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打呼噜念什么佛号(治疗打呼噜的咒语)

学佛百科2023-04-13212

怎样用安那般那法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是吸气的时侯不念,在呼气的时侯一口气念完一句佛号?

安般,念佛,这是两个不同的法门,不能念混在一起修的。师兄。

师兄有缘去地藏论坛和佛友们交流交流吧,那是个二十年历史的老佛教网站,每天很热闹,有见识的佛友很多的。

转您一篇地藏论坛刘欣师兄讲的安般法门。

您要想看其他讲如何念佛的精华帖子,可以去地藏论坛搜索。

——————————

【安般守意-地藏论坛任务通关帖22】(地藏论坛刘欣)

这一节我们介绍一下数息法。在佛教中有一个法门是以关注呼吸为手段的,叫做念安般,或者叫安般守意。详细解说的专门经典是《大安般守意经》,篇幅不小的一部经典。数息法其实只是这个法门其中的一小部分。

为什么我们介绍这个法门呢?佛说的任何法门都是有其对治的问题的。念安般的方法特别容易摄心。很容易集中心念。事实上如果你开始修就会发现,先不说摄心,心意散乱的时候就很容易就会被自己觉察到。我们常说念佛,有时候嘴里念着,心里想着其他的事情。等回过神来一晃十几分钟、半小时都能过去。而安般守意很难发生这种情况。

其次呢,安般守意这个方法十分巧妙的把身、息、心三者融合在了一起。无论是修行禅定,调整身心都是非常好的方法。对适合这个法门的人来说,会令人快速入道。见效明显。我们之所以介绍这个法门,也是因为这个法门兼有调整身心的功效,适合很多现代社会压力大、妄想多的人修,能解决不少现实中的问题。

需要说的是这个方法开始你很可能做不到几分钟、十几分钟。因为没几分钟你就散乱了,心念再也集中不起来了。戚李特别是平时思虑重的人,有的连一两分钟都坚持不下来。不着急慢慢来。

建议先看看我们的:学佛秘籍这个帖子

需要特意说一下的是:每一个法门都是对治我们的烦恼障碍。侧重不同。但均有独到之处。所以不能单纯的去做比较。我们前一节讲的数珠念佛,而现在佛学探讨中就经常看到这样的说法:数息尚能证果,何况念佛呢?似乎念佛更好。

其实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每一种法门特点并不一样。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同一个法门可能效果完全不同。经常有人说三根普被的法门。三根或许能普被,但绝对不会有人人适合、人人普被的法门。如果真有,那佛就只需要讲一种法门好了。

很多人可能对数息法不屑一顾。觉得这个东西太普通了。其实是因为对其了解不够。

《大安般守意经》讲:

佛在越只国舍羁瘦国。亦说一名遮匿迦罗国。时佛坐行安般守意九十日。佛复独坐九十日者。思惟校计。欲度脱十方人及蜎飞蠕动之类。复言。我行安般守意九十日者。安般守意得自在慈念意。还行安般守意已。复收意行念也。

安为身。般为息。守链仔差意为道。守者为禁亦谓不犯戒。禁者亦为护。护者遍护一切无所犯。意者息意亦为道也。

安为生。般为灭。意为因缘。守者为道也。

安为数。般为相随。守意为止也。

安为念道。般为解结。守意为不堕罪也。

安为避罪。般为不入罪。守意为道也。

安为定。般为莫使动摇。守意莫乱意也。安般守意名为御意至得无为也。

安为有。般为无。意念有不得道。意念无不得道。亦不念有亦不念无。是应空定意随道行。有者谓万物。无者谓疑。亦为空也。

安为本因缘。般为无处所。道人知本无所从来。亦知灭无处所。是为守意也。

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是清净无为也。无者谓活。为者谓生。不复得苦故为活也。

安为未。般为起。已未起便为守意。若已意起便为守意。若已起意便走为不守当为还。

故佛说安般守意。

佛先是自己行安般守意九十日。然后为了度脱十方众生主动说了这个法门。请大家注意,这个法门是佛主动说的,无问自说。而且是为了度脱无量众生而宣讲。可见这个法门并非那么普通,其实十分殊胜。十分适合大众来修。

看过上面这段,经典中对安般守意的讲述和介绍,你会感到有点小震撼。因棚皮安般守意四个字的含义就让你叹为观止了。

安是身,般是息,守意是道,这说明此法门从呼吸入手调整身心入道的系统工程。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方法。守意则不犯戒、不作恶。安般守意能够御使心意达到无为。我们常说非有非无,普通人觉得很矛盾,其实修安般守意就能够达到。

安般守意能令众生迅速入定,最终能够御使心意,至于无为。故意味着清静无为的含义。这一段的如果延伸开去那就太多了。打住。我们就介绍一下具体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大安般守意经》

数息法,其实很简单。首先是要端坐,至于你是盘坐还是正坐都无所谓。这个在经典中明确讲了:数息当坐。这不要在行走、躺卧的时候做的。

其次是着意于鼻头。

何以故。止在鼻头。报用数息相随止观还净。皆从鼻出入。意习故处亦为易识。以是故着鼻头也。

因为我们修行数息法,鼻端这个地方最容易集中我们的心念,与呼吸相应。最容易入道。

随呼吸数一至十。注意是从入息(吸气)开始,一吸一呼为一个数,下一个一吸一呼,为2, 再下一个一吸一呼为3,这样以此类推。至10为止。然后接下来再从1至10。

为什么要数10数呢?经典里这么解释的:

道人数福。何以故正为十。一意起为一。二意起为二。数终于十。至十为竟。故言十数为福。

又说:从一至十。分别定乱。

数息法的核心就在于用数息来平息乱意。从一至十刚好是定与不定的分水岭。能专心从一至十,说明心念还定在这里。超过了十数,反而让你开始完全专注于计数了,而不在着意于鼻头。所以从一到十刚刚好。

那么在修这个的过程中大家要了解的是,如果你能够安心、定下心来,定在呼吸上。而且数字还不会错,这时候你的呼吸应该是逐渐安详、徐缓的。如果你的心念乱了,跑到别处去了。甚至是贪嗔痴意起来了。那么呼吸就会快一些,甚至急促起来。经典里说是:

数息意不乱当安徐。数乱当为疾。

最后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大安般守意经》里的一段经文:

譬喻说日无光明者有四因缘。一者用有云故。二者用有尘故。三者用有大风故。四者用有烟故。数息不得亦有四因缘。一者用念生死校计故。二者用饮食多故。三者用疲极故。四者用坐不得更罪地故。此四事来皆有相。坐数息忽念他事失息意。是为念校计相。骨节尽痛。不能久坐。是为食多相。身重意瞪瞢。但欲睡眠。是为疲极相。四面坐不得一息。是为罪地相。以知罪当经行。若读经文坐。意不习罪。亦祸消也。道人行道当念本。何等为本。谓心意识是为本。

就好像看不到阳光可能有四种原因,被云遮蔽了,有尘土雾霾,有大风刮起砂石土木,有烟雾,都可能导致你看不到日光。而数息法也有可能修不好,比如:

1 修的时候,忽然想别的事情了,数息就修不下去了。

2 吃得太多,骨节疼痛,所以很难久坐。看来节食减肥也是佛弟子的时尚。

3 时间太长了,疲劳了、累了,修不下去了,导致昏昏欲睡。过犹不及不好。另外如果你工作很疲劳,建议需要休息,小睡一会儿,再修此法。

4 的确有人无法定下心来,坐不了一分钟。有业障。那就建议你干脆起来经行。就是类似我们平时生活的散步。在一定范围内,缓步步行。但不要跟散步一样看风景,心勿外缘。

很多人坐的久了,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心不得安。这时候就不要强坐,起来经行一段时间。再坐更好

经行还有好处,(一)能堪远行,(二)能静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于定中得以久住。

所以建议坐禅数息和经行交替而行。

如果大家坐读经文,因为我们这时候的妄心在经文上,并没有去贪嗔痴,没有“习罪”,没有造恶业。那么也是能够消业的。

接下来这句话,我们用红色标注,值得大家仔细玩味:

道人行道当念本。何等为本。谓心意识是为本。

佛弟子修行要知道修行的根本是什么。我们修行的根本就是心意识。这个心是指妄心。佛教讲的一切法门,一切修行,都是在调整这个心。只有把这个心调整好了,才能令大家明了真心佛性所在。这是佛教根本的目的,也是一切的归结点。

所以无论你用什么法门、或者得到什么秘法、大法、超级大法。如果不能令心意识上有所改变,那一切都是徒劳的。这是修行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自净其意,能不能令贪嗔痴意逐渐淡薄,妄心是否逐渐安定专注。不管修了多少年,如果还是每时每刻妄念翻飞,贪嗔痴意深重,那修行的成效堪忧。

按说数息法这个法门,不太可能在这么短短一节中就讲清楚。这里只是介绍这个方法做一下身心调整,或者仅仅是修行入门,因为数息法只是安般守意的第一步。如果想更深入的精研,可以系统读诵《大安般守意经》。

任务22

找个空闲、无人打扰的时间,试一下这个数息法。然后把你第一次能坚持几分钟计数不乱在论坛里晒一下吧。

安般守意-地藏论坛任务通关帖 任务二十二

各位师兄好,我想知道学呼吸念佛法默念六字佛号好还是四字佛号好呢?感谢!

这个关键是看自己的定力,如果自己的心比较定得住,那么可以考虑六字洪名,如果自己的心还定不住,那么就四字佛号就好了,因为六字洪名念诵完的时间显然要比四字佛号晌世的要长,那么激州收摄心神的难度就比较大,所以刚刚开始,不妨从四字念起明谨蔽,逐渐演变成六字的,会比较有效果,也比较容易促进自己的入定。

如何在别人打呼噜的时候做到禅定

以下是我的一个佛友修行心得体会,她每晚念佛摄心,如今非常容易入定,入定的功夫越来越告吵深,自感不一会儿就天亮了,而且还十分精神,如果自己的心还在攀缘,将更难以入定,所以不执著是关键,入定也不要执着,这样才能真入定,心是有层次的,与其过于奢望,不如慢慢认识自心。(仅供参考)

● 平时要行住坐卧都念,养成习惯念佛,晚上才能念住不忘。

● 有人修到死,梦里也无法驾御自己,更想不起念佛,那就白修了。想靠外力难,还得靠自己,靠心。

● 不是躺下闭眼就念,关闭六根,摄住心神,句句都是佛号。心中都是佛号,观想眼前、耳边都是佛号,越念越静。最后感觉与外界隔离了,一切都静,不要多想眼前,什么都没有。再继续念,越来越亮,就是不念心自念,要坚持住心别动。会觉得不喘气了呼吸越来越断。如能持续住,一夜就是一眨眼。越来越轻松,早上起来神轻气爽。

● 很容易静下来,眼前就出现情景,你被吸引就如梦了,要心定住。如果你只观照而不认同,它就不会污染你了。

● 打坐也一样,记着观想佛号声声摄心。如想不起了,就一字一字慢慢念。

● 闭眼,睁着容易走神。眼不观,耳不听,心在念佛,感觉心声音很大,慢些。渐渐眼耳心就合一了,觉着在心中共鸣。

● 要是欲望一起,你就念佛、念观音菩萨,马上就能放下。如果真爱,起心动念你都怕亵渎了对方,所以世间的都是什么啊。

● 好看也要看你的心,是真爱丑美也在心里。真心也很深的,真心可以作到一切改变一切,错了也可以摧毁一切。爱也一样,需要的是真,但世人舍不出的是那颗心,是真心千里也有感觉袜岁侍。

● 相见无期时,是不是还在被窝里缠绵不醒呢,无法想、不可说。人生就在一梦一醒间,可别睡沉了。多念佛,慢慢捻菩提子的佛珠,没事走路待着干什么都可以把佛珠放在手里捻。心里念佛,时间长了,佛号就在耳边,不念自念,晚上就不会忘了。要功夫的,主要是摄心,佛珠摄心不起妄念,心不外驰念了才有用,不然白念。功夫到家自然在雀或境中反观自心,发现不足和错误。

● 每天晚上一躺下就情不自禁的开始念佛,不是睡觉,是很清楚的念。开始不静,耳根很乱,我知道是在扰我修行,我心可以不动,反而更专心的放在佛号上。一小会儿,就感觉佛号马上字字清晰,而且很慢,在眼前、耳边、心中围绕。这时眼前就会出现情境,你若可以将佛号定在心中去看境,则可以感觉到很深的含义;若一心观忘记念佛,则好像有人诱惑,越陷越深,最后迷住了。前者保持一夜很快,好像没睡;后者追根刨地,难自拔。

● 佛和魔来考你,通过一次,你就会明白个道理,渐渐开悟。别人包括法师大德他们说的只是皮毛,你如果不如境,你永远不知道真正的感觉,就连他们也说不清,要不佛说翻译经书意思他说不可说不可说,因为过多说就容易错了。一句阿弥陀佛包含宇宙万物的含义,就同入定闭关开悟一样,可得东西不可说那么多。你不去,到那种时候是体会不到的。听多了别人的反而会圈住你,大德的开示也只可以给你个路线标准,它度外人正好,用在上道的人身上多了便是负担。明白么?快快念佛。

● 有时间就念,晚上回家没事就练静坐,时间长了自然就可如境了,看你本来面目,找回自己。功夫不够是不行的,真担心,你把时间浪费了,最后你只在别人嘴里拾点剩渣,真正的都丢了、荒废了,时间可惜了。念佛可以开智慧,足可开悟一切,到时候你就会明白什么该做,什么该舍了。说的乱了,你明白吗?有人用一生修,时间都不够;有人可在瞬间开悟、找到真修的方法很重要。

● 用精进的念佛求往生吧,不要对生活太贪恋,别太多奢望,也不要很消极,随缘吧。怕希望多失望多,我必须加紧了,昨晚念了一夜,天亮时想了很多,最近我分心太多了,怕挂在心上,最后都是牵挂,情感牵涉太多,不容易走,一直忏悔自己,好好念佛。

●修行时必须谦恭,众生都是佛,唯我是凡夫。他人对错都是我的影子,修行莫起我慢心,时时警惕吧,末法想修好真难啊,彼此督促,互为护法。

●佛由心生,心随佛现,心外无境,全佛是心,境外无心,全他即自,洪名正漳自性,净土方显唯心。众生本是佛,都有摩尼宝珠,莫要身外求法,念佛吧。

●应该多念佛,适当的看看听听,别把时间都浪费了,很多开示之类他们只是给你引路以做标准,真正的还在自己,要有想不明白觉得矛盾的事,就放下别硬去找。要是看到有些事情坏佛法着急,最好就是自己快努力吧,日后接我佛如来大业弘扬佛法。

●有种魔最愿攀道,你争辩时它就上了,小心,取他人之经,不如念佛开大智慧,持好戒吧,得定,定中得法,开慧那才是真正的路。

●师兄莫与他人论道,不取他意就止语,论道容易着魔结恶缘,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吧,有时候魔大把你都能绕进去你还不知道呢,有正知正见很重要,有很多信佛人路走偏了。

●修持之时,需时时反观自心,觉照明镜错误之处,自然显现。

●楞严经上面五十种魔里就有一种论道的,修行一段就反过来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就会反映很多问题,和自己比较一下会对应出很多问题,生活处处都是禅,它都需要你用心去感受,也许看似一件小事,它会使你受用很多,将大德开示当作参照物与自己对比,取人长,补己短。

●心闻方法,就是自念自听。念着从心上听耳朵听。心念摄六根不乱,初者不能洞彻十方要精进执持。

●心念要摄心,六根不乱,时时保持念佛,心在道上念佛要用欢喜心,心平气和的念,不能有烦恼愤怒忧愁,必须要无我的念。念佛时要一心不起妄想,达到无我,不知我佛,不知念佛,不知道自己念佛呢,达到心清净深的时候,就可达念佛三昧。

●一念嗔心起,百道障门生。一定努力活时证到三昧。我特别喜欢不念有人念的那种感觉。好象你的心在当中,周围再你耳边有很大的佛号声,很庄严的佛号声,声声共鸣声声入耳,觉得整个环抱你的宇宙都是佛号,很舒服,身体好象通透一样,心如明镜。

●用功也得会用零散时间,每天穿衣做饭走路都可以念佛,接女朋友时路上等她都可以。只要是不需要动脑筋的事情,你都可以和念佛一起做,即修口又精进。每天入睡前习惯先忏悔一下一天的错误,以好的心情静坐五分钟,我在这时总会想起你或师父,因为仍在娑婆,人需要坚持努力挺过困难的动力。然后躺下,你可以先口念一十声二十声,同时用心、耳朵眼睛感受一下佛号声声入耳入心什么样,然后闭上眼睛,保持心念,先慢些,要让心和耳朵听得字字清楚才行,同时心中要用动力鼓舞自己坚持,心中请各位护法菩萨加持我精进吧,别懈怠,渐渐保持就好了。告诉你的一定试试,是我的心是我总结的经验,会很有效果的。不动念,可我们是一颗心怎么能不牵挂,努力吧,加油回家,这里太苦。

佛家治打呼噜咒怎么念

佛家治罩老虚打呼噜咒,◎此咒若含枝缕(五色线)若水若草,诵咒三遍。若缕结之、若水洒之、若草扪物燃之,以治热病,一念之顷,即得除瘥。 十三、治腰脚痛咒 呼卢兜. ...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646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