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道:皈依手册心得二

这节课告诉我们皈依后要按照四法行进行修行,即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以及皈依之后应该如何遵守相应的学处来守护皈依体,包含遮止学处即皈依佛终不皈依邪魔歪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众。奉行学处即敬佛,敬法,敬僧。共同学处,包含随念三宝功德,随念三宝大恩,随念大悲,凡事启白三宝,守护不舍

学写了这节课后,我对四法行有了更深的理解,之前就此有听过四法行,但是我一直当作口号,并没有深入理解。首先是亲近善知识,这也是四法行的基础,没有亲近善知识就无法听闻正法就更没有后面的开发自身的三宝品质了。可是善知识难遇,我有幸遇到导师这样的法师,因为导师肯定具足戒,正见(我们所学的法义),慈悲(为帮助众生而创办三级修学)是否有对善知识净信为本,念恩生敬,身口给侍以及依教奉行?我读法义时常带着凡夫心,把法义中有利于我的道理记下来,不利于我的自动忽略。虽然敬佩导师,但是真的有对导师,对三级修学感恩吗,或是感恩的程度远远不够 。也没有依教奉行,很多时候依然我行我素,对导师闻法,定课的要求都没有做到。其次是听闻正法,法义中说了多闻法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明白了为什么要闻思法义三遍以上以及我闻法时是否有离三过具六想?我感觉闻法时候基本上具三过离六想。第三,法随法行,强化对三宝的信心需要通过每日定课来完成,最最起码也要念诵三皈依一百零八遍,对照自己,我做到了吗?有没有生起起出离心和菩提心?对五戒十善做到了几分?感觉是要么没有,要么只是做到了一个起步。那么这样子的我,又怎么能够开发内三宝呢?

这节课也让我明白了,皈依后要遵循什么样的学处。其中奉行学处中的敬法,我看了以后发现,我对法宝实在太不重视了,经常把法义乱丢,经常在大小共修之前还在到处找法义。这样看着是我粗心大意,其实是我心中对法没有恭敬心,而导师开示,有一分恭敬才能得一分法益,那我应该是一分法益都没得到,并且这种行为也不是佛弟子所为。所以,我要把法义珍藏并收好。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道:皈依手册心得二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