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个小和尚在挑水途中不小心摔倒了。水洒了一地,木桶也摔坏了,小和尚的衣服破了,膝盖也划伤了。没办法,他只好拎着唯一没事的扁担一拐一拐地挪回了寺中。
老和尚看到小和尚的狼狈相,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本来就很懊恼的小和尚见师父竟然嘲笑自己,更加不悦:“师父,我这么狼狈了,你怎么还笑得出来呢?”
老和尚说:“我这是替你高兴啊!”
小和尚更气了,一把将扁担摔在地上,说:“师父,枉你打坐那么多年,非但没有怜悯之心,还和世人一样落井下石,专爱看人笑话!”
老和尚过去拾起扁担,微笑着说:“我并非落井下石,而是真的替你高兴,因为用不了几天,你将学会修木桶;膝盖摔坏了,休养几天就没事了,重要的是,有了今天的教训,你以后挑水就再也不会摔倒了,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跟头,获得了这么多的好处,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小和尚顿有所悟,上前接过师父手中的扁担,高兴地回寺去了。
见人摔了跟头,不去安慰反而大笑,在一般人眼里,这样的人必然是讨人厌,没有同情心的。可是大师一席话,却给这种行为赋予了合理性。这便是高僧的智慧了。
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懊丧,而是要懂得换一种思路去想。西方有一位大发明家爱迪生,在研究灯泡的时候,连续试验了一千多次都没成功。有人为他感到遗憾,觉得这么多的工作白做了。可他却笑着说,至少我已经知道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用了。
这便是类似的态度。事情没做成,看似一无所得,但至少我们知道了,之前走的路是不通的,以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这便是得。
每件事都有两面,光从不好的那一面看,自然会让自己失去信心,凡事从好的方面考虑,便能给我们鼓舞,让我们前行了。
付出就是收获
有一个僧人走夜路,因为天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都打着灯笼!”
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他也觉得奇怪,于是便停了下来,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上前去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
那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都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你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想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
盲人说:“不是的,我听说,每到晚上,人们就都和我一样,看不见了,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感叹道:“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啊!原来你是为了别人!”
盲人回答说:“不,我是为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哦?为什么这么说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走路的时候有没有被人碰撞过?”
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小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到我了。”
僧人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
佛是可见的,就在庙堂之上;佛也是不可见的,处处虚空都有佛,可佛又不在那里。其根源就在于佛的大爱。佛教导世人,为人就是为己,我们给别人提供方便,别人自然也会给我们提供方便。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只想着如何占人便宜,结果往往是便宜没占到,反而吃了亏。
像那盲人,有一颗慈悲心,自然就得到了方便。如果他没有这份心,肯定也会跟其他人一样,走路被人撞了。
不要觉得付出是一种累赘和负担,付出其实也是一种收获。只不过那收获常在我们看不到也想不到的地方。我们看不到不是它隐藏太深,而是我们没有一颗广阔的心。
要知道,为别人提供方便便是为自己提供方便。如果眼里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总有不方便的时候;如果从别人的角度考虑,自己自然获得更多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