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在中国佛教史上,法显西行求法的意义是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法显是第一位前往印度巡礼佛迹,求取经律,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就的中国僧人。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他从长安出发,向西前行到达了巴连弗邑,他在这里停留了三年,求得了大量的经律论梵本,包括《萨婆多部律抄》、《摩诃僧只阿毗昙》等,后来,他又将这些经本传到了斯里兰卡。

  义熙八年(公元412年),法显回到中国,随后,他与梵僧佛陀跋陀罗一起翻译了《大般泥洹经》、《摩诃僧o律》等5部49卷佛经。他在《历游天竺记传》一卷中,对自己的西行经历以及天竺各地的佛教情况作了介绍,这些记录对考证当时的印度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料,并且受到世界东方学者的重视。

  他归国后不久,编写了《法显传》(即《历游天竺记传》),这是唯一的一部关于法显的著作。在《法显传》中,他根据个人实地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记载了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中亚、南亚部分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地理、宗教,是一部杰作,对于研究古代中亚、南亚的情况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在中国佛教史上,法显西行求法的意义是什么?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