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恩德上师(三恩德上师是什么意思)

万般功德之源是恩师
洛桑陀美上师:【万般功德之源是恩师】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成就都来源于恩师,不是一点点,而是所有、全部。有的人可能会想不通原因。上师与每一个弟子都有着很深的缘分,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也许我们认为遇见上师是偶然,其实这是生命中早已安排的一幕,可能你未曾听见内心那朵莲花开放的声音,但它已经摇曳多年。
你的上师对你有传授佛法之恩,有加持调伏之恩,有创造快乐之恩,有胜过诸佛之恩。他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化你的信心,恩重如山的是大恩上师。
阿难对佛陀说:“上师,我的大部分功德都来源于您的加持!”佛陀说:“阿难,你错了,不是大部分,而是全部!”因此说,万般功德之源是恩师。
上师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之总集。上师的意为佛宝、语为法宝、身为僧宝,上师本身就是三宝的总集。尤其是末法时期,众生已经不能亲见佛陀之面,各种各样的佛像也不可能讲经说法,不可能指点、引导众生。上师代表诸佛菩萨,以色身来度化我们,是三宝的人间代表,起到了代佛传法的作用。所以说上师是引路师,是指路师,上师的恩德远远超胜于诸佛菩萨。
洛桑格西开示《三主要道》第三讲?
【敬礼诸至尊上师】,就是顶礼一切至尊上师的意思,那么是谁顶礼呢?是宗喀巴大师顶礼自己所有的上师,关于这个颂,今天我从两个方面讲。第一个,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宗喀巴大师顶礼的上师有哪些?第二个,那么是宗喀巴大师顶礼诸上师有什么好处和功德利益。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下第一个,也就是偈颂里所说的“诸至尊上师”,这里的上师主要是三类上师。
第一类就是从佛陀到宗喀巴大师为止的所有传承上师;第二类就是宗喀巴大师学经过程当中自己所依止的所有传承上师;第三类就是特指礼敬至尊文殊师利菩萨。这三类上师都是宗喀巴大师所顶礼的上师,也就是【敬礼诸至尊上师】里面的所有上师。下面,我具体讲一下这三类上师。
第一类,从佛陀到宗喀巴大师为止的所有传承上师,其中又分有三个传承:第一个就是从佛陀传给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再传给无著菩萨,就这样逐步的往下传,一直传到宗喀巴大师为止,也就是佛教当中讲的广行派的传承;第二是由佛陀传给文殊菩萨,再由文殊菩萨传给龙树菩萨,这样连续不断的传承下去,一直传到宗喀巴大师,也就是佛教里面讲的深见派的传承;第三个是从佛陀传给文殊菩萨,再由文殊菩萨传给寂天菩萨,这样依次往下传过来的加持派的传承。这三个传承里的上师都是《三主要道》的传承上师,也就是第一类的诸上师。
那么第二类,是宗喀巴大师从学习、修行一直到获得成就为止的所有的大恩上师和根本上师,比如说授予皈依的上师第四世噶玛巴若白多杰;为其剃度出家的上师曲杰敦珠仁钦;还有传授经典的上师仁达巴和乌玛巴上师等等。传与显宗和密宗经典的上师,其实在宗喀巴大师学经过程中,一共依止过30多位,这里面宗喀巴大师特别感恩的上师有14位,其中有四位无比感恩的上师,两位是显宗的上师曲杰敦珠仁钦和仁达巴,还有两位是密宗的上师,智乾华沃多杰,理吉多杰。这四位就是宗喀巴大师无比感恩的上师,为了得到他们的加持,为了感念他们的恩德,所以宗喀巴大师顶礼上师,感恩上师,这就是今天讲第二类上师。
第三类上师就是特指文殊师利菩萨,为什么要顶礼文殊菩萨呢?因为宗喀巴大师在过去的很多世当中,都把文殊菩萨当自己的本尊求加持,今生亦能随时亲见文殊菩萨,特别是所有显密教典里面的疑难问题都得到了文殊菩萨的答案,尤其是《三主要道》的这个教授,是文殊菩萨亲自传授给宗喀巴大师的。所以说,文殊菩萨是宗喀巴大师过去、现在、未来生生世世的恩师,特别感恩,因此这里特别要顶礼文殊菩萨,这是今天讲的第三类上师。
那么,前面所讲的这三类上师都是宗喀巴大师所顶礼的上师,也就是【敬礼诸至尊上师】当中的上师,这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今天给大家讲的第二个内容,就是顶礼上师有什么好处和功德利益。
佛教密宗如何修持
顶礼普贤王如来! 诸佛为度化根器、意乐不同之无量众生,宣说了种种甘露妙法。密宗便是在显宗基础上具有不共同殊胜方便,从果起修,即身成就的法门。近年来,赴藏学密者日渐增多,不少人匆匆忙忙去求灌顶听法,但对密宗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观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危险性。有感于斯,兹对学密者所应具之基本条件作一介绍。 入密乘者首先需对佛教有坚定不退的信仰,更需对密法及金刚上师具有特殊的信心。具此两个条件,方有资格进入密乘。 进入密乘的标志是接受了密宗的灌顶,未得灌顶者无权修学密法,否则犯盗法罪。与别解脱戒与菩萨戒不同的是,密乘戒并无单独的授戒形式,在灌顶同时,便已得到了密乘戒的戒体,而且已圆满具足了皈依戒、别解脱戒与菩萨戒。密乘戒条细分有成千上万,主要可归纳为大幻化网五条根本戒:一不舍无上,即不舍密宗甚深等净无二之义。二恭敬上师。三不间断修本尊、念心咒。四慈悲同坛灌顶的金刚道友。五密宗甚深见解与行为不向外泄漏。此五条中最主要的为不舍密法与上师。 进入密乘后,无论有无生起信心,都永远不能舍弃密法和上师,若舍弃则必堕金刚地狱,金刚地狱并非显宗所说的无间地狱,根据萨扎续,此狱受苦十亿劫。如果对密宗里不共同的行为如降伏、双运等无法理解,也不能率作诽谤,应知其有甚深密意,待广学续经之后即能了解其殊胜性。 有些人认为,学密后不能再学显宗,不能再念佛,学了红教后不能再修其他如黄教等的法门。应知佛教各宗各派本不相违。受了红教灌顶后,原先显宗及黄教等的功课可照常进行。 密宗一切加持、成就的来源是金刚上师,金刚上师分为灌顶上师、传法上师、及窍诀上师,称为三恩德上师。依止前应认真观察选择,依止后,不管上师功德如何,一律当作佛菩萨看待,不能舍弃、诽谤,一旦对上师生起邪见,应立即忏悔。若依止上师后又舍弃原来的上师,也犯根本戒。如续中云:"虽不具功德,依止上师后,若人舍彼师,则谤诸上师,亦谤三世佛,彼过不可言。"又《钻石金刚精经》云:"若谤阿阇梨,千劫无食睡,精学金刚乘,亦学金刚狱。"即诽谤金刚上师的人,纵然千劫中不食不睡,精进学修密法,但结果仍然是堕入金刚地狱。 因众生烦恼未断,违犯密戒在所难免,但一经发现,应立即励力忏悔。根据续部及上师法王如意宝的教言,犯根本戒者需念金刚萨垛心咒四十万遍,猛厉忏悔后方可清净。但诽谤根本上师之罪只能消减,难以完全忏尽。 上述诸义,均有深广的经续教证,于此不赘。诚请欲入密乘之具信有缘之士,精研此文,慎重取舍。 以此善根,回向一切有情趣向究竟解脱。
什么是上师三宝?
一般藏传佛教的称呼。
上师是指佛学的老师,是在寺院教育或佛学教育当中最权威、直接、无上的导师。因为他的慈悲高尚、智慧无上,因为他对佛弟子所传授的心法乃是最殊胜、最圆满、最上层的教育,所以称他为上师,或最无上的引导者。
意义
若自己有智慧,一切都是佛,都是上师。站在密宗所讲的最究竟、最圆满的境界里,一切色相都是佛身,一切音声都是佛的咒语,一切意念都是佛的智慧。这样看来,一切都是清净的、圆满的。
为什么没有见到佛,为什么没能把上师视为佛,就是自己的智慧和悟性不够。我们站在显宗的角度看,也是一样的,“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显宗和密宗都是这样讲的。若是你能明白这个道理,能有这样的境界,将上师视为佛有什么难的。只是我们悟性、智慧不够,没有深信,也没有生起信心。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什么意思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意思如下:
上报是指--佛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下济是指--地狱,畜生,饿鬼或者说欲界,色界,无色界,上报,这里指尊重,下济这里指济世。
四重恩是:上师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整句就是指我们来到人世间就要上报四种恩德,受三种苦楚。
1.父母恩:一个人来到世间为人,首先是父母之恩。十月怀胎,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养子方知父母慈。到了一定的时候,自会领悟其中的含义。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来说,衣食住行无不来自众生之恩,每个人的劳动都是为了对众生的报答。报众生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互相尊重,互相照顾,建设文明的社会。
2.国土恩(国王恩):报国土恩。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是无私的,山川,水土,粮食,矿藏,传统都是国土对人们的奉献。使国土庄严是我们报恩的职责,也是我们为后辈应尽的义务。
3.上师恩(三宝恩):对佛教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证得菩提,获得解脱,是人们的上师。三宝之恩自不能忘!
4.众生恩: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
三涂苦(三途苦):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1.三途(三涂):就是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贪嗔痴称为三毒。有这三毒,就堕落到三途。
2.三涂(途)之苦: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难苦)。
什么是上师三宝
一般藏传佛教的称呼。
上师是指直接传授我们佛法的老师,上是可以有多位,其中与弟子最有缘,是弟子最大的依止的叫根本上师。
三宝:佛、法、僧,不用多说。
弟子如同屋子里的人,佛如太阳,佛法如阳光,上师如同屋子的窗户,太阳的光芒是要靠窗户才能射进屋内照到里面的人的。同理,弟子要依靠上师才能获得佛法、佛法之真谛和殊胜的证量和悉地。
所以密宗讲究四皈依,即在皈依三宝之前加上皈依上师。上师是弟子最直接的恩德,所以放在最前,而且上师就是佛菩萨化身,与佛无二无别的。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550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