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信仰与人生心得八

本课学习了《信仰与人生》视频,导师从信仰道德建设、信仰与精神追求,信仰与超然心态,信仰与慈悲大爱、信仰与生死归宿、信仰与找回自我,六方面开示信仰对人生的意义,从六方面包括了人从出生到往生会遇到的所有人生问题,并引导我们如何通过佛法的智慧,正确认识,面对这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心得:通过本视频导师开示收获很多,人是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但活到现在,学到现在真还不知道该学什么,真正去做什么?过得是浑浑噩噩烦恼丛丛,束手无策,虽然得到了以前想拥有的一切物质。但真的并不觉得活的开心快乐幸福,也没有弄明白我活着有什么意义,活着是为了什么,整天为了生活在挣钱上胶尽脑汁,为儿女的事操碎心,对父母亏欠之心,不知道如何去弥补,对自己认识依然模糊不清,对人生目标依然无从确定,现在明白了对这些间题的解决就离不开对佛教信仰的了解。它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内找的道路,由调心而安身立命,由修心而见心见性,一切都在于自己的心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只有好好的学习佛法,在佛法的指引下,像佛陀那样,以追求真理走向觉醒为已任,具有这样的精神追求,我们才能够活得明白,才不会在浑浑噩噩中虚度。

人还有两面性,即佛性,还有魔性,对照之下我可能以前更多是发展了魔性的一面,被贪婪、仇恨、自私心里主导,对物质生活的不满足,对前夫的背叛恨的到死都难以释怀,想不明白。做事总喜欢由自己的性子来,还总觉得理在我边。看不顺眼的人就是不喜欢,没有理由,免强不来作不了假。说话太直不经过大脑,有口无心,非常得罪人,不善于与人相处。现在明白了要想彻底解决自身这些烦恼,必须多开发佛心的一面,只有佛教信仰可以帮助我们拥有慈悲大爱。佛教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无我,无我就是否定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认定,帮助我们真正找到自己,真正体会到这样一种无我的智慧后,发菩提心,建立一种崇尚的利他主义愿望,去开启内心的侧隐之心,从有关心的人我生慈悲心,然后对我不喜欢的人我也要去生慈悲心,对背叛我的人因为有因缘因果、轮回,那是我上辈子欠他今生来还的,我也要生慈悲心,不能再有恨都过去了。在通修慈悲心的过程中,最主要能超越内心的这种我执,这种贪嗔之心,这种好恶之心。感恩三级修学,我一定要坚持好好修学佛法,用佛法的智慧来解决这些烦恼,自利利他,让我自己能活得更有价值,活得更轻松快乐幸福!

感恩导师!感恩辅导员和同修师兄!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信仰与人生心得八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