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开发自己的佛性

开发自己的佛性

导师告诉我们,学佛是一件艰难的事 ,好比一个人与一万个人打架。凡夫的心田里生长的是杂草荆棘,而佛菩萨的心田里长的是美丽的鲜花。回想自己辛辛苦苦寻求师长却不遇,而在三宝的加持下,在许许多多同学辛苦帮助的引导下,我幸运地遇到了具足十格的导师,我很珍惜,很恭敬,很想能真正依师教诲,依教奉行,可就是感觉自己执行力不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更快、更好地依教奉行,我冥思苦想,可我忘记了恭敬不如从命!

这次有幸参加了F uZhuYuan培训,主讲同学的分享都非常精彩,让我收获很大。在同学们非常生动的分享中,让我感受到佛智慧可以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在她(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佛性,即有着清净无限、慈悲无我、智慧无量的浓浓的成分!于是我对佛性陷入了沉思!要成就佛心就要不断开发自己的佛性。

直下承当是佛性。导师教导我们要直下承当,以前我只认识到要直下承当自己有佛性,现在我深深体会到直下承当本身就是一种佛性。凡夫遇到事情总会去考虑:我有没有时间去做?我能不能去做?我想不想去做?而菩萨只想:需要我做我就会去做,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总是直下承当!

随喜他人是佛性。凡夫心总是喜欢随喜自己检讨他人,以前我是一个心理学和佛智慧的爱好者,常常会做一些心理观察记录,曾经做过四百多篇的心理观察日记,发现凡夫总喜欢把一个自己以外的好人想方设法一步一步证明成一个坏人,实质是把自己和他人不断往坏处发展的方向推,而佛菩萨总是想方设法去帮助自己和他人变好,让每个“坏人”(有心灵缺陷的人)慢慢变成一个好人。回想自己曾经也是一样走过来的(笑脸),如果有空又有伴,几个女人一起数落自己的丈夫时,人脑就像电脑一样,无论哪个方面都能找到一些贬义词来形容爱人。其实他是个真正的好人,现在我学习了佛智慧,规范好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了,重点是做好自己不论他非了,他的好就全部显现出来了,我暗自好笑,同一个人,瞧我的凡夫心超级可怕,硬生生把一个好人说成恶人。

知恩感恩是佛性。我是一匹野马,野性很重,成长到今天,我的Fu Dao Yuan为我付出了无量的引导与包容,我的同学们给予了我无量的理解与接纳及关爱。自从进入三级修学学习佛智慧,我老是处在“老乡进城”的状态,笨手笨脚,做事总是难以按章法套路进行,总是依凡夫的简俗之法而行,我执顽固。我无限感恩同学们的理解与陪伴!为此我也深深发愿自己能够成长得快一些,也许这才是对大家最好的感恩!

不论是非是佛性。作为佛智慧的传承者,需质直具慧,要能明辨是非,但圣人不执着于是非,而凡夫心喜欢说是论非。我也不例外,逃不过凡夫心的魔掌,因为执着于是与非,到今天为止,总是没有能力真正落实好导师的教诲,BanJi交流时,我的分享只有偶尔才过得去的,大部分是不如法的,因为我的心里总装着别人的是与非,总想拉着大家一起改正,于是总是用“我们要……”做分享,极少落实好“修行是自己的事”这个心要。无法真正落实向内求的修行方向。方向错了我心还能到达佛的境地吗?所以我要决心放下是非心!

自利利他是佛性。佛教是不避讳讲究利益的,每个发心,导师都会循循善诱给我们讲清楚这样做的利益,每个利他的行为中我都可以感受到自己也深深受益了!

恭敬服从是佛性。首先凡夫心因为总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已经习惯狂野与自由,一旦被人家引导,即使是去做善事,心理也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尤其在义工行中,容易觉得自己被安排、被使唤,常常会忘记为自己的圣贤心加油,而总喜欢站在凡夫心那里加柴。其次,三果之内,人都还有慢心,我要有准备地来接纳这样的情况,更要时刻警惕它的来临,真诚地认识到若无佛、法、僧三宝,自己什么也不是,只会是一个张牙舞爪的时刻都可能为自己或为他人带来烦恼的人道众生罢了,整天自私自利地为自己的衣食住行忙忙碌碌而已,与动物没有多大区别,不管自己有多少优点与所谓的能力,都真真切切地归功于三宝,确确实实没有三宝,我们众生连自爱都是假爱真伤,那样的心于己于人来说什么都不是,又还有什么资本值得自己骄傲生慢的呢?古人尊师从没有考虑自己的感觉,师长让徒弟怎么做,徒弟就怎么做,难怪有“恭敬不如从命”的说法。常念三宝恩德便能开发自己恭敬服从的圣贤心性!只有恭敬慈悲下来才能对一切如实知如实见!我发愿要种好三种福田(恩田、敬田、悲田)!

发愿精进是佛性。凡夫心总是千方百计想留住我前进的脚步,每当我在做事前,最常生起的念头就是:我严重贫血,我胆结石严重,我以前胃下垂三度……然后不知不觉把目光移往手指甲上,接着就伸着手指看着那中间白、边上浅红的指甲自言自语地说:我不能再劳累了,再劳累我会没命的!然而,每次我的内心都会用义工岗位的职责告诫自己:你不能不去,你不去那谁去?于是我只能深深启白三宝加持 !让我能身体安康闯过此关!结果每次都还好好的,不但没有出现预想中的严重情况,身体还慢慢地有了好转!所以一切都是自己胡扯的。(笑脸)

凡夫心在历缘对境时就像黑牢里的饿囚看到、闻到美味佳肴那样,张牙舞爪地伸着手,推着牢窗,它是那么迫切地想来一口。我必需做足准备,才能对治它,不能让它轻易地就可以插上一脚!

导师告诉我们,学佛必须认识轮回和解脱的心理,知道修行路上必须避开哪些陷阱和障碍,找到哪些路标和站点,并对每一步都了然于胸,知道第一步到哪里,第二、第三步到哪里。这样才能不断接近目标,而不是走着走着就迷失方向,甚至南辕北辙。

这样的告诫我不能止步于听懂,更要去实践!

 收藏 (0) 随喜

内容免费学习传播,因为有和您一样的人捐助。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华人学佛网 » 开发自己的佛性
分享到: 生成海报

学佛推荐

佛渡有缘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