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婆子烧庵公案(婆子烧庵后续)

学佛百科2023-04-13158

婆子烧庵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禅宗公案名。又作婆子焚庵。旨在阐示真实之修行,不仅须压抑一己之欲求,尤须明白彻见一己之本来面目。五灯会元卷六(卍续一三八‧一一三上):「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巖,三冬无暖气。』女子举似婆。 婆曰:『我二十年祗供斗顷派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庵。」此公案揭示庵主仅压抑一己欲求而成枯木寒巖之状态,并非真乎帆正修行空贺佛道。 p4453

一般大僧师父护法有女居士吗

过去不少有名的女禅师及女居士,他们的禅法都很相当。如无尽藏比丘尼,六祖大师曾听过她讲经;还有一位玄机比丘尼,曾与雪峰禅师论道。

过去德山禅师挑著自己著述的《金刚经青龙疏抄》到南方,准备与那里的禅门论辩。途经一个小茶馆,茶馆里卖茶的老太太问德山:“你要吃点心吗?你能回答我的问题,我就请你吃。”德山心想,一个老太婆还能有什么问题呢?于是答应了。

老太太问:“《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你要点哪一个心?”德山一听茫然,觉得南方的禅法了不起,竟然连一个老太太的禅法都那么高深,从此收敛起傲慢的心。

禅门兄滑里,还有一个「婆子烧庵」的公案:

一个老太太供养一位禅师,为他盖一间茅草房,每天送饭给他吃,这样也有好多年了。好几次老太太找人去试探他的修行进展如何?一次、两次、三次,都觉得他道行不够,老太太一气之下,就把他住的地方烧了,说:“我二十年就养了一个俗汉而已!”胡尘亩由这些例子可以想见,过去裤森禅宗里的女众,她们的禅道、禅风,是相当不简单的。

佛教婆子烧庵的典故是什么?

您 仔细拜读 虚云禅师 文集 。 就明白了。

我记得虚云禅师文集里有详细郑轿侍的典故内容。(补充一下,好像释来果禅师语录、开示录里面讲到过,我记不得了,帆宴真是不好意思、太惭愧了,看了都记不住......)

这个故事 还没完 。

后面大概的内容:

后来这位僧人 再次 请求 精进 修行。

三年后,婆婆要孙女再次抱住他“道、道”

僧人回复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莫叫你家婆婆知。”

大和尚明心见性。婆婆欢喜赞叹。

我记不清楚了,好像一共道了三次。

仅供参考,不敢妄言。

:)

再补充一下:老和尚说这个故事的时候 还讲到个重要的前提,这位婆婆与孙女都是开悟明心了的。

老和尚最后还说:你们看 从世俗的眼光 看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莫叫你家婆婆知。” 这话还有什么好事吗。

末学认为 这就是 开悟者之间的 印心。 “念喊吵佛是谁” 参!

佛弟子修行时,坐禅时,脑子里什么都不想吗?

如果能按照您说的。做到什么都不想。那已经是无想定。那是外道定,是凡夫定。但是只怕,我们说什么都不想,其实,只是想了一个什么都不想。其实追问下去,又是谁在什么都不想?我啊!有个我,又怎么是什么都不想?!

2、在大乘看,这种无想定甚至于小乘极果阿罗汉的灭尽定,又叫枯禅,死禅。禅门里又叫冷水泡石头。婆子烧庵的公案就是讲这事儿的。确实。和木头没区别。所以婆子说,我三年白白供养了一个痴汉!

3、圆觉经上佛说,真正佛性智慧的开显,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想佛的名号,样貌,确实是一个执念,这个执念的目的是打掉另一个执念。您能否用想佛的名号和样貌来熄灭自己的一切妄念呢。如果可以。这就是圆觉。就是肉包子打狗,最后凛然一绝朗然现前,桶底脱落,自见本来。如果不行,那就是“包子发霉狗在吠,热热闹闹都挺累”。念佛是工具,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能用念佛熄灭掉一切来自于执着妄想的念头。恭喜模卖恭喜!已经快到家了!婆罗门女就是端坐思维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号而到地狱救母的。方法没有错。只能说我们还没用对,没用好。

4、金刚经的名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无上智。是菩萨玩儿的东西,是佛坯子的专利。就像帝王蟹,就像天久翅。都是世间一等一的好东西。但是能不能给婴儿吃?!显然不能。婴儿吃了只能泻肚。作为没有见性开悟的学人拿着金刚经当镜子照,也一样只能把自己的福报和资粮当稀一昌核样拉出去。到头来毁了自己,无有是处。天然童姥不让梅兰竹菊四剑去学天山派的甚深武功是有道旦迅逗理的,过早的接触自己啃不动的经典,结果就是自断筋脉,气血逆行……

5、想的太多了就是烦恼障,知道的太多了就是所知障,背上扛着两座大山,驴年才能翻身做主人?!

作者:法嘉宗智

来源:知乎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643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