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说:专则成

一位得道高僧来到一座无名荒山,山间茅屋中闪烁金光,高僧料定此间必有高人,遂前往一探究竟。

原来,茅屋中有一位老人,正在虔诚礼佛,老人目不识丁,从未研读过佛经,只是专注地念着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哞。”高僧深为老人的修为所动,只是他发现老人将六字真言中的两个字念错了,于是便指点了老人正确的梵音读法,然后便离开了,心想老人日后的修为定能更上一层楼。

一年后,高僧再次来到山中,发现老人仍在屋中念咒,但金光已不再。高僧疑惑万分,与老人攀谈得知,老人以往念咒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而得高僧指点后总是过于关注其中两字的读法,不由心绪烦乱,因此经常出错。

高僧一片好心,却办了坏事,让本来已经有所成就的老人反而不如之前了。这是因为高僧虽然有大法力,但还没有到达真正的悟的境地。

真正觉悟的僧人,自然会明白佛家不立文字的道理。佛法的真要是导人向善,引人专注的,只要达到了这目的,那佛法是真法还是人们的以误传误,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佛家依靠的本来就是专注而清净的内心。有了这份心,自然一切皆成。

凡事都要专一,不专一便会流于表面,因此不得深入。“杂则多,多则扰”,考虑得太多,困扰了自己,也搅乱了他人;“扰则忧,忧而不救”,思想复杂了,烦恼太多了,痛苦便会增多,最后连自己也拿自己没办法。

没有不变的圆满

这天,刚刚做完日常佛事,僧侣们正要走出禅房时,方丈守心法师扬手碰落了供台上的一个瓷瓶,瓷瓶落地摔了个粉碎。

众弟子一下愣在了那里,茫然不知所措,搞不清方丈这一举动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所致。守心法师见学僧都以探询的眼光看着自己,便语气凝重地说:“一抷泥土,不知经历了多少工序,经过了多长时间的煅烧,才超脱成珍贵的瓷瓶,又被我们摆上了神圣的供桌,成为一件高贵圣洁的法器。如果保存得法,千百年都不会损坏,那时,便成了人人供奉的法宝了。可是,扬手之间,它就坠落于地,重归泥土,一文不值了。你们也一样,入我禅门,得了我的法号,也算小有境界,不是件容易事,若不珍惜、不自律,堕落起来与瓷瓶无异!”

僧侣们都默默无语,有些人却忽然有所顿悟,合掌跪地,深表忏悔。

这世上没有坚不可摧的堡垒,再强大的防御,也有被攻破的可能。想要真正防御敌人,修完堡垒之后便归家睡觉是最要不得的。还要对堡垒时时修护,要找人经常看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敌人的入侵。

我们的心也一样,要时时维护,不要因为一时的心静,就觉得获得了永久的心静。还要懂得日常修持,每天都让自己的内心强大一点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闻八风而不动,那时,才能超脱烦恼。

我们的技艺也一样,不要以为学到手就万事大吉了,依然要坚持苦学,要不断创新,更是要时时试炼,莫要将之荒废。一个天天认真干活、钻研技艺的泥瓦匠,终有一天会成为建筑大师。一个躺在理想里睡觉的建筑大师,也终会因为荒废了手艺而沦落为泥瓦匠。

这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圆满,只有慢慢积累的成就,每天拿出一点时间来,让自己的心宁静,让自己的技艺得到加强,收获的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生。如果觉得自己已经什么都有了,便不去努力,终将会堕落成茫茫然的路人。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说:专则成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