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心的果报(恐惧因果)

自闭症,抑郁症,社交恐惧症,是什么因果报应
有些人害怕因果定律是因为他一直知错不改,一直无法控制住自己的不良习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习情绪平衡策略。从某种角度而言,一旦降伏了这颗充满不良习性的心,或许就可以将功补过,因为:改过是最大的善行,行者不昧因果!
此外,有些人生无常事件并不是我们主动造下的原因,而是冥冥中一些集体潜意识(命运共同体)使然,这个不是我们的错,因为我们也不想那样。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苦难仅仅是一种现象,非真实本质,大部分人在人生中几乎都会有一本难念的经。一部分有智慧的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有缘相识了适合自己的一位心理启蒙老师或哲学导师,并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成长经验,而后进一步在充实的生活中不断向内觉察洞见到人生的真谛,因而获得甚多的清醒与自由,那么苦难反而成了他的最大助缘。
节选自《走出焦虑风暴》这本书,很实用。
佛教能否解释患有恐惧症是何因果所导致的?
一切疾患均有外缘有内缘,情志上的问题则多由心生妄想为本因,外境为缘。无论是鬼祟导致的惊惧、还是事件导致的惊惧,其实本质上都是心神不安、不能自制自主,并不是什么单独的某个因果事件引起的。因,有前世业行的果报,更多的是今世作为在自己内心产生的矛盾冲突,因无法排解,而使无明烦恼产生,或嗔,或喜,或悲,或痴,都是心病。即使是鬼魅祸乱,其实也是从自家内心的清净、善念、慈心、正信等方面发生问题而引起的。
所以经论中说: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问:佛法讲究因果报应、六道轮回,是不是利用了人的恐惧心理?
非也!
1.佛只是大教化者,教导痴迷众生破迷开悟,了之真相。
2.因果非法则,非自然性,是众生自身造作的现象性总结。是真实不虚的法性,非谁主宰。纵使你不信佛,因果照样不会离开你。
3.六道轮回是众生心性的变现,所谓心生万法便是这个道理。何心生何法,因果报应绝对不爽!
阿弥陀佛!
果报每晚做梦,每日心惊胆战,心虚害怕,心惧的前因是什么?也是业力导致的吗
解:一心惧之前因是先世恶业太大,潜意识感觉害怕,因恶报早晚要来,故心虚,恐惧,二你的灵魂己感知道有过去世仇人来找,害怕,恶梦,三佛教改运法可改
总是病态的担心害怕是何因果
这不是因果,一切唯心造。你可以念颂心经,求佛菩萨加持你。
其实佛陀的教导是要教导我们觉悟,你有这样的感觉,可能是你刚刚学佛,对因果的理解有点偏差。
以下是圣严法师的开示,希望能帮助你真正理解因果的含义,从而解除了自己的心病。
佛法所讲的因果,就是指自然力的平衡。灾难现象的发生或幸福的来临,就是因果的酬偿。善因的酬偿是富贵寿考,恶业的酬偿是灾难病厄。应该接受的果报,必须接受;但是在忏悔心生起之后,愿心发起之时,未发生的果报也会跟著转变。这好像犯罪的人,在受审之时,若承认犯行而有悔意,并和法官合作的话,法庭对他的判罪量刑会减轻。古有戴罪立功、将功赎罪,今有判缓刑而不收监执行,有不起诉处分,还有庭外和解等,都是虽有罪行的因,而能转变了犯罪果报的例子。以做佛事的诵经、拜忏、布施、供养来求消灾、延生,便是对沦于鬼神道中的宿世冤亲债主,用佛法开导,使之心开意解,脱离苦趣,不再索还旧债。祈求消灾、延生的人,不会一边祈求,一边继续造恶,这即是忏悔。若弃恶向善,便消弭了灾难的因素而远离灾难了。
所以,发愿、学佛、修善,能够改变未来的命运。当然,其中有佛法不可思议的力量在;经中说,皈依三宝即有三十六位大善神来做护持,求愿消灾、延生的人,既皈敬三宝,当然也有善神护持。由于无始以来,善恶因果循环不已,而且复杂之至,恩恩怨怨,彼此交错,谁先欠谁,一般众生乃至于罗汉都难辨明;若以佛法的力量和护法善神的庇佑,应受的果报,也不一定非受不可。例如富贵者不会和贫贱之人计较小债而急求偿还,当宿世的冤亲,超生离苦之后,心头的怨恨消除了,便不再以冤报冤了,这就是消灾和延生的道理。
你看完了法师的开示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吧。
祝愿: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远离邪见。
阿弥陀佛~
看见一个人害怕是余报吗
看见一个人害怕就是余报。
因果报应的三形式:“花报”“果报”和“余报”
我们常听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在佛教来说,因果的报应有三种:华报、果报、余报。
【华报】是指“开花”,种了因之后先开花,就是看到一点影子、受到一点影响了。
【果报】是整个结果形成,受报的事实全部呈现出来。
【余报】是在果报之后,还有一些剩余的力量,或是还有若干后遗症。
这三种报应可以在人的一生中全部出现,也有的报应不能马上成熟,那要看因缘,若因缘不配合,就不能马上显现,这一生不报,就到下一生、或下下一生再报。可是,虽未见果报,华报在现世一定会报。
例如,一个杀人犯,还没被抓获之前,他一定是东躲西藏,身心不安,担惊受怕,夜里常做恶梦,吃不香睡不香,这就叫花报。
抓到之后,判刑,要嘛枪决,要嘛坐牢,这就是果报。
坐牢之后虽然放了出来,还要被人指指点点,被人防备,自己也心怀内疚,这就是余报。
当然,这只是拿现实生活做个比喻,依佛法来讲,后果要严重得多。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555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