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生命的回归》我们知道了,生命不只是从生到死所经历的过程,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当中我们是如何生存的。导师看似讲了三个题目,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告诉我们如何找到本具佛性之本我的一个过程。
首先要改变由业力牵引的命运和人生,就要从改变认识开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外化的一面看,拥有了正见,也就会明白自然与我们是一体的,越是自然的东西,越接近生命的本质,要学会少欲知足,简单自然的生活。而从内心的层面看,断除无明,接纳无常,破除我执,通达无我,才会回归到生命的本来,找到本自具足的佛性。
这个成佛之路,真是不容易啊~~~
就拿正见来说,我们原有的三观总是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佛法告诉我们,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任何事情都是因缘和合的。要想从是非对错的观念转化到因缘因果的观念,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之前的自己可不就是总觉得衣柜里少一件衣服吗?喜欢了就买,不穿心里也高兴。“能挣会花”也一直是我所推崇的,从来没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相反,倒觉得是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于是自己曾一度没有任何积蓄,挣得越多,花的越多。在工作中总想证明自己,于是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从没有好好看看这世界的模样,季节的更替,自然的变迁。证明了自己又怎样呢?只是让自己的自我意识极度膨胀,把情绪和语气带到生活中,各种指指点点,令亲人反感而不自知。一旦出现矛盾,就一定要较真的跟对方分出个对错,不然就不安心,总觉得这事儿没解决,等等等等……
这些之前所有的串习,你能说我是在无明的状态吗?当时我可不认为是无明啊,当时就觉得社会就是这样认为的,三观就是这样的,也没觉得自己错在哪儿。
接触佛法以后才知道,少欲知足是多么的重要。比如我这两三年一件新衣服都没有添置,也没觉得就没有穿的呀,钱也还省下来了。现在也不怎么乱花钱了,不是刚需的,根本就没有逛街的冲动。这样一来,反倒发现自己有了一点积蓄,因为有了积蓄,刚好就可以考虑按导师说的《佛教的财富观》那样,用4种方法来安排自己的积蓄:第一、日常支出,第二、存款储蓄,第三、能增值的投资,第四、供养布施。当然,因为积蓄还没有那么多,目前劈成四瓣儿还少的可怜,但至少有这想法和计划了。现在也懂得了,想在工作中证明自己,不一定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去往前冲。只要在每一个工作的当下,真实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工作和周围的同事,尽量施以援手,其实工作的顺畅度一定会超乎你的想象,因为你结的都是善缘和顺缘。工作的心情放松了,自然就会欣赏身边的风景,我也经常骑着小蓝去看周边的景致,心情愉悦,做事也更用心、更快乐了。快乐分享出去,就化作成倍的快乐。于是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也会喜欢和你沟通,彼此的心更近了。这不都是逐步的把自己原有的三观,调整到佛法的正见上,所带来的改变吗?
我这许多的碎碎念,其实更多的是想说,生活处处是修行。就比如我离家在外,但需要主持班级交流,为了用电脑我跑到朋友家了,可手提电脑在关键时刻鼠标不好用了,若在从前,会顿时六时无主、慌乱不堪的,但如今的我首先从心里接纳无常,告诉自己一步一步来,总有办法能解决的,冷静下来也就找到了方法,心里不慌,可能操作不很熟练,但不会影响大局。这不也是我在学习佛法后的转变吗?!
曾听到我们的辅导员学长分享过一句话:“智慧无烦恼,慈悲没敌人”,当我们的认知有改变了,自然就远离了无明的状态,智慧自然会升起,烦恼也就少了。我们太习惯用自己的是非观来评判事情的对错,可见,树立正见,转变认知是多么的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