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如何与老师相处,决定了我们的成就

如何与老师相处,决定了我们的成就

一个人的听闻能力,一方面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力量和品质。在内心接受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乃至实际能力上,坐而论道是一回事,真正能做到几分又是一回事。

佛教非常讲究长幼尊卑的伦理关系,极其重视师承关系,有一套完整的学习和听闻的训练。

依师听话是一个修行人最基本的素质,刚刚进入佛门的出家人,都要从这个地方开始训练,对善知识的言教要做到言听计从。

我们依师的能力如何,可以从世间和佛法两个方面来看。从世间来讲,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我们对父母的态度就代表了我们对善知识的态度。此外,我们上学的时候对老师的态度如何?是不是很喜欢请教老师,听老师的话,不与老师顶撞?学了佛法之后,我们对于周围的善知识和同行善友,内心又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和他们相处得如何?这些都代表了我们依师的程度。

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希求别人来教我们,我们依师的条件够不够?

一位法师在寺院里负责建设,很负责任。虽然他很努力,也很有成绩,但是师父很少赞扬他,反而经常批评他。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盖好的东西常常要反复拆改。

更甚的是,师父有时候会忽然给某个弟子发个消息,就某个错误狠狠地指责和批评他一下,让他一天都不开心,因为那个错误根本就不是他犯的。但是,师父就是言之凿凿地骂他。

师父是不是真的误会了,搞错了呢?

都有可能。但是这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弟子能不能经得起这样的考验,能不能做到不辩解、不灰心,求道的心不为这个小境界所动。

经得起这样考验的弟子,懂得了如何与引导自己的人相处,之后就比较容易听得进师父的教授,才算是入道了。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如何与老师相处,决定了我们的成就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