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善业道心得(什么是十不善业?它有何危害?应怎样根除?)

十种不善业果报差别
十不善业果报分为三种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异熟果特点因有善恶,果唯无记。异熟果分为三类分别是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等流果特点所招感相似的果报。增上果主要针对所处世界,外部环境而言。
十善业是在思维十不善业过患的基础上生起的,十种善业不仅包括消极不做,还包括积极的防护。业的种类分为引业和满业,定业和不定业。定业又分为现生受,顺世受,顺后受三种。
下面分享一下心得:学完这节课消除我内心很多困惑,比如前几课我分享过我村村霸的故事,根据十不善业来衡量他的行为可谓五毒俱全,可他仍然活的好好的。学习了异熟果的特点后我明白了,因有善恶果唯无记。所以不能因为他事事顺利,就说他的果是善的。或者说他是善人。再者造业和感果的时间有差别,或者业果成熟会发生变异,不能因为他还没受报就觉得他不会受报。因为因果通三世,有的定业来世才受报,有的定业第三世才受报。
通过这件事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仔细审视我之前的言语造作,要么是杀盗淫妄,要么贪嗔痴色彩很浓,故自己也造了很多不善业。有些已经感果。有些还在感果的路上。
因为受唯物论的影响,造作不善业的时候,要么选择对象不对,要么带有强烈的贪嗔之心。比如屠杀老鼠的时候,和小伙伴一起打蛇的时候,就带有强烈的嗔恨心,事后非但没有忏悔,还因自己杀鼠打蛇手段过于高明而沾沾自喜。其次妄语的对象涉及我母亲和奶奶,可以说尘世中最亲近的两位长辈。再就是数次而作,无形中罪过不知升级多少倍。
由于受邪见的影响,最主要还是看到村霸还没受恶报,所以我觉得貌似我也能躲过命运的审判,亦或因为还没受报而沾沾自喜,根本没有悔过之心。因为存在这种侥幸心理,种子熏现行,以后还会造作十不善业。
学了十不善业的果报,特别是了解了异熟果的内涵,对自己将来的受报特别恐惧。异熟果受报结束,还有等流果,增上果在等着。有些报应并不是这一世受完就结束了,会延续很多世,有的延续很多劫。就像地藏经中所说,五无间地狱的报应,此方地狱毁坏转投他方地狱受苦,循环往复,永无出期。
考虑到杀盗淫妄的过患,想到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的惨烈,真的不敢再造作不善业了,这种消极的止还不能算做善行。因为自己的心行基础还没变。要想圆满善行还要积极的防护,要从事,意乐,加行,究竟四个方面来完善。我是个还怕蟑螂的人,当一看到四处乱爬的样子,我就感觉它们犹如地狱的使者来勾魂索命,再就是被蟑螂咬一口确实很疼。所以即使后来学佛很长一段时间,只要发现有蟑螂在屋里,要么把它找出来赶跑,赶不走就打死,要么用灭蟑螂的药满屋子乱喷。直到喷到放心为止。
学完这节课,这周打扫屋子又遇到蟑螂,想到三种果报,我觉得不应该杀他们,我觉得不杀他们还够,我应该做点什么,我就给他们放慈经,并给他们念三皈依,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可怕,念了半小时就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发现行善也不是很难。
学完这节课我还改变了一个观念,之前做了善业急于求结果,如果得不到,容易怀疑佛法或对佛法失去信心,现在我再也不着急了,对于定受的善业也有现世报,顺世报,顺后受三种。
我要渐渐培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因为当起心动念是善,身口意是善,行为是善的时候,将来的结果肯定是善的,这一规律比算卦灵验多了。
十不善业的果报
【一】花报:
《了凡四训》:「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
【二】正报:
《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
【三】余报:(若生人中)
就是说我们如果犯了身业的杀、盗、婬;口业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业的贪、瞋、痴,这个十不善业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果报呢?
果报有三个,第一个是花报,第二个正报,第三个余报。
第一个「花报」,所谓「花报」就是说,十不善业的正报都是三恶道,而在没有进入三恶道之前,它会有征兆。就像快下雨之前,天空都会潮湿潮湿的,这个就是下雨前的征兆。花报就是征兆,就像结果之前要先开花,称为「花报」。
我们根据《了凡四训》里面的解说,来了解十不善业的花报。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一个人内心有业障,是有征兆的。
「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头脑不清楚、迟钝,好像血管堵塞了,血流不过去。我们平常看电影、吃喝玩等放逸的时候,好像头脑很清醒;但是一遇到经典、听经闻法、念佛、拜佛,就觉得头痛,或者头脑不清醒,很想睡觉,这是「心神昏塞」。甚至「转头即忘」,因为气血不通,烦恼多、业障重,所以记忆力退失,转头即忘。
「或无事而常烦恼」,有的人没事干坐在那地方也会起烦恼。有的人没有生活目标,整天打妄想、起烦恼。天气晴朗,「天气太好了,好热」,起烦恼;快下雨了,「天看起来好阴,令人不舒服」,起烦恼。这也是一种障重的征兆。
「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看到行善业的君子,内心很沮丧,不仅不随喜,甚至感到厌烦,内心是一种排斥的心态,这个也是业障。
「或闻正论而不乐」,听到别人讲世间的正道言论,或者佛法正论,内心不快乐、排斥。
「或施惠而人反怨」,自己帮助别人,但是反而被别人伤害,这个不能完全怪别人,有时候是自己的业障。
「或夜梦颠倒」,晚上睡觉的睡眠质量非常不好,总是做恶梦,或者做一些颠颠倒倒的梦,这也是业重的征兆。
「甚则妄言失志」,讲话的时候语无伦次,想要说东却讲到西,想要说是,却不自觉讲不是等等,内心已经混乱的表现。
「皆作孽之相也」,这些都是作孽所显的相。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人有这样的事相,或者颠颠倒倒,或者转头即忘,或者晚上睡觉夜梦颠倒,原因是现在的人因为社会、科技的进步,所以越来越方便造业。由于内心没有因果的观念,也不怕做坏事的果报,熏习多了,果报也就越快现前。
上面是比较粗显的征兆。有的人说我没有以上征兆,我身体很好,心很清明,都没问题,是不是不需要忏悔了?不是的。我们刚刚讲,等觉菩萨都要修忏悔,何况我们?就算我们没有这么粗重的问题,但是我们都会有烦恼和习气,有烦恼习气就要忏悔。
或许有的人会说,我没什么烦恼、习气的。但是要知道,如果一个修行人, 看不到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是很失败的。贪爱眷属、声名、地位、财富等等的贪;喜欢跟人家比较、看到别人总是喜欢批判的瞋;对因果的道理半信半疑的痴,即使是佛教徒,甚至修行人也都会有的。这些烦恼障跟业障,除了用般若智慧来调伏烦恼之外,再就是要忏悔。因为就算明白很多道理了,但是往往心中还是做不了主,就必须要修忏。
就像在天台宗修行的方法,主要是静坐修禅,修圆顿止观。但是如果修了很久很久都无法相应,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就要修忏、拜忏。
这是第一个花报,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的,是业障的征兆。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多拜忏,这个很重要的。而且不是说刚学佛才拜忏,而是一路都要拜忏。我看反倒是老和尚比年轻人还要用功,有九十几岁的老和尚,每天凌晨两点多就起来开始拜佛,都很精进的。
第二个「正报」,就是未来正式的果报,堕入三恶道。
「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随着造业时的心有轻重不同,所以未来感招果报有浅深的差别。如果造业时烦恼心重,即感招上品,也就是地狱的果报,余二类推可知。
三恶道的果报都很长远,而且很难以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待越久痴心所越严重。想一想,我们如果得了重感冒,头昏脑胀时,佛号还念得出来?正念还能生起?所以进了三恶道很难以出来,就是这个原因。
思惟此理,于因果怎可不谨慎,同时怎会不积极忏悔呢?
第三个「余报」,从三恶道出来之后剩余的果报。这当中包括等流果和增上果。等流果就是指我们正报的等流(相续)果报,也就是属于正报中的余报;增上果主要指的是依报中的余报。
如同上表,比如一个人短命、多病,为什么呢?很有可能就是过去生杀生的余报,这个时候就是要多忏悔杀业。不能只是放生,放生只是助缘而已;还要忏悔,修习忏悔法门。
所以有时候我们要求世间的福德,但是诵经持咒,求很久求不到。这并不是法门的问题,而是要配合忏悔。比如世间人求子、求婚姻、求事业,有时修很久都求不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过去,或者过去生当中,曾经做过相应的罪业,所以在未忏悔清净前,会妨碍这些福业的现前。
例如欢喜吃鱼卵,不忏悔而求子;障碍他人婚姻,不忏悔而求婚姻等等。倘若所造业重,在这些罪业没有忏除之前,将会障碍福报显现的,必须要配合拜忏,这个很重要。
在此举《了凡四训》的例子:袁了凡想要求子,云谷禅师就问他:「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意思就是说你反省自己的习气,像是该有功名、孩子吗?袁了凡想了很久,检讨自己的性格当中,刻薄等种种不良习气,不像是有福德之相。
所以云谷禅师就教他「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也就是从以治习气为主,配合持准提咒、培福等助缘以转业。所以并非如一般人所想,《了凡四训》主要是教人填写功过格等。如果习气不除,修再多福报也难以显现。袁了凡深知此理,因此才改名为「了凡」,以铭自己修正习气、积功累德的决心。所以忏悔、改正习气,才是真正求福之道。
我们可从上表,十恶业的余报中去自我检讨,就可以知道自己习气何种偏重,而能努力忏悔、对治相应的习气,才有转凡成圣之期。
《菩提道次第略论》修学课43,十不善业道之 我皆忏悔
天顺个人修学打卡日记
2017年7月7日
定课:1次
累计:1次
闻思法义:2小时 43课 视频61 书P166 一遍
累计:2小时
打坐:5分钟
累计:5分钟
2017年7月9日
定课:1次
累计:1次
闻思法义:2小时 43课 视频62 书P176 一遍
累计:2小时
打坐:5分钟
累计:10分钟
上一期法义我们学习思惟业果总相,业决定之理、业增长广大、业不作不得、业作已不失,明白了由善业招感快乐、由不善业招感痛苦的业果之理,那么本期的法义学习让我认识到那些不善行蕴藏着痛苦,怎样正确取舍才能让我的生命远离痛苦。
本周修学了十不善业道,通过本课的修学我知道令生命招感痛苦的不善业有十种。十种不善业道是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贪业、嗔业、邪见。主要表现在身语意三方面,其中身体造作的不善业有杀生、不与取、邪淫;语言作的不善业有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意念造作的不善业有贪业、嗔业、邪见。本论对十不善业作了具体阐述,每一项都从事、意乐、加行、究竟四方面进行考察。学习本课,对十不善业有了清楚的认识,认识到十不善业的危害以及十善业在修学中的重要作用。
没修学佛法之前的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善良的人,我性格开朗,积极向上,从不与人计较,还善于帮助别人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等等。通过本课学习对照十不善业,我一一仔细检视自己,莫说多劫累世前的我,单从今世有记忆时说起,所造的种种罪业,犹如影视剧一般在我眼前一幕幕出现,我不仅惊出一身冷汗。感觉自己被泰山压着透不过气来。原来我竟然是一个如此丑恶,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十恶不赦、罪恶累累,十足的大罪人。反观我自己,十不善业道,无论哪一种我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曾经造作过。重点谈谈自己感触最深的几点。
首先,怀着一颗忏悔的心,先忏悔自己所造的杀业吧:从事、意乐、加行、究竟四方面进行考察。从行为对象来看杀死的蟑螂、蚂蚁、蚊子、苍蝇,无计其数,当时心理动机想的是蟑螂、蚂蚁、蚊子、苍蝇它们是四害呀。至于杀鸡和鱼、螃蟹 蚬子 蚕蛹一定要活着蒸,吃着新鲜。当时的想法是,它们就是餐桌上的一道菜,做得心安理得。想想当初我是如此的冷漠,没有丝毫怜悯之心。不曾想过它们是和我一样的众生,也是具有佛性、平等的众生。采取的手段更是卑劣不堪回首,或用杀虫剂,或打或杀不一而足。最后所作不善业都圆满完成了。还有自作、教做、见作随喜的杀生更是存在,没有学习佛法之前,对于自己造作的上述杀业没有一丝一毫觉知力,对于这些生命无端的藐视,还错误地以为只有杀人才是杀生。现在想来是这种杀业的造作,以及杀生形成的内在强大的生命力量,让我变得冷漠几乎甚至丧失了慈悲心,更导致我自私等不良心理不断地扩张、膨胀,造成恶行的循环。修学佛法以来,使我逐渐的认识到什么是佛法所说的众生,以及众生的真正的含义,认识到我与众生的直接、间接的关系。这也让我对任何一种生命的损害所带来的杀业都有了非常敏锐的觉知力,这一点我对自己很有信心。我决心从当下做起,尊重一切生命,并对于自己往昔下所造的杀生行为表示深深地忏悔!绝不再造!
其次、所造的语业。之前的我,对于妄语的内涵一知半解,在东林寺受持五戒时,我觉得妄语最好守,不就是不说假话吗。当时在现场,那种群情激昂的状态下,我也高声呐喊:能持!激情澎湃就应了。进入三级修学以来,思惟语言上的不善业,我才感觉到妄语难守易犯。妄语方面,仔细审视自己,往昔有意识、无意识地造作了很多的妄语业。关于绮语更是罪过大了,过去以为吹牛既不上税,又不犯法。说了好多毫无疑义的话。使我认识到这种语言的过患。心中生起了对于绮语的警觉之心,我决心在今后有限的生命中,一定要杜绝这种浪费生命的语言行为。再就是粗恶语的造作,我感到自己更是罪业深重。特别是在心情不好、嗔恨心发起的时候;当内心有不满、愤怒等不良情绪的时候,最好都别惹我。否则,我就会就像有极大地阶级仇民族恨似的,口无遮拦,什么话最解气、最伤人、最解恨我就说什么。充分发挥了我做咨询师的特点,能言善辩!不给对方任何喘息之机。我是不由自主、控制不住地狠狠地造业。伤害了家人、伤害了最爱我的人。经常是话说出口后就后悔了。解恨的话说出来自己是痛快了,却不知造作了多少口业!不仅伤害了我至亲至爱的家人,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所以,从今往后,我要严加防范,守护好口业,告诫我自己:一定要避免因为自己的贪心、嗔恨心、愚痴心造作更多的口业。谨言慎行!一定要以因果为警策,如理取舍自己的身语意行为,避免生命导向堕落。
第三,还有意念所造的贪业、嗔业,昨天我发了个愿发到朋友圈:爱、感恩、赞美[爱心] 选择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 让我有了价值感,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来访者和学生的美丽蜕变,愿陪伴心灵旅程、协助生命进展。有一个人留言:好一颗多挣钱的菩提心,不戒贪,不戒妄语莫谈菩提。批评我发心不纯粹。
我昨天因为这件事 嗔心又起,气的久久不能平复。今天结合法意 再来反省自己 :思考1,是否真的能做到利益一切众生不求回报呢?我是否真如对方所说 发来访者积极反馈的截图 是为了广告意图盈利吗?思考2,当对方给出言辞过激的批评建议时,我为何会产生嗔心,还有委屈被误解,我会觉得对方轻视我,借机抬高自己贬低我。而我的做法是反击回去,可这种反击之后我快乐了吗?没有。思考3,我如何对治这种嗔心呢?如果我能感受到对方的善意,放下我执的自尊心,是否就不会升起嗔心了呢?
现在,每天除了修学佛法闻思修外,只要空闲时间,我会口念圣号,听慈经,努力让自己的心清静下来,安住在善所缘上让正念占据我的心灵空间。感恩三宝!感恩导师!感恩天地万物!感恩同修!感恩辅导员!感恩合十!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544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