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与魔共处

与魔共处

《佛传篇》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导师佛陀从出家、求道、降魔、成道,再到转-法-轮的完整经历。最开始对佛陀的了解来自于一行禅师的《佛陀传》,而这一次的学习,伴着佛陀成道的经历,再去了解佛陀所说的法,愈加的鲜明和深刻。

佛陀降魔成道。法义中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在这个层面,众生和佛菩萨是无二无别的。既然这样,为什么现实中的我们和佛菩萨有着天壤之别?那是因为,我们同时还有魔性,也就是无始无明。”

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在目前凡夫的底色上,无时不刻不是活在魔性的状态。哪怕佛性的宝藏就在自心中,在尚未得到发掘前,也是似有若无的。自己被魔性牢牢的掌控,一直活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

“在没有断除烦恼之前,我们始终都在与魔共处。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每当自己想要精进时,就会遭遇各种障碍。除了外界干扰,自身串习也会伺机而动。想要早起,睡意会来阻挠;想要闻法,妄念会来阻挠 ;想要禅修,昏沉会来阻挠,不一而足。可以说,这些较量伴随着修行的各个阶段。随着修行的深入,干扰也会逐步升级,越来越难以对治。有时,甚至会让我们对修行、对三宝产生怀疑。但不论遇到什么考验,唯一的选择就是战胜它,否则是没有出路的。”

魔性也就是内心的贪嗔痴烦恼。修行路上,我一直被贪欲魔所牵绊。自己有时太渴望明心见性,往往会剑走偏锋。以佛菩萨的生命品质为自己的坐标,自觉觉他,这是应该树立的远大目标。但假如自己对结果太过渴求和急迫,成佛之道,对我就变成了成“魔”之道。所以导师一直在强调中道的修行方式。

寒假前,我满怀期待地盼着假期的来临。因为工作时修学时间太有限,渴望着有这么一段假期能好好的复习前面落下的、没有学好的法义。这段假期也是难得而稀有的。

自己在假期中的某天又想到:“好不容易有这么长的时间,不用每天早晚课,所有的时间都是自己的。不如趁这个时间多多了解一些相关的内容,来“增上”修学。因为平时工作,自修时间有限,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和了解更多”。贪欲一上来,我马上把计划好的法义复习计划丢在脑后,不断寻找自己渴望获得的东西,在寻找的过程中又不断攀援,攀援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迷惘和困惑,最后才发现自己已忘了寒假前的初心,走着走着就忘了为何而出发。

这种对“觉醒”的过度渴求,就是一种魔障。它让我只关注自己,只关注自己解脱,看不到身边人及其他众生的苦痛。并且自己对“觉醒”是非常无知的,靠自己探索,迟早会误入歧途,而且让自己饥不择食。修学路上不总是在向前,所以更应时时策励自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更何况自己偏的不只是一点点。才明白,自己很多的错误认知,需要一点一滴调整。很感谢修学路上的同学及学长们,就像一面镜子,让前行的路上不断调回正轨。因为一个人,是无法看清的。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与魔共处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