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方便属于佛法里的什么?(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

佛学中所说的慧究竟是什么意思
慧:
上面的"彗"字,意思是"扫帚"。整个字形是扫帚放在心上,亦即把心田常常打扫,扫除嗜欲、贪着、成见、固有思维模式等等,智慧自然现前。
简介:
原宗教学名词,后多用于姓名,宗教中指智慧才能出众的人出自《古今图书集成》中"常闻慧远辈,王母谊瑶池。黍离缘底事,不是爱芳树。"的句子。姓名用此字在古代认为和五行相关系阴阳学秘法之一,女为阴用 昱珀 男为阳佩 羼提 。添"木灵御币,集古兵要,故实除蝗"三个押契,古人认为可除难,求财。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日本还有此种阴阳五行的风俗。佛教名词[Prajna (般若)]。意译为慧,智慧。如:慧目(指智慧的眼目能洞察世间的一切现象);慧光(智慧的光,能了彻一切);慧寂(佛教谓智慧和禅定);慧业(指智慧的业缘)
佛教的方便是什么意思
所谓“方便”,是指善巧、权宜,是一种能够利益他人、化度众生的智慧和方式,是一种能随时设教、随机应变的智慧。方便”是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之相对应,方便的原则也是僧人(居士或教众)处理日常事务的重要原则。佛教用语“方便”的原意应是指以灵活方式因人施教,使觉悟佛法真义,。所谓法门,是指如来所说之法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所以称为法门。方便法门就是指随机度人的一种方法,是能够使人便利﹑得益的途径。众生的根器不同,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以及自己最容易接受的,才是方便法门。
佛家戒、定、慧是指什么呢?
“戒定慧”是佛教语,指戒律、禅定与智慧。
具体释意:
1、戒: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atilde;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好品德、良善的行为等。
2、定: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的意思。
3、慧:通过智慧了知名色法属于苦圣谛;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圣谛。观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为无常、苦、无我的智慧称为观智。亦即是说,观智所观照的对象即是苦圣谛和集圣谛。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即生起超越世间(出世间)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彻底地断除相应的烦恼,证悟涅槃。
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
1、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3、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扩展资料:
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3、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无漏学
请问一下佛教的“方便”是什么意思呀
佛教的“方便”是一种向上进展之方法。
方便又作善权、变谋。指巧妙地接近、施设、安排等。乃一种向上进展之方法。诸经论中常用此一名词,归纳之,其意义可分为下列四种,即:
⒈对真实法而言,为诱引众生入于真实法而权设之法门。故称为权假方便、善巧方便。即佛菩萨应众生之根机,而用种种方法施予化益。
⒉对般若之实智而言,据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举出,般若者,达如之慧;方便者,通权之智。以权智观照于平等实智所现之差别。
⒊权实二智皆系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而尽己身心所示化之法门。
⒋为证悟真理而修之加行。
慧远之大乘义章卷十五之十二巧方便义、窥基之法华玄赞卷三等,举出四种方便,即:
⒈进趣方便,如见道前之七方便等,即趣向菩提之准备(加行),亦即加行道。
⒉权巧方便,如二智中之方便智等,以实无三乘之法门,而为应物权现之。
⒊施造方便(即施为方便),如十波罗蜜中之方便波罗蜜等,即为达成理想目的所作的善巧之事。
⒋集成方便,如十地经论之六相说,诸法同体巧相集成,即诸法之本质均同,一中即具一切,一切之中亦成于一,彼此巧妙地相集互立。上述之加行道,旧译方便道,即见道位之加功用行;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载,所谓加行,乃为别于佛之善巧方便,而显二者之差异。
佛法三慧是什么
无二慧: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空性智慧,到达解脱彼岸的智慧。而不是在烦恼此岸的世俗智慧。
无二:就是没有第二种和他相同的东西。慧:就是智慧。
离心、菩提心、无二慧为佛学三主要道。
此三主要道亦是佛陀教法所归纳而成的一个捷径窍诀、诸教义之精华、一切论著之结晶,论义甚深,加持极大,极为殊胜也。
扩展资料:
获得无二慧有两条途径:
一是在潜心闻思、研究之后,一心修行;二是在正确指导下参禅或修持窍诀。
无二慧对治痴心,也就是无明,能将最细微的所知障遣除。当然这需要长期修行。有了闻思修,最终一定能得到不可思议、超越一切的境界,那是真正的洒脱与自在。
一般而言,所谓无二慧、瑜伽现量、无分别本智、了悟空性的智慧、了悟无我的智慧、了悟真实及实相的智慧、圣者的本智等等,在不同的典籍中会有许多不同的词汇。
在这样的智慧中,可分为了悟世俗谛的智慧、了悟胜义谛的智慧及了悟二谛双运的智慧等三者。
总而言之,如果想要消除无明、烦恼、业、痛苦等,不想要有轮回和痛苦,就必定要生起了悟实相的无二慧。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509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