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在生活中树立起中观见
佛教的中观见告诉我们首先要具备正见,远离常见和断见。事物都有两面性,如何让自己的心念在善所缘,不陷入我执烦恼中,我觉得中观见是一个非常好的观修方法。
下午在单位,另外一个部门的部长给我增加了一项工作,但是他没有帮我协调好,致使这项工作不能进行下去,找到他他不仅不帮我协调,还说一些难听的话,我的耐心再也没了,于是怼了他,内心的嗔恨一下子就起来了,过了一会,我用观察修进行调整。
从我的角度来说,首先这件事不是我分内的工作,是他增加了我的工作量,我觉得是为他做的,他就应该帮我协调好一切关系。然而他没有我所期望的那样帮我协调好,态度还很恶劣,是他挑起了矛盾。这是站在我这一面,从我的角度出发的思维。
如果站在他的角度,也许他觉得既然交给了我,所有的问题我要自己解决,不应该再来麻烦他,就是协调,也是由我的上级领导去协调而不是由他协调。他站在他的立场会这样想,这样一来,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肯定是求全责备对方。
那么事情出现了之后,反思自己,觉得自己也有问题,首先应该有预见性,在沟通之前应该调整好心态,应该能预见这个可能,因为对方是出了名的坏脾气,我应该在不制造对立的前提下,以智慧解决问题,而我却被他的坏脾气带跑了,失去正念,陷入了情绪的陷阱,也许是佛菩萨对我的一次考试吧,我却不及格。
其次从慈悲心来说,他也是情绪的受害者,他跟我发火的时候也是首先自己陷入嗔恨心中,他肯定也不好受,其实我们都是烦恼的受害者,而我要对治的是烦恼,烦恼是我们的共同敌人,而不是对方的这个人。这样把烦恼和人剥离了之后,觉得好多了。中观见就是让我们对问题的认识要落到正见上,客观理智看待问题,没有你我的对错,只有各自所站的角度的不同。经过这样分析和思维后,自己很快就释怀了,嗔心没有了力量,而慈心在增长,调整后当下的心就如净土般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