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轮回路上的人生
修法的核心内容是止观,目的是训练、调整、净化、改变我们的心。整个佛法的修行不外乎修止和修观。止观的修行,我理解的就是止中有观的运用,观中有止的运用。而且在我们修行中更是离不开观察修、安住修和轮番修。修行就是在修我们的这颗凡夫心,用佛菩萨的心去对治调服这颗凡夫心。
学佛修行不能偏离一端,如果一但偏依某一个点,那在修行上就不完整,包括生活做事中也是如此。没有观心就无法止,没有止心就无法安住。本课破斥两种妄见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修行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以分别慧修观,一种是以不分别修止。修行最难的就是摆脱凡夫心,想要成就佛菩萨心行,就必须摆脱凡夫心。凡夫心行力量在我们身上是如此的强大,要摆脱其作用,就要用有效方法去对治它,使其力量变弱,直到正念的心行力量可以替代掉它。那就要想办法把心调整到准确的频道,安住于正知正念。
我们的心,在没有经过训练之前,真的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如此粗暴、放肆不堪。无始劫来的贪、嗔、痴、慢、疑、恶见,随惑及杀、盗、淫、妄等业习,在我们众生身上表现得简直就是淋淋尽致。如果不想继续轮回受苦,就要学会运用好观察修安住修,智慧的观察认识这些给我们带来的过患,对此招感的苦果心生厌离,生起坚定的出离心,从凡夫心中摆脱出来。再运用好观察修安住修,一遍又一遍的不断重复的去调整心行,并令其可以长久安住在正念的心行中。就如同冶炼金子那样,要反复进行多次的,一道又一道的工序,来去除杂质,使其纯度更高,尽其所用。
本章讲的就是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我们就可以恭敬、忆念善知识功德为所缘境,对善知识的功德、暇满大义、三宝功德,以及善因感得乐果、菩提心的利益等法义,以分别慧思维观察。有了能够思维善恶因果的心行基础,再修止观,就很容易帮助我们成就无分别三摩地。
这两日天气开始转热,再做定课及自修时,就很容易昏沉、掉举,这也是修习禅定的两大障碍。昨天中午在看导师开示的视频,一不小心就想犯困了。因为我一直是打地铺睡觉的,又靠在窗边,再加天气温度上升中午那会儿就会有点热,所以在自修的时候很容易犯困。
当想昏沉的时候,我就不断的反复睁睁眼睛,然后运用观察修,忆念三宝功德,忆念导师的功德,导师不辞疲劳的为利益我们,讲经说法为法忘躯,要是不知道珍惜,真是对不起恩师的指引,导师的一片用苦良心。
如今能得到暇满人身,随佛出家听闻正法,是多么的不易,又能依止导师参加修学,是多么殊胜、难得因缘。再想想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轮回的诸多过患,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到来,如果下一秒我死了,能否有把握往生?死后会不会堕入三恶道或地狱中受诸苦报?真不敢在继续想下去,一下子就精神抖擞,我要珍惜不能昏沉要清醒,珍惜每一刻能修学佛法的时间。就这样以如遇珍宝希求难得,来不断的去观察调整自己的心,并安住在其中,继续自修。就这样反复观修安住调整心行来对治。
闻思修构成修行的完整次第,观察修和安住修的功用不同,二者在修行中是缺一不可的。观察修就是对心行的调整,安住修就是对心行的成就。
对于我们凡夫来说,没有观察修就很难安住于佛法正见中,只有通过观察修对治昏沉掉举,我们才能从内心的颠倒妄想、邪知邪见、散乱昏沉中走出来,并可以自然的安住止于正念中。导师从同喜班就讲到让我们运用八步三禅、观察修、安住修、轮番修来修学,同修班还在强调,可见它在我们修行上的重要性。
对于观察修和安住修我运用的还是相差甚远的,也就是停留在理论概念上的片面理解上吧,运用起来的也是蜻蜓点水。以后修学上还是要落实好八步三禅、十八字方针,观察修和安住修,止观双运。脚踏实地依止导师老实修学,对所学佛法争取做到完整、准确、透彻的理解,并运用起来令法进入心相续中,在心行上产生功用。不做在轮回路上说一句解脱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