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流传着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所以大家对观世音菩萨并不陌生。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观世音菩萨就是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因此大家也都会经常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能够得到菩萨的救渡。但对千手千眼的观音菩萨,大家都认为菩萨长着一千个手和一千只眼睛,包括我自己也在内,学了这课,才只到是错误的,千手千眼,是菩萨的大慈大悲之心,慈是给予众生快乐,悲是拔众生痛苦。帮助众生获得快乐,摆脱痛苦,所以也叫与乐拔苦。大慈大悲,就是意味着,她对一切众生有着无尽的慈悲。导师说作为佛子的我们,不仅要学习佛菩萨的慈悲,还要落实到行动上。这对于我们来说太难做到了,一个是众生有着千差万别,另一个是我们又没有智慧,还没等去帮助呢 ?
遇到逆境就逃跑了,慈心悲心都不见了。我自己就是个典行的例子,面对亲人,眷属的时候,他们对于佛法不了解而且还会说一些有偏见的话, 我就很没耐心的说他们,就在前几天五一节,我妹妹家的两个小孩子回老家,我让他们背诵ㄍ心经》他们很听话,也很快就背下来了。当时我有一个堂哥,他刚好也来我家里,听到他们背《心经》他就说,不让小孩子好好读书,背诵佛经做什么,不要给小孩子灌输这些,我听他这样说,就很不耐烦的反驳他,说你不懂就不要乱说,背诵《心经》就是开智慧的,并不是给他们灌输,让他们出家的意思。当时自己在心里,还想,像你们没有善根的人,是无药可救了,过后想一想自己的这种心态是错误的,平时还一直想着,要让自己的眷属,能够认识佛法,也能够信仰佛教,皈依三宝。但实践起来太不容易了,因为我没有菩萨的智慧,也没有菩萨的慈悲。所以我们还没有度化别人呢,就让别人给打倒了。
唯有像导师所说的,只有自己内心的觉醒之灯点亮,才有办法照亮别人。在三级修学中,让我看到了导师和辅导员们,的点灯和传灯的精神。帮助众生找到觉醒之路,使我等有幸进入三级修学,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让我们学会怎样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在到提升自己,这样完整有次第的修学模式,无不体现慈悲和智慧。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参与传灯慈善中的义工行呢 ?我们要有传播佛法智慧的目标。发心做观音菩萨的一只手,让众生认识三级修学,走上觉醒之路,早日回归三级修学的心灵家园。为更多的众生传播佛法智慧!
末学才意识到对信仰的认知是模糊的,也是因为不具备正见,才会陷于迷信而不自知,导师告诉我们,迷为迷惑,分不清,信为相信、顺从,而迷信就是盲目的相信和崇拜,从广义上说,凡不能把人导向觉悟,智慧和真理的信,皆可称为迷信。
本以为自己出家了,应该不会迷信,但从我自身来看,如果极端执迷于某事,也是迷信的行为,比如,如去见高僧大德求加持,希望靠着他人自己能开智慧,殊不知如果自己不努力在法上闻思、即使去见了高僧大徳,也不知从何请教法义,这类似于世间的追星族,千辛万苦只为去和偶像合影,回来成为炫耀的资本,我们只是换了外相而已,其本质是相似的,真是入宝山空手而归。又如,遇到事情,拿不定主意,还会抓阄,美其名曰让佛菩萨帮我拿主意,实际是自己缺乏智慧的表现。
通过学习,末学认识到,自己一定要多闻思经教树立正见,真正的解脱,必须靠自己修行,虽然佛菩萨也会加持,但也要通过自己的信心和接纳才能相应,因为光有他力无自力也枉然。同时善知识也很重要,他们是修行的一种助缘,能够在错时纠正你,在傲慢时降伏你,在懈怠时提醒你。但这也必须通过自己的依止和修行才能产生,所以在闻思修三无漏学中,只有通过思维,才能理解并接纳所闻法义,进而落实到心行,在八正道中,正见离不开正思维,而没有正见引导,就不可能有正命、正语、正业、也无法通过正精进建立正念、正定。在四法行中,亲近善知识是为了听闻正法,然后要通过如理作意,才能法随法行,走上修行道路。
“千手千眼,大慈大悲”,对此末学可说是非常熟悉的,几乎是天天口念耳闻。但对其中表法的理解,末学就有些差强人意了。这里导師告诉我们“大”是无限的,包含一切众生。如果还有一个众生是你不愿起慈悲心的,就不能称大慈大悲。“千手千眼",也是一种象征意义,是代表菩萨以种种方便接引众生。但末学的认知便是菩萨很慈悲,且长着一千个手,一千只眼。
唐、韩愈《调张籍》诗云:“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比喻其力量很小,而还妄想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动摇破坏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可如今末学不止一次听同修们说,某寺院要坍塌了,房梁和柱子全被蚂蚁盗空。是的,一只蚂蚁也许憾不动大树,可千万只集一起呢?曾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拔河比赛時,老師告诉我们要大伙团结一致,劲往一处使,这样才会赢,结果是屡试不爽。
进入三级修学,核心就是点灯和传灯。导師告诉我们,只有点亮自己生命内在的觉醒心灯,才能灯灯相续,点亮他人。但世间有各行各业,不同行业有各自的特点和接受方式,这样就需要量身定做,以适合此人、此地、此時的方式来接引他们。这不是靠传灯部几个人做得起来的,而是需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参与,为点灯和传灯使劲。只要发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覌音菩萨的一个手、一只眼。
导師多次在书中提到:今天这个社会,虽然科技日益发达,但人对自己的迷失也越来越深,欲望空前膨胀。这种被纵容的渴求和执著,又带来种种不良情绪和烦恼,形成迷惑的生命泥潭,使我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在物欲的肆意冲击下,世界变得日益喧嚣,人心也变得越发浮躁、混乱和不堪。前几天新闻说:一男子将七十多岁高龄的瘫痪母亲给活埋了,民警去挖掘的中途还听见呼救声。这骇人听闻的事件,真的令人深思,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人们如今这种丧心病狂的扭曲心理?
佛法智慧的作用就在于改善心智,造就健康人格,让科学技术得到安全并合理的使用。所以传灯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佛教、社会的需要。《普贤行愿品》中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导師的智慧和慈悲,不正是体现于此了么。为了当今的学人,为了更多的众生闻到佛法,走向觉醒。导師以几十年出家和弘法的经验创建了三级修学两套模式。在书院,没有什么权力中心,书院只是为大众服务的,是方便大众的,是以大众为中心的服务机制。
作为三级修学的学员,我们既然感受到了佛法带来的利益,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份利益传递出去,让更多人受益。传承诸佛菩萨、祖師大德、导師的这份无我利他的精神。引导人们进入三级修学、走上生命觉醒之道。同時还要如导師所说:不要过分张扬书院,更不可有团体我执和优越感,以及任何对立之心。只需默默地尽自身力量,为社会做一些事。最后尽己所能做好覌音菩萨的一个手,一只眼。
末学感恩有幸参加三级修学,重新对自我和人生价值的认识,解除心中的疑惑、迷茫,建立道德规范,净化心灵,找到人生的究竟归宿,感恩导师的慈悲摄受,让末学在不惑之年还能与正法感应道交,走上觉醒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