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道:持戒学处

如何践行持戒学处。佛说学佛网

从戒的自性、戒的差别和怎么才能如法持戒三个部分进行讲解。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戒修行的特点是止,要遮止伤害他人的不善行为,令我们对不善行为生起厌离。从止息不善行,到止息不善念,且关键是不善念,菩萨戒与声闻别解脱戒的差别也在于此,别解脱戒必须要有实际行为才是犯罪,但菩萨戒起心动念都要防护避免犯罪。所以,持戒,就是培养正念的力量。

戒分为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其中律仪戒是菩萨戒的基础,是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的根本。律仪戒的根本是断除性罪,避免性罪的关键是修十种善法,断除十种不善法。

要想如法清净的持戒,首先要深刻意识到持戒的重要性,通过思维不持戒的过患和持戒的殊胜利益生起持戒之心。而且不是受戒后力量就会很大,持戒的能力是需要通过不断观修来训练的,要时时提醒自己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因为持戒不仅仅是止息不善行,还必须要修善行。

以前我觉得只要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就是持戒圆满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才知道,五戒只是基础,菩萨戒还有更高的要求,不仅制约行为,还制约起心动念,不只要今生受持,更是要尽未来际的防护。菩萨戒的高要求我能做到,我一定要持菩萨戒吗?只持别解脱戒可以吗?但是今天早上看到师父说:生命只有两条道路,不进入与解脱相应的轨道,就会顺着惯性进入轮回相应的轨道。这是两条非此即彼的道路。所以虽然我现在还做不到,但我也要有持菩萨戒的勇气,不能怕犯戒罪就不敢持戒,因为戒可以为我的生活设置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对自己现在和未来最好的生命关怀。

而且想想自己从皈依受持五戒后,生活和身心确实比之前简单、清净了很多,贪嗔痴三毒也在慢慢的减少,但是我还无法做到随时随地都独善其身。每天身处在五欲六尘中,不停转换着自己的角色,一边是修学,一边是家庭,一边是工作,不如意之事也是十之八九,如果不持戒,任自己的凡夫习气盛行,结果不是伤害了别人,就是伤害了自己。我认识到戒的修习除了能让我远离罪恶、获得健康的生活之外,还能帮助我避免因放逸和不善行而带来的内心追悔。

而且持戒所要止息的都是恶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我能够从自己做起,谨言慎行,在由持戒获得内心安宁的同时,再把这份安宁传播出去,带给周围的人,也许就会为整个社会的安宁贡献一点力量。真希望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够持守戒律,那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定会实现真正的和平。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道:持戒学处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