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一生为何而来

这个世界并没有一个快乐的人,也没有一个受苦的人。

很多人对自己的生命没有把握,没有方向感,不知道这一生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做了很多事,却是稀里糊涂的,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堕落,对老病死越来越恐惧、害怕。得到好的,就越来越贪恋;得到不好的,就越来越厌恶。

有些人活得不耐烦了想自杀,越来越讨厌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没有意义的人生。一个自杀的人,他根本不懂得宝贵生命的意义。所以佛告诉我们,自杀者跟杀人者一样都是有罪的。

有些人想得到快乐,拼命努力赚钱,拼命获取外在的物质、外在的荣耀;当物质、荣耀都有了,却并没有快乐的感觉。我们以为能通过追求获得快乐,但是到最后却并不知道快乐的人是谁。有些人为感情、为事业、为生活的遭遇而受苦,很烦恼,心结打不开。如果问他一句:“到底谁在受苦?”也许他根本就答不上来。我们发现这很可怜:正在受苦的时候,却不知道受苦的人是谁。

有些居士在很烦恼的时候打电话给我,边说边哭:“受不了啦,师父!”我问:“谁在哭啊?”“我在哭。”“你干吗在哭啊?”“我烦恼,我很痛苦。”“你知不知道痛苦啊?”“我知道痛苦。”然后她就会发现,痛苦只是痛苦,她是她,知道是知道,三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知道跟痛苦完全是两码事。你身体的痛苦,无论是病苦也好,老苦也好,一切苦,你感觉到的那个苦一定只是苦;你一定会“知道”苦,“知道”本身一定不会是苦,能够知道的也一定不会苦。同样的,你快乐的时候也知道快乐,但是快乐的人是谁,找不到,所以我们很可怜。这个世界并没有一个快乐的人,也没有一个受苦的人。

一切法都是没有自我的。可是很奇怪,我们明明白白感觉有我,我们明明白白在感受痛苦和快乐。凡夫的错觉实在是根深蒂固!

颠倒快乐和痛苦就是颠倒人生
我们常常会把快乐当成痛苦来处理,把痛苦当成快乐来处理。因此人与人互相之间不能包容,不能理解。

人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出现的任何一件事都属于人生的事情。我们在生活道路上所有的努力,也都是围绕着人生去努力的。

我们知道,人生的现象,事实上是在惯性和业力的推动下出现的,也就是命运和因果。

人身是一个机器。有些人的人身就是一个制造烦恼的机器,他所有的动力、追求都围绕着烦恼而展开;也有一些人的人身是智慧的机器,他在这个世界给自己和他人留下了一段美好的风光。

人生就是这样由业力和因果的惯性来推动的。我们所做的努力都有共同性,就是不停地逃避,又不停地追求。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团队,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无一例外都是要逃避一些东西,舍弃一些东西,然后去追求一些东西。逃避我们认为是痛苦的东西,追求我们认为是快乐的东西。

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是在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上,却对生命的整体规律没有把握。

所谓法界的原则,就是缘起的规则、因果的规则、无我性空的规则,我们对这个真理没有把握。而我们认为的快乐和痛苦往往又是颠倒的,常常会把快乐当成痛苦来处理,把痛苦当成快乐来处理。因此人与人互相之间不能包容,不能理解。

我们看看人生路上的那些颠倒:杀生、吃肉、伤害众生,这些本身是痛苦的,但你去饭店里看看,一天多少生灵被人吃掉了,他们还吃得津津有味,以为不这样简直就不像正常人。吃素是正常的,不会伤害任何一个众生,但是他们觉得吃素实在是太苦了。

现实人生路上你争我夺带来的痛苦结果,往往源于最初认 识上的错误。

有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就是:把你认为痛苦的情绪、痛苦的信息(比如打坐用功、静心、慈悲、布施,你觉得割肉一样难受)当作一封信寄到一个快乐的地址上;又把你认为快乐的情绪、快乐的信息(比如贪财、贪色,你觉得很快乐)寄到一个痛苦的地址上,这样来改善病人的情绪。

我们要舍弃什么?追求什么?要静下来思考一下。佛法告诉了我们正法的标准,就是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伤害自己是痛苦的,它不只是外在表现的行为,而且是内在的觉受。所以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最好都不要伤害。

由于在认识上把快乐和痛苦的位置颠倒了,我们的人生也颠倒了,做一件善事我们心里感觉挺难。佛经里说,修行好像爬高山一样辛苦;不修行好像是走下坡路,你不用走,自然就滚下去了。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一生为何而来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