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贪心痴心嗔心(贪心痴念)

学佛百科2023-04-0997

如何熄灭贪心,嗔心,痴心

我理解:

真正开悟(认识自己)了,就无我了,无我所了。

“我”其实是妄想执着心生出来的。开悟就是放下这颗妄想的念头。

“我”都 不存在,那么贪心为谁而贪呢?嗔心为谁而生气呢?一切都是因缘果报而产生的作用(其实也是我们永不停歇的念头的作用),还有什么需要我们乱操心的呢(自然不痴)!

要知道我们的真心本性和佛陀永远无二无别,佛陀那样自在,我们就是乱用心念造成的。尤其是贪嗔痴心推动起六道轮回大转轮永不停歇的运行啊。如果如佛陀一样善用其心,那么自然一切福善纷沓至来。佛性本心自然而显。

佛教所谓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拓展资料: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chen-)、痴“ 的方法。

戒,是指一种有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行为标准,斩断因为沾染喜爱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心;

定,是针对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养;凡事先自省,向内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发的嗔恨;

慧,是对于宇宙生命种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脱离愚痴;不再惘于事理,迷于因果;善解世间因缘的相续,明白生死流转的根本,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降伏解脱的先后次序:

持戒除贪,戒能生定,定力深厚,贪心不起,定力更进,断灭嗔心,智慧显露,愚痴障除,正见正行,净化身心,因次第修,证果不远,解脱根本烦恼,能度一切苦厄;此法真实不虚,唯信之者自证。

作于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篇》里也描述了类似的修身安心之道,可知“其来有自”: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而后智生,智生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贪嗔痴-百度百科

贪心嗔心痴心分别是什么意思?

贪心是爱占便宜,嗔心是发贱,痴心是爱一个人,就真心爱他。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583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