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不知道别人对自己有恩,
不知道要去感恩,
那活着就会觉得很没有意思。
人“直”好吗
问:师父,朋友、同事都说我这个人太直了。难道人直点、简单点不好吗?
学诚法师:有些单纯是无心机,有些单纯是没头脑;有些“直”是爽朗,有些“直”是不顾他人。表面上听起来没错,要分清楚自己是哪一种,不要美化自己的缺点。如果自己的“直”会让别人不舒服,或令自己没朋友,那就需要反省、改变。
同样一句话,理解为关心还是逼迫,感受是大不一样的
问:学诚法师,每逢过年,总有一堆人说:“你快点结婚吧!”每当听到这些心里都很苦,而且在饭局上还要被迫喝酒,真的想哭。请法师开解。
学诚法师:换一种心态来面对。每个人、每件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如果只从一个角度来看,就容易起烦恼,不知道怎么应对。同样一句话,理解为关心还是逼迫,感受是大不一样的。
智慧可以随机应变,随机应变却不等于智慧
问:师父,是不是做人要有随机应变的智慧和八面玲珑的情商?
学诚法师:智慧可以随机应变,随机应变却不等于智慧;慈悲可以随顺众生,八面玲珑却不等于慈悲。最关键的是做人做事要有正确的方向、善良的愿力。不管怎么变,都是为了调伏自我、利益众生,而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
人如果不知道别人对自己有恩,不知道要去感恩,那活着就会觉得很没有意思
问:师父,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不想醒来、不想面对明天这样的消极心理?如何让内心灵活、有力量?顶礼师父!
学诚法师:修感恩心,发慈悲心。人如果不知道别人对自己有恩,不知道要去感恩,那活着就会觉得很没有意思。
不要因为内心的反感而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问:大师,请问如果有人说话很刺耳,而且每天必须听,怎样对待才好呢?阿弥陀佛!
学诚法师:不要因为内心的反感而失去了成长的机会,抛开情绪,心平气和地听听他的话是否有道理。若他的确指出了自己所看不到的缺点,正好借此改正;若他的话不属实,正好忍辱消业。
不是别人说我们好才快乐,别人说一句不好就痛苦
问:师父,我总是太在意别人的想法,不知道该做怎样的自己,很难过。请法师提点。
学诚法师:自己快乐、痛苦只有自己真正知道,不是别人说我们好才快乐,别人说一句不好就痛苦。人过得好不好,在于是否认可自己生命的品质,是否具备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信念。
多去想想他人的苦乐,许多烦恼都会不知不觉消失
问:师父,很多时候我太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而导致自己有时候不是很开心,很想解脱出来,可是总是没办法。该怎么办呢?
学诚法师:越是在意这个“我”,越是被烦恼束缚,所有的痛苦都是由贪着自身引起的。让自己的心胸更宽广一些,多去想想他人的苦乐,许多烦恼都会不知不觉消失。
被别人贴了“标签”,自己就不要再贴了
问:法师,我被人误会了,心里很难受。怎么办呢?请您点拨。
学诚法师:如果别人给自己贴了不真实的“标签”,那么自己内心就不要再去贴上“你误会我”的标签了,如此重重无尽,误会只会越结越深。问心无愧,坦然面对就好。
自己不求,也不要看不起求的人
问:师父,我周围的同事每天都在为了评职称而拼搏,我自己对职称没兴趣,倒像很不上进似的。我只想好好提高教学水平,将来有因缘就去寺里念佛修行,可是为什么心里乱乱的?
学诚法师:有时候,我们对佛法的信心很弱,就会担心自己不去争是不是吃亏了,是不是不上进了;有时候,我们又看不起周围的人,觉得他们争名夺利太庸俗,内心很排斥。这些都不是如理思维,都是烦恼。真正对佛法有信心,内心不会纠结、矛盾;自己不求,也不要看不起求的人。
少一点心去想“别人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多一点心去想“我应该要怎么做”
问:为什么工作后感觉最大的挑战是与人交往?好迷茫。
学诚法师:少一点心去想“别人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多一点心去想“我应该要怎么做”,时时刻刻把对的、善的放在心上,凡事从自己出发,多要求自己,多感谢他人。
不要随随便便去揣测他人
问:师父,我为何总是猜测别人的想法?这让我很困惑。我总爱把事情想得很坏,然而每每有了结果,却常与我所想相反。我该如何摆脱猜想带来的痛苦?
学诚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自己所看到、了解到、感知到的小部分内容当成全部,去下结论,去衡量别人,等等。本来我们的认识就不全面,再加上烦恼与情绪,看待问题就更加偏颇了,全是妄想。这就需要去建立内心清明、正确的行相,先从认识自己的烦恼开始,不要随随便便去揣测他人。
“真心”是不怕被误解的
问:师父,真心对一个朋友好,却被他解读为我讨好他。感觉好累。
学诚法师:“真心”是不怕被误解的,委屈的心就是“我执”的体现。反过来,当自己再面对那些对自己好的朋友时,一定不要轻视,要懂得理解对方的心,以感恩和真诚回报。
看到别人做得不好,要反省自己是否也做得不好:不要拿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
问:顶礼法师!有一点我始终不通达。听您教诲,理解常观他人之过其实是自己之失,但当看到同学懒惰不思进取,下属对自己要求不高,我总会在心中生起怒火,恨不得强制他们改正错误。如何在这一点上修炼平和?
学诚法师:我们观过时,有时是自己也做得不好,却看到别人的不好;有时是自己能够做好,不能忍受别人做得不好。前者是缺少反省,后者是拿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当对自己的缺点看得清楚明白,无法忍耐时,对他人的怒火就不容易生起来;当自己经历过改变与成长的不易,就会有耐心去对待别人。
如何对待自私的人
问:师父,请教一事。弟子一同事因怕吹空调,所以把遥控器放到自己身边,当有人让她开空调时,她却置若罔闻。弟子对此生起嗔心,想另配个遥控器,又恐激化矛盾。请教师父,该如何处理?
学诚法师:要体谅对方的苦,可以好言商量,或者调换座位,让她坐到离出风口比较远的地方,或者给她送一条披肩防风保暖。总之,需要互相体谅,先理解对方,才能赢得对方的理解,若双方都强调自己的需求,就容易对立,激化矛盾。
看不起一些人怎么办
问:请问法师,如何让自己尊重别人?有时候会看不起一些人,怎么办?
学诚法师:当你被人看不起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发现自己看轻别人时,要这样换位去想一想。此外,容易看不起别人的人,要刻意去看他人的优点。如果发现自己都想不起身边的人有什么优点,那就说明自己的“慢心病”很重,得治。
慢心是一种错觉,既不如实了知自己,也没有如实了知别人,只是内心构建出一个“自己”的形象,与自己幻想的“他人”比较而产生的一种烦恼。这恰恰证明了自己的无知,是自己看不到他人的长处,不代表
别人没有超过自己的地方。当发现自己起慢心的时候,好好反观内省,看清念头,辨明妄想。
把别人之得当作自己之失,这就是人心的毛病
问:为什么爱嫉妒别人?请法师开示。
学诚法师:嫉妒,很大一个原因是把别人之得当作自己之失,这就是人心的毛病。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没有什么可比性;真正要比,是要看别人有哪些好处值得自己去学习。
面对别人的指责和批评,如果内心觉得“不是那样的”怎么办
问:感恩顶礼师父!请问,面对别人的指责和批评,如果内心觉得“不是那样的”,是不是不该反驳?虽然知道这是一种我执,但是仍担心身边的人对自己多次误解后,造成他对我的积怨越来越深,自己和他人恐怕难再结善缘。祈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先不要着急辩解,冷静地把他的话都听进去,从中寻找自己的盲区和漏洞,力争改进。他人的指责和批评,不管有没有道理,在我们听来往往都是偏颇的、错误的,这恰恰是因为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人不会故意去做自己以为错的事。消解积怨,正是要靠自己放下执着,努力改变。
为什么“总想做好,却感觉在讨好”
问:大师,经常执着于周围人的看法让我感觉很累,总想做好,却感觉在讨好。求教。
学诚法师:外在的意见要听取,但不能完全受制于此。听取意见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是追求他人的肯定,不要混淆了目标与方法。
对人真诚也要考虑别人的需求
问:朋友说我做事没原则,掌握不好度,一碗水灌满,爱管闲事……但我认为对人真诚最好,喜欢就是喜欢,能帮助就帮助,但事情却相反,他们认为这是我强加给别人的好。事情究竟要怎么处理呢?我也很苦恼。请法师开示。
学诚法师:对人真诚也要考虑别人的需求。
自信不能变成自满
问:我一直想克服不自信的缺点,可是现在却发现有的人太自信了,甚至会去干扰他人。请问师父,自信是不是也需要适度呢?
学诚法师:自信不能变成自满,“满”就是到头了,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东西了,只有自己最好、最对,别人都不如自己。自信是相信自己有学习、成长的能力,不惧每一次挑战和失败,而非和别人比较而产生的骄傲。
当你觉得人人都比自己差时,那就很危险了
问:学诚法师,您好。工作上我很努力,但总得不到领导的认可,说我工作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目标。我是应届毕业生,唯一一个公开招聘进入单位的,面对其他同事会有自卑感,尤其是在汇报材料时,经常表达不清楚,领导总表示他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恳请法师解答弟子的困惑。阿弥陀佛,感恩。
学诚法师:刚刚进入单位,需要学习的还很多。不要自卑,向身边的同事好好学习。来到一个人人都比自己强的环境,实在是莫大的幸运。当你觉得人人都比自己差时,那就很危险了。
做好自己,就无畏外在的评价
问:师父,我常常受到诽谤,但我选择了对那些小人忍让,可是谎话说多了,别人也会相信,以致影响到别人对我的印象。我想不通,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要反省自己是否也曾有意无意说人是非、传播是非,令他人之间产生误解。一个人能够让大家信任,不是因为夸奖他的人多,而是自身的言行值得别人信赖;反过来,一个人若不受欢迎,也不是因为批评他的人多,而是自己的行为确实需要改善。做好自己,就无畏外在的评价。
怎样面对别人的批评:如蜂采蜜,只取其蜜
问:面对别人的批评,怎样才不会觉得委屈呢?虽然对方批评得对,但态度太令人伤心,我心里很难受,不知道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如蜂采蜜,只取其蜜。如果真心把自己的成长放在首位,那么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问题就会如获至宝,闻过则喜,因为这是真正有价值的,正是自己想要的。而因为别人的态度耿耿于怀,还是在意自己的面子,保护自己的我执罢了,都是自己的妄想和执着。
各人造业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
问:学诚大师,有些人故意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而他们往往道貌岸然,我心里不是滋味。怎样做心里会好受一些?
学诚法师:不要让“别人做了什么”成为影响自己最大的因素,要多想想“自己该做什么”,把心放到管理自己的行为上来。各人造业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也只有先把握自己的业,才能去帮助别人。
如果不期待他人积极的评价,也就不会对消极的评价耿耿于怀
问:有时耳边传来他人对我的一些闲言碎语,内心十分消沉,不想与其辩解。请问大师,此时应如何释怀?
学诚法师:别人口中的自己,不等于真正的自己。如果不期待他人积极的评价,也就不会对消极的评价耿耿于怀。
做智者所喜,让业果来回答
问:学诚法师,我感到自己再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敬佩,他们只会嘲笑过去的我。为什么有些人不能肯定现在的我,总是拿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相比,只是说我励志却不肯定我本身?弟子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那只是某些人的看法,不能代表真理,何必挂怀?做智者所喜,让业果来回答。各人造业,自有因果;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检点自己的身、语、意,是不是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如炫耀、强势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即使狮子被人说成是狗,也不会真的变成狗
问:我被人误解,又不想解释,心里不好受。请法师开示。
学诚法师:被人误解时,不要把他人的看法“当真”,即使狮子被人说成是狗,也不会真的变成狗,我们却很在意他人所说的话,所以会难受。同时,也不要把“我受委屈”的念头当真,越觉得自己受委屈,越委屈;反过来,要去想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别人又不是你,怎么会完全理解你呢?
别人怎么能“贬损”到自己呢
问:师父,有些同事很爱开我的玩笑,损我,让我不舒服,所以我不想跟他们在一起,他们叫我我都不想参加他们的活动。我该怎么办?请法师开示。
学诚法师:别人怎么能“贬损”到自己呢?他人的话只是一个音节罢了,从说出口的瞬间就消失在空气中了,如果自己没有听到,那么就跟没有发生过一样。自己“不舒服”,是因为顺着别人的概念去理解、接受、想象,把这些语句当作了真实的境界,其实根本不是如此。
别人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你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吗
问:顶礼法师!因为周围人的眼光与态度,常感觉自己受到了污辱、轻视,感到生气与痛苦。怎么办呢?
学诚法师:别人说你没用,你就真的没用吗?别人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你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吗?我们往往听到别人的什么话就当真,受到夸奖就沾沾自喜,受到轻视就郁闷难当,都是活在一种概念中,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被外境牵得团团转。外境是一回事,我们内心如何看待、对待是另一回事。
什么话是对自己有用的话
问:大师,什么是对自己有用的话?我一直难以分辨,觉得什么都一样,也就不论有用没用一说。这样有时候很轻松,有时候会痛苦。请法师点拨。
学诚法师:能够让自己得到启发、得到力量、得到解脱、看到希望的话。
格有点“㞞”怎么办
问:师父,如何让自己有勇气?我觉得自己的性格有点“㞞”,总是怕这怕那的。
学诚法师:当你对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就不怕考试;当你坚定自己的信念,就不怕别人议论;当你对业果有信心,就不怕别人伤害;当你有了智慧,就不会再有无明的妄想与恐惧。
问心无愧,就是“完美”
问:法师,佛法是如何看待“完美”和“缺陷”的?我买东西,总觉得这有点瑕疵,那有条划痕,买了纠结,不买又后悔;或者对人对事瞻前顾后,错过了很多本来该有的机会。如何才能改善?
学诚法师:贪心重,总幻想还有更好的因缘,不肯接受当下。人如果总是排斥现在的因缘,总觉得自己没有遇到更好的,那就会永远生活在遗憾和悔恨之中:现在总是不满足,就会遗憾;错失了现在,将来又会悔恨。完美不是外在的,自己能把握好当下,问心无愧,让将来不为现在后悔,就是“完美”了。
为什么懂得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问:顶礼师父!我有个困惑,为什么懂得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学诚法师:因为道理是道理,自己是自己。所谓“懂得”的道理,是别人总结出来,自己听懂的,这跟自己思维得到的、在生活中运用的是两回事。
听了很多道理,却从未真正纳入心灵,犹如病者空负药囊,却从未吃药一样。
听了许多道理,只要有一句能终生行持,就能真正改变生命
问:师父,我心里总是很烦躁,大脑总是想太多,静不下心来,每次给自己灌心灵鸡汤,好了一点又重蹈覆辙,觉得好累。我真的好想像别人一样用心做一件事,该学习就用心学,该玩就玩个痛快。求赐教。
学诚法师:听了许多道理,只要有一句能终生行持,那就能够真正改变生命。若听闻的道理不能落实在自己身心上面,都变成了妄想堆在自己心里,就犹如吃了很多东西却不能消化一样,不仅不能成为身体的营养,反而会成为沉重的包袱。
怎样培养专注力
问:师父,我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无法集中精力。该怎样培养专注力呢?
学诚法师:培养专注力,从短时间开始。譬如把一段时间分为若干个两分钟,每次尽量保持两分钟的专注。
人心和电脑一样,要时常去清扫
问:大师,我心中装了太多事,感觉过得太累。怎么办?
学诚法师:电脑用久了,垃圾太多了,运转就慢了,需要常常去清理。人心也是一样,要时常去清扫,把那些负面的情绪清空,装入并保留清净、美好、积极的东西。
好的东西才需要珍惜,痛苦的事为什么总是不放下
问:法师,我有一事绝不可再行,可不做这件事让我心里痛苦万分。我想看开却总是想起,过得难受极了。可否请法师开示一二,让我早断执念,回归正途?阿弥陀佛。
学诚法师:执着,为自己的心画了一个牢笼,其实何尝有这个牢笼呢?好的东西才需要珍惜,痛苦的事为什么总是不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