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思惟人身难得法义分享(思身什么意思)

学佛百科2023-04-0981

思惟人身难得 心得分享

这节课讲暇满人身的难得,开篇就讲,在六道生命形式中,得到人身的比例是怎样的。

我平时习惯上不会把自己和其它的动物平等对待,更不会去计算所占的比例,都是把人和其它动物分开算的。

这说明我众生平等的观念不强,更说明我不是深信六道轮回,不深信自己会变成其它的动物,不深信自己会进入其它的道。

在修学的当下,我还能接受六道轮回,离开了那个环境,观念容易出轨。

我相信自己的前世是一个精进的修行者,不然我进书院不会这么的顺利。我这辈子成佛的机会很小,但也不能轻易放弃,不然一是辜负了我的前世,二是对不起我的来世。

生命就像一场接力赛,现在轮到我在跑,要认准方向,我不能跑进猪圈里去了。

其实我曾经无数次进入猪圈,当我愚痴时,当下即是公猪。

当我生起贪心时,当下即是饿鬼,只是披了一张人皮而已,世界上真的有妖怪,其中一个妖怪就是我。

我的心念起伏不定,每天都在六道之中轮回好几圈,只是这张人皮一直在人道而已,也就是说我每天的暇满人身其实不足24小时。

即便如此短暂,也不知,过完今天还有没有明天。

对于目前拥有的良好条件,我没有珍惜,甚至有时还有优越感:自己还在修学,一些师兄都没学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啊。

我还是比较喜欢现世的快乐,虽然知道有更究竟的快乐,但还是控制不住那颗凡心。

在共修的时候,心会比较安住于正念,所以参加共修就是来获得短暂的解脱。

对于我来说,今天能学,就好好学,不要为明天而忧虑,不要有负担。

我相信佛菩萨会加持我的,他时刻都在我身边!

感恩师兄们的聆听!

学佛修行中,思维人身暇满难得义大有什么意义?暇满难得义大什么意思?如何去思维?

甲初 有暇资圆之信乐

那么,第一科“有暇资圆之信乐”分两科,八有暇,十圆满。“有暇资圆”,有暇就是八有暇,资圆就是十圆满。这个心要生起来,信乐心要生起来。

乙一 得八有暇

第一科是八有暇。八个有暇就是反过来,离开这个八个有暇,就是八个无暇。八个无暇也叫做八难,我们显教里边三涂八难这个八难就是这个东西。八难是没有办法修行的,所以叫难。那么,我们再反过来那就有暇。哪里八个有暇呢?

丙一 非三恶道

丙二 非盲聋喑哑

丙三 非世智邪辩

丙四 非正法灭尽时

丙五 非北洲

丙六 非无想天等

初开为三即成八

前面三恶道分三个,后边二三四五六,一共八个。这八个,就是没有办法修行的,叫无暇,也叫八难。反过来,离开八难的,叫有暇。那么,我们要修行的话,一定要先把八有暇的条件拿到,才能说修行。所以说,这是最先决的条件,要不落于八难之中。

颂 地狱鬼畜生 盲聋喑哑等 世智邪辩才 正法灭尽时

北洲无想天 是名为八难 难闻佛法故 无此称有暇

乙二 得十圆满

丙一 依内五种

丁一 众同分圆满——生在人中,得丈夫身等。

丁二 处所圆满——生在人中,得四众处等。

丁三 依正圆满——生处中国,不缺根支,性不顽嚣,解善恶语,堪能受法。

有了这个条件之后,还要“依正圆满”。你做了个男子身,也生在中国。这个中国就是说有佛法的地方。有佛法的地方都叫中国。

丁四 无业障圆满——于现生中,不自教他,曾作五无间罪。

丁五 无信解障圆满——于现生中,必不成就五无间罪,不于恶处而作信解。

颂 众同处所依正圆 现生不作五无间 无诸邪见信业果 如是五种内圆满

丙二 依外五种

内边五个圆满了,外边的环境不好,也修不起。那么,外边的环境也要五种圆满,这对修行才有办法。

丁一 大师圆满——遇大师出世。

丁二 世俗正法施设圆满——值大师教法。

丁三 胜义正法流转圆满——值大师弟子等,依法证得诸果向等增上功德。

丁四 正行不灭圆满——世俗正法犹在未灭,胜义正法未隐未断。

丁五 随顺资缘圆满——即衣食、卧具、汤药等缘。

颂 大师世俗胜义法 教犹住世证未隐 四种资缘悉具足 如是名为外圆满

注明:

暇满,义大,难得,在广论中处于亲近善知识之后面一节如下:

乙二 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

“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前面是如何依止,这个下面第二科接下去,依止之后,如何修心的次第怎么说。分两科,“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对暇满的身体要把它抓住。“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怎样子摄取心要,把它当作一个重点来摄取,这个道理。

暇满

丙一 于有暇身劝取心要

初中分三:一正明暇满,二思其义大,三思惟难得。

丁一 正明暇满

初中分二:一闲暇,二圆满。

第一科明暇满的时候又分两个:什么叫“暇”,什么叫“满”。

如《摄功德宝》云:“由戒断诸畜趣体,及八无暇常得暇。”谓离八无暇即是其暇。八无暇者,如《亲友书》云:“一执邪倒见二生傍生,三饿鬼四地狱五无佛教,及六生边地懱戾车,七性为騃哑八长寿天。于随一中受生已,名为八无暇过患,离此诸过得闲暇,故当策励断生死。”

此复若无四众游行,是谓一边地。愚哑缺耳,断支节等名二根不具。妄执无有前世后世、业果、三宝,是三邪见者。无佛出世名四无佛教。

戊二 圆满

第二圆满。分二:五自圆满者,如云:“人、生中、根具,业未倒、信处。”言生中者,谓能生于四众弟子所游之地。诸根具者,谓非騃哑,支节眼耳皆悉圆具。业未倒者,谓未自作或教他作无间之罪。信依处者,谓信毗奈耶,是世出世一切白法所生之处,毗奈耶者,此通三藏。此五属于自身所摄,是修法缘,故名自满。

丁二 思惟义大

第二思惟暇满利大者。为欲引发毕竟乐故,若未清净修习正法,仅为命存以来引乐除苦而劬劳者,旁生亦有,故虽生善趣,等同旁生。 《弟子书》云:“犹如象儿为贪着,深阱边生数口草,欲得无成堕险坑,愿现世乐亦如是。”

总之修行如是正法,特若修行大乘道者,任随一身,不为完具,须得如前所说之身。如《弟子书》云:“善逝道依将成导众生,广大心力人所获得者,此道非天龙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

丁三 思惟难得

第三思惟极难得者。如是暇身如《事教》中说,从恶趣死复生彼者,如大地土,从彼死没生善趣者,如爪上尘。从二善趣死生恶趣者,如大地土,从彼没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尘。故从善趣恶趣二俱难得,若作是念,彼由何故如是难得。如《四百颂》云:“诸人多受行,非殊胜善品,是故诸异生,多定往恶趣。”谓善趣人等,亦多受行十不善等,非胜妙品,由是亦多往恶趣故。

若作是念,由受恶趣苦尽昔恶业已,仍可生乐趣,故非难脱也。即受彼苦之时,时时为恶,从恶趣没后,仍须转恶趣,故难脱离。如云:“非唯受彼已,即便能脱离,谓正受彼时,复起诸余恶。”

南无阿弥陀佛!

人身难得

      从前有某法师讲经,座下常有一童子听讲。一日,闻法师说:‘人身难得,犹如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时,此童子内心虽为感悟,但为证此事之不虚。于听经毕,返回家后,遂用木板,穿一孔穴,掷于门前池中,亲自作相似之试验。不料跃身池中,虽经时时举首,欲值木孔,而因水漂木荡,始终未能投入孔穴。

因之,益发有感,即自思惟,深广大海,惊人浪涛,无眼之盲龟,于斯海中,百年出头一次,欲值海上浮木孔穴,实为梦想,万难如愿。今我以池狭浪小,复有两眼,数数出头,探值木孔,犹不能办,况彼大海盲龟,而当得值。

即说偈云:‘盲龟遇浮木,相值甚为难,恶道复人身,难值亦如是。我今求出家,愿离三有狱,恒时善修习,必使得解脱。’

按:佛在《提谓经》上,亦说有人身难得之妙喻。经云:‘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下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岚猛风,吹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得,甚过于是’。诸如此类,经论中比比皆是,佛之用意,无非诫勖道俗者,常须作意正念现前,丝毫不得微生怠慢之心。因为得来不易之人身,其为上升下堕之总枢纽,作善造恶之主因。身为善业,既受荣誉于当世,复感未来人天之福乐,乃至积多善而跻臻佛果。苟若身为不善,不但受毁辱于今生,犹招沉沦恶趣之苦报,以我人日常于此难得易失而又短暂之躯壳,宜当时念善护,使之行乎于道,契乎于德,无令违越轨范,轻举妄动。

可是,现有一类混世之徒。上焉者,好容易谋得一点名位,然而逞权仗势,唯利是图,作见利忘义之勾当。一旦东窗事发,则名利双亡,所谓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不义之财,得而易失。中焉者,为谋衣食,庸碌一生,养护妻孥,迨至稍有积赀,自身已是风烛残年,形近入土。所谓‘早奔西来晚奔东,人身犹如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下焉者,终日懒闲游荡,惹是生非,组帮结派,朋比为奸,酒楼舞榭。古德云:‘今朝有酒今朝醉,莫待无花空折技。’

如是之人,好似全身麻痹,壮如行尸走肉,岂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一朝三十夜到来,任阎罗王牵著鼻子走,刀山剑树,受苦无期。正所谓:‘此身不向今生度,一失人身万难复。’

思惟人身难得

本课学的是思惟人身难得,《戒经》云,人死之后堕恶趣者多如大地土,生乐趣者少如爪上尘。

佛经说,得到人身的机会就像盲龟钻木孔那么难得。

为什么说人身难得,《地藏经》云:阎浮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现实中无论是自己还是众生,造作恶业要远远多于善业,所以大部分人死后去三恶道,如果投生恶趣,就没有办法修学,想要得到暇满人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持戒、布施、清净发心。得到暇满人身,我们还要受持心要,修学四法。

认识到必须修学佛法的原因,一切众生生存的目的,无非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

认识到能够修行的条件。我们已经得到暇满人身。有善知识引导。

今生就要修行,如果今生不修,未来很难得到这样的有暇圆满之身。

灭除以后再修的心态

暇满人身之所以难得,是因为它的意义重大。

因门难得,现在的人善业少,而恶业重,拥有善心和具足善行的人太少了,如果对一个发菩提心的菩萨生起嗔心,每生起一刹那的嗔心,将堕落无间地狱长达一劫。我们身上已有多生积累的业力,如果不通过忏悔来对治。当业力成熟时就会堕入恶道。

果门难得,人死之后,堕落三恶道的众生像大地土那样无量无边,而投生善道的众生像指甲中的尘土,少之又少。人道中接触佛法,生起信心的少之又少。一旦堕落恶趣,就会失去善的机会,只能长时间造作种种恶业,乃至多生累劫中连善趣的名称都听不到。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577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