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积聚与净化

朝圣的过程中,有许多方法可以增进我们对于佛法修持的理解,但是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就把它们分为两方面:积聚智慧与福德的方法,以及净化染污的方法。

不论是谁,我们大部分的人几乎都直觉地从事这两件事:我们喜欢丢掉垃圾,我们也喜欢收集好东西,而且这两种活动都让我们感觉似乎成就了某些事情。举例来说,清理数个月未曾整理的卧室,在墙上挂一张新的照片,或在花瓶里放一束鲜花。这些事都能让你感觉美好,让你的情绪完全转化。而在灵性道路上,这种普遍的习气可以作为很有用的模式,因为所有的修持不是被用来作为净化(丢掉垃圾),就是用来作为积聚(收集好东西)。然而,净化与积聚并非两件不同的事,它们是同时发生的,就如同打扫房子时,你不只清除了脏乱,同时也让它变得更漂亮。

人们随时随地都经验着情绪的转变,这一分钟你在“收集”的情绪上,下一分钟你却只想要“清除”,偶尔你又两者都要。在灵性修行上也是如此,有时你会想要强调净化,有时你会想要积聚福德,偶尔你想要两者同时进行。在朝圣时,你应该两者兼顾,而且尽可能随时随地以各种方式去做。还有一种传统,是为自己所爱的人或与自己很有缘的人——不论是善缘或恶缘——去朝圣,这在古老的佛教社会里很普遍。特别是为了已经往生的人,如果你把旅途跋涉的艰辛,以及时间、能力、财产、金钱上的牺牲回向给他们的话,就能清净他们的恶业。

智慧,很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偏见的感知(perception)。它是对于实相的真实本性具有清明、绝对、完整景象的心。具足智慧的人,不会被他们的觉受所欺瞒,不论在他们身上发生什么,都不会对究竟实相有任何扭曲、改变或转换。我们借由听闻真正的心灵教法、思维这些教法并且修持禅定来开展智慧。而开展智慧是绝对重要的,因为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就无法自迷惑中解脱。

福德,展现在我们的能力当中。有能力创造善业,就能产生必要的外缘,让我们如实地看到这个世界以及其中的一切。若是缺乏福德,这种外缘就不可能产生;而具足福德,任何闻、思、修,都会引导我们发展出必要的外缘或能力,从而生起智慧。因此,智慧与福德相辅相成;福德生出智慧,而智慧也生出福德。终究而言,福德是我们掌控一己生命的能力。具足福德,使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实相,还能实践之。

奇怪的是,虽然积聚福德非常简单,特别对大乘修行者而言——我们却鲜少从事这类活动。只以一片花瓣供养佛,就能积聚福德;若将该福德回向给一切众生的究竟快乐,它更会加乘数十亿倍之多。如果此时我们再应用空性的智慧,思维这花瓣(供品)、佛(所供养的对象)、我们自己(做供养的人)三者都只不过是幻相的话,我们不只会积聚大量的福德,同时也会积聚巨大的智慧。这是利用一片花瓣,就能引导我们到智慧的方法。

根本上,积聚福德与智慧就像鸟之双翼,两者都绝对必要。

任何你选择的积聚福德的方法,不论是供养一朵花,或是以金子铺满整座寺庙,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切勿以短视、自私、世俗的原因来行善。如果这么做,你就完全违背了灵性之道的基本目标。因此,当你在圣地做供养或修持佛法时,即使你的动机有点世俗,至少也应尝试忆念你修行的目标,是要去除我执、自私与骄慢。

然而,染污总是造成我们的障碍。这是我们必须去除的,因为它们是既深植又倔强的习气,总是把我们带到期待、恐惧与痛苦的折磨之中。

如果我们仔细检视:什么是我们真正期望与欲求的?什么是我们不停挣扎的目的?什么是我们倾注一切努力想要达到的?我们大多数人会发现,比起其他的一切,我们真正渴望的,是完全的自主性与全然的独立性。我们理想的世界,是一个不需要依赖任何人或任何事物、不会被控制、永远不需要请求别人帮忙,而且没有人对我们颐指气使的地方。基本上,就是能够自由自在地在任何时候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这就是我们几乎不择手段企图达成的。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为了追求这种全然的独立性,我们发展出无数的活动。在个人的层次,举例说,为了让家庭主妇从分派家事给清洁帮佣又要确定她们好好做事的这个耗时又气馁的任务中解脱出来,于是吸尘器被发明了。当个人聚合成团体时,想法类似的人会一起共事,因为他们相信如果个人主义的原则能普遍地被采用,或者如果人权得以张扬,或者民主制度能在全世界都建立起来,或者我们都更致力于科技的发展,我们就能让全人类达到独立自主。我们也许不能对同一个方式达到共识,但全人类却都朝向同一个目标,那就是:完全无依赖性的绝对自由。

佛教的终极目标也是自由,当然,佛教定义的“自由”,所涵盖的远远超过人权、民主等。从灵性角度来说,只有我们从自己所有的执着、“主义”、见地解放出来时,才能经验到自由。佛陀告诉我们,虽然我们都渴望自由远胜于一切,我们却完全不知如何增长实现自由的因子;反而却培养了那些确定会让我们的解脱可能性越来越渺茫的因子。如同一条饥饿的鱼,为了满足对食物的渴求而冒险吞下渔夫的钩;或被烛光完全迷惑的飞蛾,令自己扑火而亡;或被猎人甜美的笛声所惑的麋鹿,因而掉入陷阱。为了尝到短暂的喜悦,我们不计一切后果,持续不断地掉入几乎立即会变成恐怖故事的爱情故事;而我们最欲求的东西,最后都正好摧毁我们。

民主制度、人权等这类概念增加了我们的限制,而我们如壁纸般铺贴在生活中的无数精巧道具,终究只会让我们产生越来越多的依赖性。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是自由的——这是非常明白的。我们活在这样的状态下:习气与烦恼决定了我们每一个行动,而我们所处的环境更加强化了它们。世界上所有的产品,从iPhone到蕾丝内衣,都是设计出来强化与刺激我们的期待、恐惧与情绪反应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依赖性。偶尔,我们某些人可能会瞥见自己所落入的奴役深渊,渴望能够把这些习气与烦恼的枷锁卸除;我们努力面对真谛,设法去除禁锢我们的世俗幻相,但是由于缺乏福德,我们染污的巨流加上习气的威力,又把我们拖回掉入放逸散乱的恶臭深渊当中。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积聚与净化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