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说:都是三种毛病惹的祸

我们人生所有的失败和痛苦无非来源于三个方面:心理上的、语言上的、行为上的。要么是心里想错了,要么是说错话了,要么是行为错了,都是这三个毛病惹的祸。

我们不开心、痛苦的时候很多,所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比如毕业找不到工作,家庭不和睦,下岗失业……

总之,只要你从悲观的角度去看,马上就能找到几麻袋不快乐的原因。

这一切痛苦是从哪来的呢?一个字:“我” !两个字:“爱我” !换个字:“自私” !

当你非要把一切好的东西认为必须我拥有、别人不能有的时候,当你的心只装“我”和“我的”,而不装“我们的”、“咱们大家的”时候,你的一切问题都会出来。

这个世上每一个人,都希望开心和快乐,希望有一番事业和成功。为什么有很多人不成功,活得非常糟糕和失败呢?最主要原因就是——爱我!自私!只顾及我和我的。由于爱我、自私而形成不好的心态、不好的价值观及伦理观,还有不好的分别心和想法等。

其实,一个人学问再高,本事再大,但不懂得如何去说话,如何去沟通,不懂得面对人时如何去改变自己心理的、语言的、行为的毛病,这个人最多也就是一个书呆子,他的个人生活是可想而知的,事业也可能不尽如人意。所以,人说话、做事和心里想什么,非常重要,这是能够成功与否的根本所在。

我们人生所有的失败和痛苦无非来源于三种毛病——心理上的、语言上的、行为上的。要么是心里想错了,要么是说错话了,要么是行为错了,都是这三种毛病惹的祸。

口中的福与祸

佛教里边讲人语言上的毛病时,常常会提起四种:一个叫妄言,一个叫两舌,一个叫粗语,再一个叫绮语。

一、说谎话——妄语

妄言就是说谎话,睁着眼睛说瞎话。有些人并非有必要才说瞎话,而是已经习惯了,不用去想,随口就来,甚至自己还没感觉到自己在说瞎话,这很不好。

与人相处时说话要小心,说出去的话,一定要保证是真的。如果遇到非说谎话不可的时候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说别的事情,或者嘿嘿一笑。

为什么要这样做?龙树菩萨说:“妄语遭诽谤。”说谎话,不管是出自好心还是恶意,都会招致别人的诽谤,说这个人是不可信的。从此他的信誉就会大大降低。

比如,我们佛教居士里边有些人就是爱善意地说谎话,“啊,某某神通大啊,那天我亲眼看到了”,当时我坐在旁边,知道他是在赞扬我,可是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这不是骗人吗?实际上他不是在赞扬我,而是在贬低我,甚至可以说是污辱我。

要知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是的东西,不能说成是。比如说你面前有一个瓷杯和一束花,这个杯子,你如果说它是黄金做的,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你怎么说它也变不了黄金。如果你想赞扬它,可以说这朵花挺漂亮的,颜色很美,形状也挺好,这是实话,因为花的确很漂亮,但杯子不能说是黄金做的。

赞美人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绝不能夸大其词。这样你既赞扬了人家,但又没有说谎话。

说妄言是将来遭人诽谤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而很多人说妄言都是习惯性的。

总之,从此以后,我们绝不要说不实在的谎话。人家说了你只是笑笑,但是,我们自己绝对不说。

二、挑拨离间——两舌

两舌即挑拨离间,当甲的面说乙,当乙的面说甲,使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

一定不能在人与人之间挑拨离间,即使这种挑拨离间值得做,你也不能干。而且即便有人在你面前说他人的坏话,你也不能转达。

三、伤人自尊心的话——粗语

很多人一张口就爱说,“啊,你这个人是傻瓜,你这个人是混蛋”之类的话。这种伤人自尊心的话是绝对不能说的。因为这种语言会得罪一大堆人,伤害你与周围人的关系,给你带来大麻烦。

因此,要学会说话客气一点,对他人尊重一点,把自己放低一点。实际上,你放低自己,也不会低到哪里去,反之你要是抬高别人,人家也未必比你高。这样一来,互相之间就会变得很和谐。

四、无意义的话——绮语

绮语是什么?即无意义之语,大家在一起说一些容易让人生起贪、嗔、痴之心的无聊话题,这叫绮语。

记住,妄言、两舌、粗语、绮语这四个是一定不能说的四恶业。

“心直口快”不一定是优点

一般地说,你看别人的缺点越多,说明你自己的缺点越多,反之亦然。

有人说:“我这人就是这么直,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还以为这是自己的优点,其实错了。

你为什么对人家不直言赞美,反要直言批评呢?难道此人没有一点儿优点吗?绝对不可能!因为你只观察别人的缺点,而没有实事求是地观察别人的优点,所以你看到的都是对方的缺点,故而你的直言只有恶口,没有赞扬,这很不好。你可以说直言,但最好不要让他人感到难受,而要让他人高兴。

比如说,你明明知道这个和尚学问不怎么样,却跟他说“你学问渊博”,那当然是妄言了。

这个和尚虽然学问不怎么样,可是他的品德很好,那么你就可以不提学问的事,而直言:“你这个人品德非常好,很宽容。”这也是实事求是的话,对方听了也会很高兴,对双方都有利。

之所以你只看见他的学问不好,却看不见他的品德好,说明你有片面性的毛病,也是应该改的。

一般地说,你看别人的缺点越多,说明你自己的缺点越多,反之亦然。当你经常用挑剔别人缺点的眼光来看人的时候,你的缺点将会越来越多;反之,当你常用随喜别人优点之心来观察别人的时候,你的优点也将会越来越多。

所以,对自己要多观察缺点,对别人则要多观察优点,而非反之。比如说,佛菩萨怎能不知道谁有缺点?但他们从不会去挑剔这个,埋怨那个,只会用很多的善巧方便来引导每一个人弃恶向善。这才是智者之所为。

菩萨说话之道

说话要有艺术,先要说美语,然后要说实语,这是一个解决社会关系、家庭关系、自己和单位、同事以及领导、下属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段。

龙树菩萨说过,说话有三类:一种是美语;一种是实语;一种是虚言。

美语

什么是美语?赞叹人家。

实语

什么叫实语?实事求是的话。

虚言

什么叫虚言?就是夸大其词地赞扬人家,或者说很多拍马屁的话,其实根本不是真的。

虚言应该像粪一样扔掉,美语和实语应该有,而且,美在前,实在后。

比如,我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先说他的优点。这不是拍马屁,因为我说的全都是实话。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优点,你可以把他的优点实事求是地列出一二三四五六……,当你数到六、七的时候,他心里边就美滋滋的。那时候,再实事求是地跟他说一点,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话,他会全部地接受。

这就像我们在有些不大好吃的东西里面,掺了好吃的东西吃下去一样,你要是先直接说实语,一般人是接受不了的。

在家里边也是如此,比如说当你要吵架的时候,想想你吵架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羞辱他(她),还是让对方改正错误?

假若你是要羞辱他的话,这个目的本身就错了。假若你是为了让他改正错误的话,那怎么办?就得先赞扬。这样他会感觉你真好,对我评价这么高。这个时候,他的心已经平静了许多,然后再告诉他改一点就好了,他就能够接受了。

要是你一开始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他就会闹翻天, 才不管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他消化不了,也无法接受。

所以说,说话要有艺术,先要说美语,然后要说实语,这是一个解决社会关系、家庭关系、自己和同事以及领导和下属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段。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说:都是三种毛病惹的祸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