理,没想到穷追不舍。要说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急中生智,躲进了人群里,也遇到了同学,很幸运躲过一劫。
本以为结束了,可同学们的话语又将我拉回了地狱。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流言蜚语真的可以不在意吗?阴影真的可以挥去吗?每一个人都能像我一般幸运吗?
看过《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人都知道,作者的一生,从那一刻开始就被改变了,难以想象她写那本书的心情。
人性的善恶,真的只是一念之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这个世界,父母、老师、社会都在告诉女孩子,要保护好自己,要自尊自爱。却没有人告诉男孩子,不要去伤害别人。
其实,人这一生,还是存在着很多善良之人。
一次又一次的循环,男女主携手寻找凶手,黑色书包的中二少年,蛇皮口袋的刚出狱的中年男子,行李箱不离手的老焦。
一遍遍排查,中二少年卢迪身患哮喘,却依然心有爱意,化身流浪猫使者。他愿意相信男女主的话,为拯救世界出一份力。父母的极强控制欲和身体的羸弱,并不能击垮他。
中年大叔有前科,但多年沉淀,也是良善之辈。蛇皮口袋的西瓜是带给儿子的礼物,没曾想会损坏,索性一口袋的西瓜全部分享出去。那是难得的温馨画面,人性的善此刻发挥的淋漓尽致。
老焦的行李箱很破,家庭贫苦,洗面奶和卫生巾对他们来说是奢侈品,却仍然选择拿出来帮助女主。几次见义勇为,除了奖金,更多的是他心中的正直善良。
人与人之间的,开端始于相认。陌生人的善意,也会成为对方眼里的光啊!
书包是童年,蛇皮袋是爱,行李箱是家。
二十四次循环,每个人物都刻画的很详细,背后的无奈心酸,是社会最现实的写照。
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他们是世界上再普通不过的人。一个理性敏锐,一个热烈勇敢,却有放手一搏的勇气。
虽说世间善良的人很多,却也不乏心怀叵测之人,几幅面孔,永远无法判定真正的意图。
李诗情很信任司机叔叔,相识两年,帮她找回准考证。对她来说,那是一个人在外地求学的慰藉,亲切感让她内心很是踏实。
四年的处心积虑,虽为求公道,倒也是极端。王萌萌的死给他们带来了冲击,调查人员的应付了事、车上乘客漠视和网友的谩骂,最终让他们走上极端。
不知全貌,不予评价。倒也是可怜人,却不值得同情。
带着仇恨生活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命运的结局。何必用一车人做赌注呢?遍体鳞伤的除了自己,还有他人。
仔细想想,被信任的人欺骗,其实也不一定是我们的错,表象的善意有时候确也会蒙蔽双眼。
去年暑假看过一部自韩国改变的电视剧《没有秘密的你》,里面的凶手为报复女主十年前说出车祸的真相,让他坐了十年监狱、家庭破碎。他在同事眼里、警察心中、邻居口中是个勤劳朴实、知错就改、和蔼可亲的形象。他会帮助小朋友,会陪伴老人,会拾金不昧和捐物资……
可就是这样的人,步步为营,背负的人命远不止两三条。
表面的善意,真不知背后会是那种人性。
希望以后不要通过表象,轻信一个人,凡事处处留意。
世界很大,各色人性,善恶仅一念之间;世界又很小,只有你,你的一念、你的认知,决定着世界的复杂与否。
不要让你的一瞬间善意,成为人性的恶之源。
我们是一个普通人,能力有限。也需得时刻警醒自己,以平常心对待生活。善待他人,三思而行,不予评价,坚守初心。
愿每个人,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平衡好人性的两端。
以上,晚安!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私教课 第20篇2011字,累计25466字)
善恶总在一念之间?
善恶总在一念之间,这种说法是对的,一个人的身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当善良的一面占上风时他就是善良的,当恶的一面占上风时他就是恶的,在紧急关头,一念之差就决定了他的善与恶的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482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