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动摇佛母(佛陀三界)

孔雀被尊为“佛母”,是源于什么样的故事呢?
在西游记中,如来佛祖貌似是无敌的存在,他能一手将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给镇压。还一手策划了西天取经计划,将佛法东传。他是众佛之主,佛教的掌门人,门下更有十大弟子跟随。三界中分为道教和佛教,道祖是太上老君,佛祖就是如来了,可见如来佛祖的能力不可小觑。
正是这么厉害的一位佛祖,在雪山顶上,竟然被一只孔雀吞下了肚子。你可知道,当时如来佛祖已经练成了丈六金身,此时已经法力无边了。敢把如来吞下肚子的孔雀,看来真的不是等闲之辈。
如来意从孔雀的便门逃脱,恐怕有污金身,就剖开了孔雀脊背,从中逃脱出来。出来后的如来想杀掉孔雀,众神劝说,杀孔雀犹如杀生母,于是如来饶了孔雀一命。但此时,如来却做了一件令人诧异的事,他不但没有杀孔雀,还把孔雀封为了佛母,又称孔雀大明王菩萨。
如果说如来佛祖慈悲,放了孔雀一命很好理解,那为什么还要封孔雀为佛母呢?毕竟是孔雀有错在先,不杀他已经是万幸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啊,这孔雀并不是一般妖物,他是有背景的,而且大得吓人。如来佛祖曾介绍过:“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
原来这孔雀的母亲是凤凰,是飞禽之尊,在妖界的地位名列前茅。于是如来就借此机会,封孔雀为佛母,直接和凤凰扯上了关系。你也知道,在三界中有道教和佛教之分,两个教派虽说明面上和谐,但也存在着争端。在这个情况下,能拉拢一方势力就是多一点胜算。
你看如来的西牛贺州虽然是佛教之地,却妖怪横生,这就是孔雀和凤凰的原因。如来也是默许了这一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过火就没事。反过来看,大唐的南瞻部洲却是一个妖怪都没有,因为九天荡魔祖师在那里守着,他是不除尽妖魔不罢休。
如来就不一样了,你看孔雀的弟弟金翅大鹏雕,在灵山是有多牛气?他连如来的面子都不给,直接大闹了灵山。闹过耍过,如来将其变回原形后,一点处罚没有。如来是一方面镇压,另一方面还得给面子,毕竟势力在那摆着呢。
所以,如来不杀孔雀,反而封他为佛母,是看中了孔雀的家族背景。
咕噜咕咧佛母详细资料大全
咕噜咕咧佛母又称作明佛母、怀柔佛母。咕噜咕咧佛母功德遍摄三界,自在任运,所作皆能成就得名。故又称三界自在空行母。其功德广大胜深,实是无以比量。 为藏传佛教中赐予权威及怀法的本尊。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咕噜咕咧佛母 别称 :又称作明佛母 佛母简介 :一面四臂、具三目 心咒概述 :作明佛母心咒 佛母简介,佛母心咒,心咒概述,佛母故事, 佛母简介 咕噜咕咧佛母,一面四臂、具三目,橘红发上冲,以五骷髅为冠,五十颗人头为项鬘发网、耳垂、腕镯、臂环、胫钏、腋络等骨饰庄严。身红色,三目圆睁,卷舌,露齿。 左第一手张红乌巴拉花弓,右第一手执红乌巴拉花箭作射势。右第二手以忿怒印,执红乌巴拉花之钩上扬,左第二手以忿怒印,缠红乌巴拉花之绳下放。周身并饰以红珍宝与红花作成之璎珞,腰围虎皮裙。 右脚屈曲,左脚鹤立,左踏 *** 外道魔女之心口上,以莲花日轮为座,安住在“般若”烈焰火聚中。 佛母貌如十六妙龄美女,全身红色为怀爱法,代表慑服人心;怒容表调伏四魔;其一面表法性一味;三目象征通达三世;四臂表四种成就(息灾、增财、慑服人心和诛杀恶魔)或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花箭、钩和绢索代表自然控制一切的力量以及能慑服三界人天的威力;为怀摄十方最殊胜之本尊。 佛母心咒 心咒概述 作明佛母心咒: 唵咕噜咕列啥梭哈 作明佛母咒轮 此咒主怀爱法,可钩出众生本具之慈爱、怀柔,尽摄法界众生圆满成佛。修此法者可得人天福报,具足大权威势,受上司与部属的敬爱。属阿弥陀佛莲华部的法门,以莲花钩召众生。 咕噜咕咧,梵文 Kurukulle,汉译除音写之外,义译为「作明佛母」,在藏传是名闻遐迩之怀爱主尊,传承及修持仪轨极多。由于教史上,大元国师帕思巴曾依为本尊,修之怀爱元帝,验效无比,故萨嘉帕特重此尊,尤其功德不仅怀爱,尚有增益财富及眷属,因此过去萨嘉派亦依为招财增益之尊,并有圆满次第脉气瑜伽教授,可说一尊兼具完整瑜伽次第及世出世间功德,极受重视,列为萨嘉十三金法之一。 由于本尊身属红色,故与相同身色之欲帝明王、众会主三尊合称「三红尊」。本传规系依《喜金刚本续》所载之至尊母为化现根源,过去印度有一国王名俱生游戏 (亨吉杰贝洛巴 ),因妃求宠,欲受王眷,遣婢于宫外求得一女之助,此即佛母之示现,后王迎入宫,向其求法,得此法成就,再传多杰滇巴、巴哩译师,传入萨嘉派至今。内含仪轨1、金法咕噜咕咧传承祈请?赐胜成就 2、咕噜咕咧生起圆满实修不共理趣。 佛母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名叫天生乐的国王,他妻妾成群,庶民无数。有个地位显赫的皇后,但国王不愿去她身边。因此,皇后对身边一个明理的女仆说:“你去找回来召引国王的法术!”女仆去了很多集镇,最后到了一个卖线的市场,遇到了一位肤色紫红的绝色女子,向她讨教。那女子交给她一份食物,说:“谁求者就与之!”女仆回来把食物献给了皇后,并细说缘由。皇后未敢向国王奉膳,而把那食物扔进皇宫旁边的一个小湖。不料,那食物召来了湖中龙王,它变成国王来到皇后身边,于是皇后就有了身孕。国王闻知此事,大为震怒,命令按律惩罚皇后。 皇后备呈情由,国王说:“待我察之!”遂命女仆前去寻访那位紫红女人。女仆找到后,把她邀至宫中。国王通过问话,知道她是佛母,就握住其足,请求加持。经她加持,并授予教诫后,国王得到共与不共成就,成为讲修兼备的大智。此后,他著了《佛母成就法》。通过他,陆续传于小金刚座师、瓦日译师,以及萨迦五祖,才在藏区兴起。修持此教诫,虽能得到共与不共成就,但主要适于征服异己。修念此尊,可使智慧增长,法财广茂,权威扩大等,功德隆盛。 作明佛母后来辗转传到藏地,称为萨迦派不出寺墙十三金法之一,据说乾隆皇帝就曾修此法,而使人人皆敬重。普通人修持此法,可以使他人见着生欢喜心,也有摄财的作用。此法在以前,很少传授,传授的也不多,极其珍贵。佛母全身红色,代表慑服人心;四臂代表四种成就(息灾、增财、慑服人心和诛杀恶魔);以此为本尊修持,可以迅速增长福德、智慧和财富,天人共敬。
怀柔佛母(作明佛母)圣诞?请佛教人士指点?
「作明佛母」(Kurukulla)有很多的名称如「咕噜咕咧佛母」 、「红度母」、「三界自在空行母」、「怀柔佛母」、「酤罗菩萨」等等。佛教密宗掌管权威及怀法的本尊,藏语叫「拉姆日吉玛」,为藏密之智慧本尊。
在藏文藏经《丹珠尔》续部中记载,古印度俱生王妃子当中,有一位名叫那切妃的,多年从未得到国王临幸,于是就派了女侍出宫寻找对策。女侍在城中碰见一位全身红衣美貌无比的女子,红衣女子给了女侍一种食物,让那切妃设法给国王吃下,如此就能让那切妃受到国王宠幸。那切妃不敢,于是便将这食物倒入宫中的一个池里。从此夜起,池塘中的龙王,化身成国王的模样与那切妃行乐,并使之怀胎。国王怒责王妃,明白整件事情始末之后,便将此名女子请入宫中,发现原来这名女子是菩萨的化身,国王皈依求法,女子为他灌顶授法,获得殊胜之成就。此后,俱生王著述此位菩萨(佛母)的修法,便是此位智行佛母,咕噜咕咧佛母之法。
咕噜咕咧佛母一般形为嗔容、一面、三目、四臂,通身红色。一面表法性一味不二,三目象征通达三界,四臂表俱足息曾怀诛四种成就,怒容表达调伏死、病、烦脑、天等四魔,佛母全身红色表怀爱之法,为勾摄十方最殊胜之本尊,三界自在任运,所作皆能成就。
有很多人认为中国汉地《大藏经》包括了所有佛陀开示的经典,这是错误的观念。汉地与藏地都只请得一部分的经典,或许还有一些经典根本就流失了。藏地的经典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最有名的天竺那兰陀佛学院(Nalanda)请到藏地的。《佛光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佛学常用词汇》、《佛门名义集》、《法相辞典》这些词典只包容了汉地的经典里的专有名词,并未包括还没翻译为中文的《丹珠尔经》,你是不可能找到的。
不好意思,「丫头行」大德,鄙人不知道「作明佛母」转生为那一位仁波切,所以实在不知其圣诞。
以佛母闻名于三界是谁?
佛母是释迦牟尼佛之母摩耶夫人。摩耶夫人在生下释迦牟尼佛之后便往生忉利天。佛陀曾专门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就是《地藏经》。
作明佛母的佛母简介
作明佛母,又称咕噜咕列佛母,为佛教密宗掌管权威及怀法的本尊,亦被认为是二十一度母之红色度母化现,藏传力量女神。四手三眼,身红色,金发怒冲,手持莲花钩斧,搭箭拉弓,作射箭姿,腰系虎皮裙,颈挂人头,头戴骷髅冠,身佩珠宝璎珞。足下踩一魔,若身居火中,具大权威势。
佛母一面表法性一味,三目象征通达三世,四臂表四种成就或四无量心,怒容表达调伏四魔,本尊红色为怀爱法,摄十方最殊胜本尊之一。
功德遍摄三界自在任运,所作皆能成就得名,故又称三界自在空行母;或称怀柔佛母。其功德广大胜深,实是无以比量。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和民国军阀汤芗铭就修持过此法,因而得到极大福报。
受此法灌顶并如法修持,可增长无量福报功德,财富增长,学佛修行之资粮无缺,增长人缘、权势,受部属、亲友爱戴,能圆满各种世间与出世间之事业,凡一切有情应感恩此佛母之大悲种性。
虔修此法举凡诸般世俗男女婚嫁,有情人终成眷属、人缘佳、聪慧、貌美等,念其咒不仅速应且怀柔六道众生、利益解脱轮回,诸多利益不胜言表。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57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