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用智慧办事方为智者

佛说,智慧犹如一盏灯,它轻易地就能照亮千年烦恼的暗室。有多少智慧,就能创造多少价值和财富。智慧能改变人生,更能找回迷失的灵魂,使心境保持澄明。使人发光的不是身上的珠宝和虚荣,而是心性深处的智慧。

用智慧办事方为智者

在智慧面前,任何问题都有解。

——佛陀

【释义】用智慧办事,任何问题都能解决。

从前有两个朋友,一个十分富有,另一个非常聪明。富人总说钱比什么都重要,有钱什么事都能办成;而聪明人认为智慧最重要,用智慧办事才是智者,为此两人常常争论。他们去找人评判,但仲裁人也下不了结论。后来,他们把这个问题交给一个大臣,大臣也无法解决。于是,他们就去找国王。

国王非常果断地说:“把他俩推出去斩首示众。”

一听这话,两个人吓得失魂落魄。他俩追悔莫及,以为不该进行这场争论。聪明人转过脸来,向富人问道:“亲爱的朋友,你想个办法使我们摆脱眼前的灾难吧。”

富人回答:“我心里焦急万分,只要能保住我宝贵的性命,我情愿拿出自己的一半财产送人。如果我死了,家里的财产还有什么用呢?”

聪明人马上说:“如果我救了你的性命,你真的愿意分给我一半财产吗?”

富人答应了他,还把自己的许诺写在一张纸上,交给了聪明人。聪明人收起纸,拉着富人一起来到大臣跟前,请求立即把他们杀死。

大臣十分惊愕地问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急着要死呢?”

聪明人笑笑说:“既然我们注定要死,那就痛痛快快地死吧。据圣书上说,如果一个无罪的人被处死,那么他的灵魂会直接升入天堂,并将会采取行动报仇雪恨,把下令处死他的人置于死地。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希望尽快地被处死。现在,请你马上动手吧!”

大臣没有主意了,来到国王那里,把刚才的事情叙述了一遍,并请求他收回自己的命令。国王派人又去问他俩为什么要求马上被处死,聪明人把对大臣讲的话重复了一遍,并把富人立下的字据给了国王。

国王大笑起来,说:“你已经自由了,可以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你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富人已经承认了智慧的重要性。你是个会用智慧办事的智者。”

说完,国王把两个人全部放了。

不可否认,财富是重要的,因为毕竟在平淡的日子中,财富可以让我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智慧则显示不出它的特殊之处;但当我们遇到了紧急情况的时候,使我们摆脱困境,甚至是保住性命的,不是财富,而是智慧。智慧是不分等级的,它没有好坏、高明不高明的区别,只有好用不好用、适用不适用的问题。

智慧,说白了就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智慧办事,就是要用科学的思维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任何问题的解决,固然有一些系统化的方法,但是要想真正解决,仍须靠智慧,才能想出高明的解决办法,这是观察力、洞察力、决断力、说服力、谈判力、企划力的整合运用。

因此,在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有超人的智慧。只有拥有超人的智慧,才会有超常的举措、超常的突破、超常的发展。

【感悟】

靠智慧办事,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山穷水尽变得柳暗花明,可以使我们进入山不转路转、路不转水转的通权达变、天高地阔的境界。

【佛门名家】

百丈怀海

百丈怀海(720—814年)根据中国国情及禅宗的特色,折中佛教的戒律,制定了禅门的戒规,被称为“百丈清规”。“百丈清规”对禅宗寺院的僧职、制度、仪式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使禅僧脱离律宗的寺院,别居独立的禅寺,并重新整顿出家人的威仪,把宗教修行与劳动实践相合。同时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工作态度融进每日的修行内容。“百丈清规”佛教修行和劳动实践的结合,也体现了禅宗的实践与入世的风格,从而也影响了中国后世佛门的修行生活。

在百丈大师去世的30年后,佛教遭遇到唐武宗毁佛的大厄运。在这次的佛教大劫中,各宗派只有禅宗幸存,而且更蓬勃地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百丈大师清规的建立,使禅宗寺院的出家人不用依靠社会的资助而生存。也由于他们的自食其力,不必寄生于社会,所以在唐末五代以后各宗衰微且出家人日益减少时,仍维系着佛教的命脉。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用智慧办事方为智者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