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禅修者的立场,谈家庭美满与事业成功的原则,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以全心全力关怀家庭,用整体生命投入事业」。
如果能够全心全力关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不论贫富贵贱,必定会使得全家老少健康安乐;如果能够用全部的生命从事工作,不论职位的高低大小,也必定能使自己和他人同享成功的经验。
物质生活的富足,未必赢得家庭的美满;而虚有其表的风光,也未必算是事业的成功。唯有使得一家大小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的温馨,家庭才会美满;唯有投注全部身心于所从事的工作,才能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表现。
家庭亲子,互敬互助
现代人由于过分强调个人,因而形成了亲子间的代沟、夫妻间的裂痕,甚至兄弟姊妹间的隔阂。一家大小虽然生活在一起,却各怀各的心事,不但一味要求对方配合自己,甚至彼此争权夺利;到最后父母不明白儿女的心事,子女不体谅父母的苦心,丈夫与妻子彼此互不信任也互不相让,几乎每个人都对家庭失去了信任及安全感。
结果,年老的父母被送进老人院,少年的儿女性格叛逆,青年儿女也离家求独立,连男女间的婚姻也显得非常脆弱,人人称羡的「美满家庭」几乎只成为一句口号、一种梦想。
其实,夫妻之间如果能够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学习、相互忠诚、相互关爱,那么建立美满婚姻的家庭,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经营事业,努力踏实
另外,社会的价值观念混乱颠倒,多数人只知道以财产、名望、地位和权势来当作事业成功的价值标竿,却不知道这是要靠先天的福报以及后天的努力才能促成的。如果没有先天的福报,单凭后天的努力,未必能在名利与权位上获得称心如意的满足感。
许多人不明白这层道理,于是为了追求一己的私利,罔顾他人私益与群众公益;企图从社会的夹缝、法律的漏洞中,施展巧取豪夺、假公济私、偷天换日的手法,无形中伤害了许多无辜的众生,并且扰乱社会风气,一时间看似飞黄腾达,终究还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以及社会舆论的挞伐;就算暂时逃过了,也仍旧逃不出未来的因果业报。
因此,追求事业成功的理想,固然没有错,然而不合因果观念的盲闯瞎拼,只会变成害己害人的狂徒恶汉和社会的罪人。
由于现代人普遍都是贪图眼前的近利,在个人自我意识受到压抑之时,便容易生起异动的念头。所以现在各行各业的人事流动率日渐升高,甚至很多人是改行又改行,跳槽又跳槽,而在这种工作不稳定的状况下,身心势必无法安定,连带的也造成家庭的不幸福。
当然,如果是阶段性的转换、计画性的改行或调整性的升迁,那都是成长的过程,也是迈向成功之道的必经步骤。可是如果是时时不满现实的工作环境,不愿全心全力投入于当下所从事的工作,就不可能从任何行业的任何工作中,获得成功的果实了。
忙人时间最多
现代人几乎无人不忙碌,为了赚取生活所需,往往不只有一项工作,有时还得身兼数职;也许白天已为个人的事业或工作累得喘不过气来,晚上可能还有不得不出门的交际应酬。于是有些人因为忙于事业而疏忽了对家庭的关怀,每天早出晚归,往往一星期之中难得跟子女打一、两次照面,甚至夫妻之间也难有充分的时间来互相沟通。在如此繁忙而紧凑的生活中,该如何将家庭和子女照顾妥当,的确是一个大问题!
但是,以我个人的经验,以及我的见闻所得,却可以证明「忙人时间最多」,因为只要有心,「忙人」会充分运用时间、分配时间,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双胜双赢。
我自己虽没有妻儿的小家庭来拖累,但却有寺院的大家庭以及僧尼徒众们的管教养卫,是身兼父母和老师的三重责任。我必须全心全力经营寺院、关怀徒众,在极其繁忙的弘法日程中,总不忘对每一位弟子爱护关心,有时是采团体方式的讨论指导,有时则用个别谈话来开示勉励。俗语说:「知子莫若父」,我是他们的师父,我应该是他们心目中的知己者,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做我的弟子。
同样的,身为家长如果不知道子女的心向、性格、兴趣、资质和潜能,也就没有办法指导子女,协助他们来选择前途;如果不能陪伴著子女一同学习成长,做子女心目中的知音、知己,便不能取得子女的信赖,让他们感到安全。
全心全力照顾家庭事业
对于家庭与事业,只要全心全力付出,必定能够双赢全胜。
我在指导禅修时,经常提醒大家:「活在现在,佛在现在。」意思是:及时努力、及时心安,以「一步一脚印,一印一个坑」的态度,提醒自己人生短暂,必须步步踏实,生命才有价值。
若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以全生命去适应、感受,事后不牵挂其成败得失,那就是「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的真义。
总而言之,只要家庭中每一位成员付出真诚的关怀,体会彼此的心境,不一定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就能使家庭幸福美满;对于事业,只要在工作时全力工作,在思考时全心思考,在处理问题时,将全部生命投注进去,就能获得辉煌的成果。
即使在物质方面没有收获,但对于身心的安定、经验的成长、社会的贡献,却都是值得肯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