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地方上

世人耽着处,不舍昼夜。曰:“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耽赏玩也。“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耽酒盏也。“野客吟残半夜灯。”耽诗赋也。“长夏惟消一局棋。”耽博奕也。古有明训曰:“是日已过,命已随减。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今出家儿,耽者固少,而前后三事或未免焉。将好光阴蓦然空过,岂不大可惜哉。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释义】世人如果有了嗜好,便不分白天黑夜,把时间工夫都用在上面。古诗中说:“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便是贪恋游玩的表现。“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这便是贪酒的表现。“野客吟残半夜灯。”这是沉湎于诗赋的表现。“长夏惟消一局棋。”这是沉迷于游戏的表现。古人有明训教导我们说:“这一天又过去了,寿命也跟着减少了一天。应当勤奋地修行,好像要扑灭燃烧到头上的大火一样。”现在的出家人贪酒的固然不多,但对其他三件事沉迷的却未必能免。把宝贵的时光白白浪费掉,实在太可惜了!

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他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

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

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现代人工作变得复杂而没有效率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焦点”。因为不清楚目标,总是浪费时间重复做同样的事情或是不必要的事情;遗漏了关键的信息,却浪费太多时间在不重要的信息上;抓不到重点,必须反复沟通同一事情。而目标清楚、掌握重点、做好沟通,是简单工作的不二法门。

在实际工作中,浪费时间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办事拖拉、会议冗长、不速之客闯入、电话干扰、经常加班加点、穷于应付突发事件、上班漫谈、交代不清、事情做错、不敢拍板、等指示、不考虑事情过于复杂、主管事必躬亲、完美主义办事、不考虑轻重缓急、凭记忆办事、主办人员迟到等。

在工作中,我们若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就必须善于利用自己的工作时间。工作是无限的,时间却是有限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时间,计划再好,目标再高,能力再强,也是空的。时间是如此宝贵,但它又是最有伸缩性的,它可以一瞬即逝,也可以发挥最大的效力。时间就是潜在的资本。

【感悟】

你的一天只有1440分钟,你能完成多少工作?在信息庞杂、速度加快的职场环境,我们必须在愈来愈少的时间内,完成愈来愈多的事情。因此,我们就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每个可利用的时间,压缩时间的流程,使时间价值最大化,而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上浪费时间。

【佛门名家】

窥基

窥基(632—682年),唐代僧人,法相宗创始人之一。俗姓尉迟,字洪道,原名基,亦称大乘基。因常住大慈恩寺(即今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唐贞观二十二年(648)从玄奘出家,先住弘福寺,后移住大慈恩寺。永徽五年(654)朝命度窥基为大僧,并应选学习五印语文。两年后即应诏参与玄奘译场译经,并随从受业,前后共9年。《开元释教录》载玄奘译籍中标明窥基笔受的,有《成唯识论》10卷、《辨中边论颂》1卷、《辨中边论》3卷,并大造注疏,被称为百部疏主。玄奘去世后,他重返大慈恩寺,专事著述。玄奘的学说,大体皆见于他的著作中。他不但通达声明,并且精熟因明,“大善三支,纵横立破”,在著述中常用因明以立说。据《宋高僧传·窥基传》称,玄奘所传因明和五种姓宗义,都是窥基独得之秘,对于法相唯识之学,尤其精辟独到。8世纪初,窥基著作传到日本,日僧据以建立日本法相宗。

看清现在,关注长远,这才是最好的

荧邵武谓真净克文和尚曰:“物暴长才,必夭折;功速成者,必易坏;不推久长之计,而造卒成之功,皆非远大之资。”

——《禅林宝训》

【释义】荧邵武对真净克文禅师说:“世间的事物忽然暴长的,一定会夭折;很快就能成功的事情,一定很容易败坏;不求长久的计划,而希望去做那些立刻可成的事,这都不是能做大事的资质。”

有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柳生又寿郎拜剑道大家宫本武藏为师。行完拜师礼,柳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以我的根基,何时能练成一流剑客?”

宫本想了想,郑重地说:“大概要十年。”

“啊!十年,太久了!”急于成名的柳生失望地说,“师父,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如果我加倍努力地苦练呢?”

“那么,需要二十年。”

柳生大惑不解,继续追问:“假如我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一刻不停地用功呢?”

“那么,你三十年也不会成功。”

柳生越发不解,又问:“为什么越努力反而成功越缓慢呢?请您告诉我,这是什么道理?”

宫本说:“如果你的两只眼睛死死盯着‘成功’二字,哪里还能看清自己呢?所谓一流剑客,要永远保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柳生惊得满头大汗,恍然大悟。后来,他以平常心努力练剑,终成绝顶剑客。

世事常常如此,欲速则不达。例如,要成为一流人物,不仅能力要上去,心态、境界、人脉、美誉度等都要与之俱进,这都是无法速成的。只在智能上下工夫,其他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可能会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其因,或者说,都需要充足的条件。条件不足,就只能创造条件。这需要时间,急不得。好比走路,有一百米就得走一百米,少一米都不行,怎能指望一步即达?

因此,我们不要急功近利,要看清眼前,关注长远。韩信不为一时的胯下之辱而失去长远的成名机会;国家领导人看清了世界变化的形势,关注到中国需要繁荣昌盛的长远目标,才有了瞩目的改革开放;民营企业家看清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长远的机会与利益,才有了一批批中国民营企业的壮大发展。看清了眼前,也知道长远的形势变化,所以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与辉煌。

看清眼前,关注长远,这样你才能顺利通向成功。反之,如果只关注眼前,而忽略长远,无论个人与国家都不能长久地生存和发展。看不到赂秦之后国家利益能否长存,只求一朝一夕的苟安,燕赵韩魏等七国终被秦所灭;看不到暴政之下的民怨对万世之念产生的深远影响,秦终被项羽所灭,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失去长远眼光的人终不能久立于世。

李白,在那个崇尚官场的烟花三月,人们对他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在他以游戏笔墨换取高官厚禄后,他也曾积极入仕。但是当他明白皇帝只不过是让他在后宫写作“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艳歌时,面对到手的富贵,他毅然放远眼光,自己拥有满腹经纶,何必苦苦把自己的性情局限于此?于是他选择离开那个“令人不得开心颜”的尘世,去寻找自己钟情的名山大川,在那里,释放自己的性情。

正是因为李白能够不在乎利益,放远自己的眼光,从而成了诗歌界的泰斗。

【感悟】

“别让眼前的景致束缚了自己前进的脚步,远方的世界还有更独特的风景,等待着你的探索。”人们往往只为眼前的利益所吸引,或被时下的困难所阻吓而忽略了长远的目光。如果一个人站高一点,眼界放宽一点,那么他就可能做出更成熟、更着眼长远的决定,而对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也会有更清醒的认识。所以说,我们做事切不可急功近利,看清现在,关注长远,这才是最好的。

【佛禅小故事】

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地方上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