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中国的禅学进入世界的视野

长乐先生:

科学家沃克曾在他的著作中自问自答:能握住“禅”的那个把手在哪里?答案只有两个字:“去做”。抓住“去做”这个把手,你就能抓住禅,带着禅到任何想去的地方。我们把它握在手掌心,用我们闪耀着悟性光芒的眼睛去看,去做,困惑会慢慢消失,而答案就会到来。

星云大师:

所谓禅,往雅处说,就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往俗处说,就是“与众生同一鼻孔出气”。佛法禅意不向高远的地方追求,而在天真自然拙朴的这颗“平常心”中体证。生活中有了禅,可以把我们的烦恼妄想止于无形;一句难堪的言语、一个尴尬的动作、一段不悦的往事,在禅的洒脱、幽默、勘破、逍遥之中,都会烟消云散。

著名的哲学家方东美博士,平素喜爱游泳。有一次游泳时他忽然感觉身子在下沉。出于求生的本能,他拼命挣扎,但是愈挣扎愈沉得快。这时他平静一想:我是个哲学家,对于生死应该看开才是,如此贪生怕死的样子太难看了,死也要死得洒脱一点啊!如此一想,心情轻松许多,四肢也自然放松,结果反倒浮出水面而生还。

世间无常,要世界不改变是不可能的,只要自己的心不随外境改变就好;世间的人我是非,好坏有无,纷纭扰攘,要改变很难,只有改变自己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我平常喜欢跟信徒讲“小狗汪汪叫”的故事:有一个青年新婚不久,逢人就说结婚真好,因为每天下班回到家,妻子就忙着帮他拿拖鞋,小狗也亲热地围着他汪汪叫。三年后情况改变了,每天回到家,不是妻子帮他拿拖鞋,是小狗为他叼拖鞋;不是小狗围着他汪汪叫,而是妻子对他唠叨不停。他感到极为苦闷,就到寺院请教。法师听完他的倾诉后,说:“很好啊,你应该继续快乐才对,你的生活还是一样有拖鞋穿,一样有声音叫,你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再说,不管环境怎么改变,只要你的心不变就好了。”

长乐先生:

哲学家、神学家、神经学科学家、心理学家及物理学家都在企图解释“意识”——像大脑这么一小块物质,如何创造出感知能力?美国“意识科学”的开拓者沃克博士在他的著作《布罗卡哪里去了》里写道:“神经学权威布罗卡的脑子,漂浮在福尔马林瓶中,他的心灵,却没有人知道去了哪里。”

中国的佛学、禅学已经进入了世界级科学家、哲学家、管理学家的视野,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一些中国、日本、美国学者已把佛教管理学思想具体运用于现代发展理论,更有许多企业家已把禅学的思想与智慧积极付诸管理实践。

星云大师:

近年来,现代管理学出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趋势,不少东西方学者发现儒释道诸家学说中,蕴含着微妙的管理哲学,于是,出现了如“从《三国演义》看管理”“企业禅”,《古代帝王学》《庄子与现代管理》《心经与现代管理》等论题与书籍。许多领导人和管理学专家,纷纷投注员工的潜能开发,重视员工的道德观念、忠诚度、稳定性、抗压性和群我关系等等。在这方面,宗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中国的禅学进入世界的视野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