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说:行善是一种能力

长乐先生:善和恶是相对的。善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当公理正义遭受无情的打压排挤,当正人君子受到无端的毁谤抨击时,能够挺身而出,这就是一种勇敢的、积极的善。

行善要有智能。行善不是一时的恻隐之心,而是透过公理的感动助人;行善不是热闹的随众起舞,而是心存正念的服务济人。行善也不是私心的利益亲友,更不是有所求的惠施于人,行善的最高境界是怨亲平等,是无我无私。

善是自己身体力行的道德,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尺度。真正的善也不一定是和颜悦色的赞美鼓励,有的时候是用金刚之力来降魔伏恶。

社会上往往有人曲解善,让善由宽恕、包容变成姑息、纵容,导致社会失序。滥行放生,反而伤生害命;滥施金钱,反而助长贪婪。无原则的善,会沦为罪恶的温床。因此,真正的善必须以智为前导,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星云大师:不错,行善也是一种能力。首先的和最根本的,就是要存好心、修善心。什么是存好心?不要有疑心、嫉心、贪心、嗔心、恶心,要怀慈心、悲心、愿心、善心、发心,是为存好心,也就是意修善。佛教的三业—身、口、意,为善、为恶,都是身、口、意;做好、做坏,也是身、口、意。身、口、意为善,可以送我们升入天堂;身、口、意为恶,也可以让我们堕入地狱。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就取决于人民身、口、意方向的去从。

长乐先生:为什么要修?我理解,因为心是最难把握的,也是人的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的传统文化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西方的宗教正好相反,它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因此我们要不停地反思自己的人性,要忏悔,要修炼。西方文化认为:人是有原罪的,人心是黑暗的。我觉得,人性里的确有恶之花,“文化大革命”就暴露了很多人心里最黑暗的东西。西方宗教要求信徒把内心的恶剖露出来,让恶大白于天下,然后学会去控制恶。西方教堂有忏悔室,你可以向神诉说任何你做得不好的事情,只要你真诚诉说,你的心灵就能得到净化。久而久之,你的心灵就变得健康了。我觉得,西方的人性恶思想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我们应该相信人性本善,更应该坦诚地面对人性中恶的成分,好好去修炼自己的心,摒弃恶。

星云大师:我们应该相信人性的善,并积极发扬这种人性的光辉。人人都说好话,耳根清净,社会家庭多么美好;大家都做好事,你帮我,我助你,一片友爱多么珍贵;大众都存好心,处处有春风、有和平、有尊重。正如《佛光菜根谭》所说:“说好话,慈悲爱语如冬阳,鼓励赞美,就像百花处处香;做好事,举手之劳功德妙,服务奉献,就像满月高空照;存好心,诚意善缘好运到,心有圣贤,就像良田收成好。”

长乐先生:向善行善,人人都可以从自己做起。“9·11”事件发生以后,凤凰卫视在直播过程中想到那些与纽约的亲友中断联系的观众,及时推出了“帮你寻找在纽约失散的亲友”的服务。再比如,报道“非典”期间,凤凰卫视记者郑浩在传染病医院一边做报道,一边帮助医生做病人的思想工作。更有记者在午夜离开小汤山医院后,发现隔离衣还带在身上,为了不给他人的生命带来威胁,他们在荒郊野外点起了火柴,把隔离衣烧掉掩埋。传播善和爱的人,自己要先有真善和真爱,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受众人文关怀和切实的善意。

星云大师:盛隆大理石工厂的负责人余福隆先生与我素昧平生。有一天,他寄了一张五万新台币的支票给我,作为建设佛光大学的基金,并附了一封信,说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盼这点小小的心意能对佛光大学的筹建工作有些许帮助。我当时想,大理石是一片一片慢慢切割而成的,要赚五万元实在很不容易。所以,我特地打电话向他致谢,并且问他:“有什么需要我帮忙或服务的地方吗?”电话那头传来余太太既惊喜又感动的声音,她很诚恳地说:“我们很卑微,实在不敢劳烦大师,只希望大师能拨空到我们的工厂来普照。”我立即允诺。鹿母夫人因卖嫁衣捐作鹿母讲堂的基金而受到时人尊敬,须达长者因以黄金铺设祇园精舍而名垂青史,行善的余福隆夫妇又怎么会是卑微的小人物呢?所以,我要把他们当作大人物去对待。

长乐先生:有一位母亲,丈夫早逝,自己抚养几个孩子,以帮别人洗衣服为生。几个孩子知道母亲挣钱不容易,就利用课余时间做小活,将积攒下来的零钱全部放在一个存钱罐里。三年后,孩子们抱着存钱罐到商店买洗衣机,老板把存钱罐里所有的钱数了数,最后还差30多块钱。孩子们很沮丧,老板问:“你们为什么要买洗衣机啊?”孩子们说:“妈妈每天洗衣到半夜,我们给妈妈买的。”老板听后说:“其实现在打折,你们的钱正好,回家等着洗衣机吧!”果然,没几天洗衣机就送到了,而且还是比孩子们订的更大、更好的型号。惊讶的妈妈找到商店,说:“我们哪里有钱买这么好的洗衣机啊?”老板说:“你的孩子们卖给我一个很棒的灵感,我的洗衣机牌子可以叫作‘妈妈乐’,所以,这就是你们的洗衣机。”

星云大师:什么是天堂?母亲慈爱勤劳,孩子懂事孝顺,老板喜舍宽宏,这就是人间天堂!拂拭掉心头的尘埃,伸出善良的手,你就能看到这个世界的清净庄严。中国有句古训:行善积德。一个人,能够不为非作歹,而且能够积极做出有益于社会公众的事,这便是一种善行。具有善良之心,多行善举,不仅助人,更能使自己获得快乐。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一种纯粹的快乐,只有在行善时才能得到。

长乐先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吝啬只会让人生的路越走越窄。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守财奴》这篇课文,纵有家财万贯,只不过是成箱成箱的铜板纸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又有何用?

星云大师:有位信徒对默仙禅师说:“我的妻子贪婪吝啬,一财不舍,你能向我太太开示,让她行些善事吗?”默仙答允。当默仙到达信徒家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但一杯茶水都舍不得端出来供养,禅师就握着一只拳头说道:“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如何?”夫人说:“手如果天天这样,就是畸形呀!”接着,默仙禅师把手伸张成手掌,问道:“假如天天这样呢?”夫人说:“这样也是畸形!”默仙禅师立刻道:“不错,这都是畸形。钱只知道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钱只知道花用,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为出。”

长乐先生:我们能看见身体的畸形,但很少注意心理的畸形。一些科学家发现,善良的人乐观向上,喜欢微笑,会把时间用在运动等快乐的事情上;而不善良的人常对他人怀有恶意,会把时间放到算计他人上。因此,不善良的人要比善良人的生活质量低、寿命短。科学家指出,常做好事的人,身体更健康,更善于化解、应对各种压力和紧张情绪。研究还发现,当人表现出善意的举动时,大脑会释放出多巴胺,血液中复合胺的含量也会升高。这两种物质能使人在激动和紧张中平静下来,使人心情愉悦。“爱”“感激”和“满足”这样的情感,会刺激脑下垂体后叶激素的分泌,使神经系统放松,使压抑感减少,体内各器官组织的含氧量显著增加,其运动就更加有效,就像经过一次康复治疗,对健康极为有利。平时广结人缘的人,有口皆碑,一旦有事,无疑大都能左右逢源、逢凶化吉,成就更大或更多的事业。所谓“得道多助”“吉人天相”,其实是有相当的根据的。

星云大师:善的好处可能一时看不到,时间长了,必能看到。恶的坏处也不一定一时就能显现出来,但时间久了,必会积累爆发。世间有人过分贪财,有人过分施舍,都不是佛教中道之义。悭贪之人应知喜舍结缘乃发财顺利之因,不播种,怎有收成?布施之人应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情形下为之,否则即为不净之施。不修心,不行善,不乐善好施,正是一种人生的畸形。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说:行善是一种能力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