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说:石头一样的生与死,都不是解脱

如果你在生前的修炼中没能明心见性,或者开悟后没有勤修大手印,不能很好地保任,就可能会在临终母光明出现的时候,错过认知它并与之合二为一的契机。反之,如果你踏实地进行了恒久的苦修,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因为,恒久的修炼会形成一种串习力,让你能够始终安住于空性、安住于自性当中,因此能很敏感地捕捉到母光明的出现。当然,这必须建立在你真的明心见性的基础上。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好多自认为证得了空性的人,其实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空性,什么是真正的子光明。

我和几个学生一同造访过一座很有名的寺院,当时我请了那里修得最好的一位和尚为我们做开示。结果我发现,这和尚竟把顽空当成了空性。于是,在他离座之后,我问学生:他说得对吗?大家都说不对,说那是顽空。可他却自认为证得了空性,这是非常糟糕的。因为陷入顽空和无记的人,就像冷水里泡着的一块石头,没有一点智慧,在应对万事万物的时候,根本无法让真心发挥作用。他仅仅是不思恶也不思善、冷冰冰地顽空着,这样的“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尤其危险的是,这些人修得不好就会堕入畜生道。即使他修得很好,也不过是堕入无色界。除非他发现自己走错了路,并且能够及时纠正,不然的话,无论修多久,他都不会得到解脱。

有好多人都是这样,他们以为自己修得很好,能够入定,事实上只是在顽空无记当中,处于一种意识昏沉的状态。可惜的是,他们或许连自己的昏沉都无法辨认——“昏”也许知道,但对“沉”的认知则是分外模糊的。

那么什么是“沉”?我在《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中专门讲过几种相,其中一种叫做稀薄相,这种稀薄相就是“沉”。它是一种细微的无明,看起来跟“定”非常像,所以能轻易地让行外人上当。它像是一股愚昧的雾,虽然顽空无记的人自己感觉不到这雾,但它已遮蔽了你的空性智慧。

真心跟死水般的顽空无记完全是两码事。真心是空寂明朗的智慧状态,就像没有半点瑕疵的水晶,能如实折射出世间万象。有的人竟然把爱情中的那份真诚也认为是真心,当然不是。真诚、真心谁都俱足,但真正能够认知真心者并不多。所以,你是否真正认知了子光明,是否真的明心见性,必须经过成就上师的印证。藏传佛教认为,能够为你开示心性的上师,就是你生命中的太阳,是你的根本上师。要是某个上师无法让你明心见性、认知自性真心,不管他给你传过多少法,都不是你的根本上师。由根本上师印证的开悟,才是真正的开悟,自认为的证得,有时候只是一种误解与错觉,是应该非常警惕的东西。

假如你发现自己陷入了类似的境况,就应该马上选择一些合适的方法,及时纠正这种错误。纠正之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好的就是修炼生起次第。比如香巴噶举的奶格五金法,要刹那间把自己观成本尊,这个本尊有四个头、十二条胳膊,每只手中都握有不同的武器,身上还配有诸多的法器。三脉五轮中也有五个金刚,顶轮密集金刚、喉轮玛哈玛雅金刚、心轮喜金刚、脐轮胜乐金刚、密轮大威德金刚。每个金刚四周又有很多小金刚,一层一层,在金刚里面又有金刚,第三层里面还有金刚。我十多年前修行的时候,就能从每个毛孔中生起五大金刚相,而且非常清晰,如如不动。当你把这些形象都观想得非常清楚,各种色彩、各种形状都如如不动的时候,一般就不会陷入顽空无记。如果你能够安住于所缘境,七天七夜不丢失,就能得到生起次第成就。

不过,你也可以通过其他法门来达到这一目的,比如持宝瓶气、修拙火等。在净土宗里,也有避免顽空无记的方法,比如念“阿弥陀佛”、“督摄六根,净念相继”等,都是很好的修炼之法,长此训练,就不会像堕入顽空的一些人那样,被一团又一团的迷雾牢牢裹住。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说:石头一样的生与死,都不是解脱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