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有佛有世界(佛有众生相)

如果众生都修成了佛,那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大自然还有白昼和四季吗?
首先众生的概念是,包括人非人等,包括一切有情.众生都成了佛,六道轮回空了,宇宙都变成了佛刹,这种境界,正是佛陀所期望的,"若有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
但不知道要多少个无量亿劫的时间了.既然有一天宇宙都成了佛刹净土了,那么地球、大自然、白昼和四季仅仅只是一个名相,在佛的眼里没有任何意义。作者也是众生之一,众生自然也包括你,当然你也成了佛,你还会在乎这些吗?佛没有时间空间概念,他的身形遍满整个宇宙,尽虚空,遍法界。
地球仅仅只是一个缘起物,无量劫以前形成,无量劫以后也会灭掉。佛说,任何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地球也不例外,所以他有一天会毁灭掉。也许众生都成佛了,地球不知道生灭了多少次了。关于这点,也许作者还不能理解。建议提问者多多看看大修行人的佛经论典。
心本无生因境有究竟是什么意思
毗舍浮佛传法偈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大意是说:“法身本来是无身的,不妨暂时借用一下,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的色身(肉身)。心性本来是不生不灭的,是无形的;只是因为境界出现了,所以心性就对境界产生了相应的作用——于是就有了分别的念头,这就是思维心。
如果所对应的境界没有了,思维心就自然消失了——它回归于了心性,而心性是寂然无形的。所谓的罪业和福报等等到底是些什么呢?它们只是众生思维心的如幻造作罢了;而思维心是有生有灭的,所以一切罪业和福报等等,也就随着思维心的生灭而变幻无常,终究归于消灭。”
佛陀就是法身,法身就是觉性。达摩祖师在《血脉论》当中说的很清楚:“佛是西国语,此土云觉性。”所以,真正的佛陀,真正的法身是无形无相的,它就是一切众生所共同具有的灵明觉性——也就是心性。
正是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这个灵明的心性。于是,当心念从其中起来的时候,就产生了各种形象和认识。如同水本来是无形的,当水波起来了以后,就会产生各种波纹的形象一样。
显然,水波以及波纹的形象,无非都是水。同样,心念起来以后,所产生的一切形象和认识,也无非都是心性,都是觉性而已。换句话说,随着心念所产生的一切事物和认识,无非都是佛陀的法身。
在古老的印度,人们把一切事物分为地、水、火、风四类元素,合称为“四大”,大是普遍存在的意思。其中,地大以坚实为含义;水大以湿润为含义;火大以暖热为含义;风大以运转为含义。显然,万事万物都由四大组成,包括人们的身体在内。
于是,众生无形无相的觉性和法身,便随着业力(其实就是分别心念,以及分别的习性而已),暂时借着四大所组成的色身,而作为自己的身体了。
佛陀以何为身呢?
即使假借四大,佛陀也不会仅仅以色身为身。
佛陀以法界(整个世界)为身。
佛陀的法身,就表现为整个法界。所以成为圆满的觉悟者,所以叫做正遍知。
所以有一类菩萨,叫做无边身菩萨。何况佛陀了。
心性也罢,觉性也罢,本来是不生不灭而无形的。只是由于最初的一点虚妄认知——无始无明,而有了念头。随着念头的相续不断,而显出了种种境界——也就是一切事物。正是因为对应着种种事物和境界,众生才会从心性当中生起种种分别念——于是思维心产生了。
某个众生如果运用思维心,指挥身体去伤害其它众生的话,就叫做造了罪业。反过来,如果运用思维心,去利益其它众生的话,就叫做积累了福德和福报。所以,罪业和福报都是思维心造作的产物。
如果没有了所对应的境界(包括外在境界,以及回忆、设想等等内在境界),众生的思维心就无从产生了。这时,思维心就回归了心性本身——这也正是指导我们开悟心性的方法。就是放下对于过去的回忆,放下对于未来的设想,放下对于目前外在境界的分别和执着。像这样去禅修,就可以比较快地开悟心性。
既然罪业和福报都来自于思维心的造作,而思维心又是由起起灭灭的念头组成的。显然,这些罪业和福报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它们是生灭如幻的。一旦我们开悟并实证了不生灭的心性,思维心就将回归于心性,而失去它往日的力量。这时,罪业和福报就会变得虚幻不实,远没有以往那样真切了。
当我们如佛陀一般,完全证悟了心性以后,思维心就将完全融化于心性当中。而那些所谓的罪业和福报们,也都将一并融归于心性,最终,了无踪影。
这时,并非一无所有。
这时,将现前空而自然明了的圆满觉性。其中,本来就蕴含着无量无边的智慧和无穷无尽的功德。
这时,我们将成为圆满觉悟的佛陀。
扩展资料
佛教认为,人生乃至宇宙,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一一四种根本因素构成的,人们以这“四大”和合而有,故身非实有,四大分散时,我们这个身体也就随之消失。而我们的心——这个主观的精神存在呢?原本空空如也,什么内容也没有,如同镜子一样。
但外面有“境”,对境就“生心”,心意识的活动才得以展开。既然是“心本无生”,因境有而有,那么如果心前之境空无了,那么心意识的活动,内容也就没有了,以空对空嘛。
而世间的罪福、荣辱、得失等一切精神的、行为的现象,都是心与境相对互生时的产物,本来就如梦如幻,既然心与境都空无了,那么罪福等一切现象,也会随之而起,随之而灭的。
众生都成佛之后,世界会怎么样?
《无量寿经》包括了《华严》《法华》《楞严》,一切皆在内经中。《无量寿经》就记载众生都成佛的世界,《佛说无量寿经》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即使佛陀昼夜不停讲一个大劫的时间也无法说尽,《楞严咒》中: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因为众生皆有佛性,这种境界不是我们个人有限的智慧所能理解的,这包含了N维(N趋于无穷大)宇宙世界无穷无尽的智慧,任意维度的佛国世界都有无穷领悟。众生都成佛后就是极乐世界,不再有:五浊恶世“贪,嗔,痴”,无间地狱,六道轮回。众生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十方诸佛世间皆进极乐世界,一切皆如《佛说无量寿经》上所记载。
因为“愚根不可琢”,且我还没有断除“贪、嗔、痴”,只见证个人的理解仅供参考,具体要依照《佛经》所示。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507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