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要换个活法,先换个想法

要换个活法,先换个想法

生命是我们每个人最切身也最关注的问题,人生是我们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过程。学习《生命的回归》,我了解了人生的真相,认识到智慧文化对生命的重大意义;学习《佛教的道德观》,我懂得了智慧道德对当今社会的殊胜价值,摆脱了个人对“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麻木;学习《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我学会了以正确观念看待人生和世界;认识到三宝的功德,了解了出家人的大丈夫气魄,学习佛弟子的处世态度,生起至诚皈依之心;认识心性能帮我认识自我,找到生命的意义;认识心性可以成圣成贤,见性成佛。

上周班修分享,细心的惟铿同学觉察出我对身病的低落情绪,纠正了我对病的认识,拓展了我的思维。我也调正了心念,因为参加读书才学会电脑,我这个心念就如电脑程序有问题,却不自知。惟铿同学提醒了我,我也对潜意识中的想法进行了反思:退休以后,社交圈没了,重要活动就二项:‘去’和‘开’,去医院看病人,开追悼会。加上以往陪伴父母治疗的阴影,不免产生排队等死的念头。我立即清理不良心理因素,替换新程序:健康饮食,合适运动,配合治疗。垃圾不及时清,就会死机。人的想法错了,活的就会累,死的就会快。

东北有句谚语,自已的刀削不了自个的把。这个“把”就是刀把。实际上就是说自己难以认识和发现自身出现的问题,难以从自身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对相关问题的解决下不了决心和狠心。我人微言轻!学长和同学们还认真倾听,仔细体会我的心思,《换个活法》还是究润和奕蓉帮我修改和上传到书院网站得到如此重视,很荣幸。

换个活法还得从换个想法做起。和大家相聚在这里,是累生累世积累的福报。因文化、水平、眼力不行,广读经论、研究佛法经义做不到,修禅打坐,又怕体力跟不上。并且到了这个岁数,人生已经日暮西山,感叹人生无常,渴求脱离生死的心就比较迫切。过去想着只要简单易行,又能脱离生死就行,目的性很单纯,所以我就选择了简易而究竟的念佛法门,再别无他想,死心塌地去念佛,希望靠佛力带业往生。以前参与念佛道场,老太太们的规距真多。念佛本来是修行,有的人发愿往生,在法会上就要往生。见过不怕死的,没见过这么不怕死的。因为没有人正确引导,越念人越贪,有时还犯团体我执。

在《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导师为我们开示获得幸福的方法:念佛是为了调御自己的心态,息灭自己的妄想,念佛是对治妄想的最佳方法之一。很多人把生命的痛苦归之于客观环境,诸如身体欠安,生活清贫,世道不公……其实,这些只是造成痛苦的客观原因,而它产生的真正根源来自我们的心念。我们心中充满种种妄想:错误的观念、迷信、执著、贪嗔邪见等等,都是妄想的表现。妄想使我们的内心失去平静;妄想使我们陷入永无止境的追求;妄想使我们寻求各种刺激;妄想还会使我们胡作非为。所以,要解脱痛苦,就必须息灭妄想。

如何才能息灭妄想呢?念佛能息灭妄想,止观能息灭妄想,观心能息灭妄想,参话头能息灭妄想。参话头也是禅宗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话头通常有:念佛是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无梦无想时主人是谁?一念未生前是什么?……参话头不可对话头下注解,不可以推理,不可以等开悟,不可以扔掉话头求静,不要给自己讲道理,外界动静一概不管,一路追问下去。

导师还基于传统的修学原理,结合现代人的特点,教给我们好法子:八步三禅。思维正确、饮食合理、适当运动,活出样来,给自已看。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要换个活法,先换个想法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