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知道了佛教从西汉时期传入我国已有两千多年了,它早已和我国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民俗和道德方面都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它已走入了我们寻常百姓家,对道德规范有了更深层的诠释。佛教的五戒、因果三世论是从根本上来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为维护社会安定和完善自身人格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学习,我知道生命是习惯的积累。幸福的根本在于良好的心态,未来能否获得幸福,关键取决于心理素质。因为外在的一切都会改变,面对世间的风云变化,如果能时时保持正见,能够始终保持坦然淡定、宠辱不惊的心态,何时何地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幸福感也会源源不断产生。实际上,幸福只是个人的感觉,因为我们是活在自己的心态中。其实幸福生活是很简单的。记得有一次生病,在医院整整住了三个月,出院当天,我就像从笼中放飞的小鸟,开心极了。行驶在回家的路上,我兴奋地打开车窗,深深地呼吸着空气,感觉从未有过的舒服。看见路上的行人都感到那么可爱,路边的房子都是那么美。下车后,看见小区的花马上跑过去闻了又闻,看见绿油油的小草也去摸了又摸,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你说幸福是不是很简单。
通过“空”的智慧学习,我找到了让自己烦恼的因。导师说,人最大的特点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一切烦恼和罪恶皆源于对自我的执著,我感同身受。说说以前的我。我们都知道,家意味着你累了有一个可以让你放松,困了有一张温暖的床可以让你睡的地方。充满“我执”时的我,我的家就是一个“军事化”的管理基地。吃完饭必须马上收拾,洗碗、擦桌子、厨房都要统统整理干净,厨房台不仅要干净还不允许有一点水珠;用过的抹布必须放在固定的位置;用过的电饭锅、炒勺必须刷地一干二净;厕所用后必须用洁厕灵冲洗干净;沙发坐后必须整理,沙发垫一点褶皱都不能有,靠枕压扁了都得恢复原样,还得立立正正的摆好;眼睛好似“吸尘器”,地面有一点脏东西都能发现;临出门时,拖鞋都要摆得整整齐齐。老公因为怕麻烦,时常坐在琴凳上。孩子、老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家的沙发不是做的,是用来摆样的”。最可怕的是,这些行为自己根本没意识到是错的,还经常拿来跟朋友炫耀,自以为是干净、讲究.你说一天到晚就关注这些小事,心还能不累,幸福不大打折扣往哪里跑?现在想一想,那些东西“也不吃草不吃料”,有“必须”要做的必要吗?其不知给家人带来多少痛苦,让人心里多有压力.我都不知道,老公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怎么容忍的.现在真是惭愧至极!
拥有了正确的信仰,我彻底改变了自己。走进修学后,我学会了内观,从2月29日开始,每天读一遍《家庭自律规》,到目前已有112天,渐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慢慢在改掉“我执”。不再关注家庭琐事了,关注的是我的人生大事,一心安住在修学中.每天定课恭听《慈经》,调柔身心,培养慈悲心;每天“真诚、认真、老实”闻思当期法义,在学习中领悟佛法的慈悲和智慧,抢着做家务,给家人准备健康饮食,晚上与老公走步,睡前做“八段锦”,时常做善事,帮助有困难的人,善行让我内心善的种子得到滋养,在付出的当下,使我的心灵受益。也真正体会到了:“我做什么,心灵就会有什么变化;做多少,就会改变多少”。
我看到的世界有多大,就取决于我自己的心。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念,才会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有美好的明天!
感恩!让我的心变得更加自在、宁静、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