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实相是什么(人生实际包括哪些)

实相是什么意思
佛教语。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状态。
《法华经·方便品》:“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支遁》:“追踪马鸣,蹑影龙树 ;义应法本,不违实相。”
宋王安石《寄国清处谦》诗:“我欲相期谈实相, 东林何必谢刘雷。”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话说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
清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佛不坏假名而说实相。”
吕澄《中国佛教源流略讲》第五讲:“实相是佛教的宇宙真理观。”
画中话|一幅图,让你看清人生实相
晚年的托尔斯泰喜读东方典籍,他说:“我如果能更早读到中国哲人的思想,该是多么幸福啊!那样我思考的问题、我的整个人生都会大为不同。”
而当托尔斯泰读到佛经上《攀藤食蜜》这则故事时,惊叹激赏至极,他说:“再没有任何故事能将人类的贪欲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了。”
的确,若要描摹人类之贪欲,若只是关注所贪之物、所贪之人,以及贪心欲念所起当下焦心灼灼的内心活动,那未免显得太单薄无力了。而佛陀却将人的贪欲放在人生实相这个大背景下,便有了振聋发聩、触目惊心的效果。
我们看看这张根据这则故事演绎的图画:
一个旅人在老虎的逼迫下,攀到了山崖边松树上垂下来的藤条上。象征着死亡的老虎张开大口在向旅人咆哮,人一生中在贪瞋痴驱动下所造的全部业力,悉数化成三条毒龙,在不远处的来世苦海中翻跃腾转着,随时要将人吞噬殆尽。
悬挂在金钱、地位、事业等松树上的有限生命,就是旅人手上紧紧抓着的藤条。这一意象极力彰显着我们每个人生命之脆弱,以及每个人一生之中如悬吊半空感的迷茫不安和恐惧忧虑。
更加悲催且恐怖的是:黑夜、白天,黑夜、白天……匆匆而过,逝者如斯,人人遮拦不住,时间像一只小白鼠与一只小黑鼠分秒不停地咬噬着生命的藤条,藤条被咬断之刻,便是人大限到来之时。
按理说,这般危急险难、千钧一发的时候,旅人不是应该忧惧万分、心如火焚吗?但画中的旅人却一脸心怡陶醉,完全看不出丝毫紧张的模样。何以故?
原来,在藤条与松树接触的地方有一蜂巢,旅人在摇晃藤条的时候,偶然发现蜂巢可以滴下蜂蜜,而蜂蜜掉在嘴里是如此的甜啊!以至于这瞬间的甜蜜让他完全忘记了一切的凶险,忘记了白虎、毒龙、小鼠……
这蜂蜜便是五欲的蜂蜜,蜂巢就在我们生命(藤条)与生活(松树)相触的地方,我们折腾一下,生命的藤条就摇动一下,便有财色名食的蜂蜜从上面掉到口中。虽然这一口是极其的有限,但那味道也太美了,因这美味,旅人不仅忘记了凶险,还上瘾般不停地摇动着生命的藤条(不是有人说“生命就在于折腾”吗?)。可是,越摇动,藤条越早断裂的可能性不就越大吗?“哪管这么多!为了这一口蜂蜜,死也值得……”。
这便是人类的贪欲。
佛说:“诸苦所困,贪欲为本。”(《法华经》)
贪欲让人麻木、颠倒,贪欲让人神志迷糊,贪欲甚至让人失忆、狂乱,贪欲最终让人永永远远困在轮回剧苦之中。
是什么让众生处苦而不知苦,履险而不觉险?就是这口中的五欲之蜜。这蜜比真正的蜂蜜厉害千倍、万倍。芸芸众生通通被这一口蜜迷倒、迷醉,将所有的生死险难、八苦逼迫抛在脑后,美滋滋地过着适意安闲、熙怡太平的小日子。
人类的所有悲哀之中,莫过于死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死的。
这幅《攀藤食蜜》图里的故事是按《佛说譬喻经》里的故事改编的,虽然情节不尽相同,但意涵一致。它所展现的就是我们人生实相,它让我们从五欲麻醉的迷糊麻木状态中惊醒,认清生命的本相。
毒龙猛虎欲相食,二鼠催落崖海池。
犹贪一点蜂巢蜜,真到死时悔来迟。
此如世人颠倒想,不知临终往生值。
普劝世人快觉悟,未到死时早修持。
我把这幅图打印出来,放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常常凝视着它,免得这安稳平静、人人笑意盈盈的生活假象诳惑了我。
一一南无阿弥陀佛
生命的实相
你认为的生命的实相是什么?最近一直有在听一个课,还有我们超级个体合伙人群的讨论,来说说我这两天的所听,所思,所想。
生命的实相,我现在所认同的就是,我就是我的世界的神,在我的世界里我创造了一切。我为什么来到007?这是我创造的,同时你也是你的世界的神,你为什么读到了我的文章?这也是你创造的。我们为什么在这里认识?这是我们共同创造的。
佛法里会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以前,就是不明白这个点,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是佛呢?特别是一个犯罪的人,他怎么会去创造自己犯罪呢?犯罪了还是神?现在明白,每个人的本源都是本自具足的,都是神,只是每个人都有业力,都有想体验的生活。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和一个乞丐,国王什么都有了,但是每天的生活都太平常,他闷闷不乐,他每天都在想着,我需要找个什么样的快乐,但是却找不到。而乞丐每天的生活都在颠沛流离,他活下来一天就在感恩。国王和乞丐经过时间,也许身份就翻转了。因为如果一直什么都有,他就不快乐了。所以虽然人生下来就本自具足,但生而为人不容易,他就想去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很多时候,体验到忘记了,我原来是本自具足的,我就是自己世界的神。
当我创造了我的世界,这个点回到我身上的时候,我的内心就充满了能量。超级个体创世人Tracy给我们分享了两个她的小故事,第一个故事,她还在做早教机构的时候,有个家长要退费,威胁她,如果不退就要找电视台曝光,她害怕了,虽然签过协议是不能退费的,也还是乖乖的退了款。第二个故事,当她认识了生命的实相,认识到了我就是自己世界的神,也发生了一件事,一个孩子因为和别的孩子有争吵,有点破相了,家长要狮子大开口索赔,并且也威胁她,如果不同意就找教育局的朋友,就找电视台的朋友。这个时候她说她在心里想:电视天有什么啊。整个宇宙都是我的人,我还怕你吗?于是就不再受威胁,最后很合理的处理完了这件事。
整个宇宙都是我的人,都是我可以调动的资源。这句话太有力量了。当我听到这句的时候,我感觉内心就没有了任何的担心和恐惧,我是导演,我也是主演,其他资源要怎么用,我这个导演说了算,要让谁来跟我配戏,也是我这个导演说了算。
我开始意识到最近这些年我为什么创造了现在的生活了。为什么创造了儿子休学的事件了。也许在我的意识里,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厉害,一点点的教育问题我可以搞定的,再大点的教育问题我也可以搞定,以此来证明我在教育上很厉害。因为宇宙就接收到了这个信息,让我去体验,如果体验中,我在不断的埋怨,不满,那么这个体验就不会终止,因为宇宙觉得我还没有体验够。那什么时候我体验够了呢?或者对于宇宙给我的帮助无比的感恩,对于儿子放下自己的事情来帮助我的这件事情无比的感恩,对于我自己主导主演的戏特别的感恩,我不再需要证明我有多厉害,而是自己就认定自己很厉害的时候,宇宙就接收到我体验够了,就不再需要新的体验了。
所以生命的实相就是你就是你自己的神,无论目前你处于如何的境地,那都是你想要去体验的,臣服于当下的体验,去感知他,体验没有好怀之分,就是一种体验而已。去感恩宇宙给你的体验机会。如果你对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戏份不满意,你的做法可以有两个,第一就是做功课,第二就是知行合一。这个部分就不再展开来讲,有需要了解的,可以给我留言哦。
佛教里实相到底是什么意思
实相,本义为本体、实体、真谛、真相、本性等,意指万事万物真实不虚的体性;在佛教中,又可作真如、法界、法性、空等。实相为佛教之宇宙存有论,与说明宇宙现象的缘起论看似相对而实有密切关联。
在佛典中,华严、般若、法华、维摩等经及中、百、十二门、成实、成唯识论等论,都是在阐明诸法实相的典籍。在宗派方面,则成实、三论、天台、华严、禅、法相诸宗均无不着重说明诸法实相。
学佛人想圆满,必须成就实相。你想在人间把什么 事情都做得圆圆满满,首先在你的心里,你就必须懂得 一个真实之相,叫实相。真实之相是什么呢?
扩展资料:
真实之相 是从你的内心发出来的,由你的般若智慧所显现的。也 就是说,人有智慧、有菩萨的智慧显现出来的,在你心 中所映照出来的那些事情、那些真相,那么才叫实相。
实者,非虚妄之义,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曰法性,曰真如,曰实相,其体同一也。就其为万法体性之义言之,则为法性;就其体真实常住之义言之,则为真如;就此真实常住为万法实相之义言之,则为实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相
生命的实相是什么?
兽性的本质是交配,人性的本质是交换,神性的本质是博爱,佛性的本质是慈悲。人类的文明就是一种训化的过程。
如果你的大脑被兽性操控,那你就只是一只披着人皮的动物。如果你的大脑被人性操控,那你才能正常的跟其他人进行精神和身体上的交流以及物质上的交换。如果你的大脑能够接收神性的能量,并且能够自由的使用这种能量,那你便会去探索什么是真正的爱,从而走上大爱之道。如果你能体悟到佛性的光明和纯净,那你便会对宇宙中所有的生命心怀慈悲。
人们所认知的所谓爱情,不过是大脑编织出的谎言。如果你的理想无法激发你生命的能量,那么你所谓的理想不过是大脑编织的陷井。
我们总是在二元对立的观念中制造矛盾和冲突,并且深陷其中,不能解脱。善或恶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我们所认为的一个好人,如果踩死了一只蚂蚁,那么蚂蚁会认为他是恶人。如果吃了一只鸡,那只鸡也不会认为他是善良的人。只有抛开二元对立,层层剖析那些虚妄不实的念头;让心和头脑进入空无边际的定境时,才能接近和发现生命的实相。
个人实相的本质是什么?
《个人实相的本质》就对个人而言,是一部最扎实的修行书。
按照赛斯的平行世界概念来看,所有已选择、未选择的,各种可能其实都在发生,全观来看,没有错误的决定,都是体验生命的方式,所以不需对过去做的某项决定感到遗憾或悔恨,只需从其中学到功课即可。
主要信息:
这是一本关于自我认知的心灵励志书。这本书教给读者切实的方法,来认识真实的自我,并且通过信念的改变来实现愿望,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生有什么意义,我是谁,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些疑问的答案都在我们的内心。赛斯认为我们是把自己的期待化为具体形式的“创造者”,我们并不是任由潜意识摆布的玩偶,透过思想和感觉的具体化来创造经验,本来就是我们天生拥有的能力。
本书不同于心灵鸡汤,也不同于一般哲学书籍。没有严密的论证,只是在讲述。讲的内容倒是让人很震撼,只是书的结构还是太混乱,有些内容也没太看懂。
但这本书,去读的人都会有所启发,这是肯定的。当一个人感觉没有能量,迷茫,或是找不到人生意义的时候,赛斯书也是一个选择,去认识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494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