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待人好,才能有空间

星云大师:一位禅师把寺庙建在道观的边上,道观里的道士很不高兴,他有神通,时而呼风,时而唤雨,把寺庙里年轻的沙弥吓走了。但禅师如如不动,赶不走。结果,道士把道观搬走了。有人问禅师,用什么办法把道士赶走了。他说,我没有神通,没有法术,只有一个“无”字。“无”就是“不动”。无心不是没有心,而是好像镜子一样,你是什么样子,它就还给你什么样子,它不分别。把心修养到最后,世间万象能在心中原原本本地呈现,这也是智慧。

婆媳问题也是如此,我在《佛光菜根谭》里写过“四等婆媳”:一等婆媳,如母女般的亲密;二等婆媳,如朋友般的尊重;三等婆媳,如君臣般的严肃;劣等婆媳,如冤家般的相聚。婆媳之间的关系如同跳探戈,你进我退,我退你进。人与人之间,只要我待他人好,他人就会把我当成亲人一样。人家嫌你、怪你,就是因为你待人不够周到。所以,待人好才能增加人我之间的空间。婆媳之道,更是如此。

长乐先生:婆媳的相处之道,的确是个难题。人们常说,两个天敌中间夹一个双重角色的男人。

婆婆说媳妇,人家没吃过你的奶,身上没流着你的血,想让她如儿子那般孝敬听话,难上加难。

媳妇说婆婆,把心掏出来给她,她也不会把你当亲闺女。她看见儿子和看见媳妇,脸上的表情不一样,说话的声调也不一样,怎能让人没想法?

我觉得,非要让婆媳之间亲如母女,这个要求有点高,也不太现实。如果能做到下面几点,可能就会处好关系。

一是脸要好看。正如大师所说,又要把心修炼到“不动”的境界,脸上就会有慈悲的光芒。事事都想争个你高我低,都想表现出“我比你聪明”,脸就不会好看,甚至还会有凶相,婆媳关系当然处不好了。

二是话要好听。俗话说,歪嘴骡子只能卖个驴价钱。话不好听,你在别人眼里就会掉价。有的媳妇说,我每天让婆婆吃好穿好,可她就是不高兴。你不妨试试说点她喜欢听的“甜言蜜语”,一定比你苦着脸累死累活地干活效果好。

三是充分尊重。尊重不是害怕和畏惧,也不是为了支配和占有,而是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愿望。尊重人,就是要给别人空间,让他按自己的意愿和个性去生活。一说尊重别人,有人就认为这样做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失了自己的尊严。其实,尊严是通过尊重他人甚至是尊重对手得到的。

星云大师:婆媳问题是现代家庭普遍存在的隐忧。其实,你把心定在道德上、学问上、慈悲上,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久了以后,生出的就是般若心,就是慈悲心,就是忍耐心。

长乐先生:企业里也有“婆媳关系”—董事长和总经理就是一对“婆媳”。很多能干的经理人走马上任,干得风风火火,不可谓不尽心,但最后还是被董事会炒了,为什么?你千万别觉得自己委屈,因为你没处理好“婆媳关系”。在家里,媳妇理应管事,但你是替谁管事?千万别忘记:你要向婆婆汇报!我举个《红楼梦》里的例子。王熙凤在秦可卿葬礼期间帮着贾珍、尤氏两口子管家,王熙凤多能干啊,事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但是不管多忙,她都记得每天中午命人亲手烹制爽口精致的小菜,去送给贾珍、尤氏,并命人在一旁劝食。你瞧,王熙凤就是个好总经理,既能把日常杂事管得井然有序,又能让董事长知道我心里时时牵挂着你、关心着你。如此“媳妇”,真的玲珑!

星云大师:端午节到了,婆婆叫媳妇包粽子。现代媳妇不会包粽子,但婆婆的话不能不听,从清晨包到下午,好不容易包好了。在煮粽子的时候,媳妇听到婆婆打电话给她出嫁的女儿,叫女儿赶快回来吃粽子。媳妇非常生气,心里不住地嘀咕:你一点都不关心我的辛苦,现在粽子快煮好了,你就叫你的女儿回来吃粽子。因为心里不平,越想越气,媳妇把围裙一甩,换了件衣服就想跑回娘家。正要出门,电话铃响了,原来是娘家的妈妈打电话来说:“女儿呀,妈妈今天叫你嫂嫂包了粽子,你赶快回来吃粽子哦!”媳妇听了一愣,随即感觉到,原来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我想,婆媳关系大概是家庭生活中最微妙的关系。若以婆婆的角度来说,她可能因为会感觉自己的儿子被外人抢走而有所失落,加上媳妇不懂谦让,不知体谅,所以她打从心里就讨厌这个过门的媳妇。

好婆婆要记得当初做媳妇的难堪,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过去所受的待遇用来对待自己的儿媳妇,如此一代一代地报复下去,因果循环,终不是办法。我记得自己青少年时所受的打骂教育,虽然受尽种种无理的委屈和虐待,但至今回想起来,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受得起,我不以为苦。

长乐先生:只是遗憾时下的青年并不是人人都能如此,现在更讲个性,年轻人谁都不愿意委屈自己,所以家庭生活中难免有冲突。如果婆媳正好性情相同,那真是太幸运了,这样两个人就更容易凑到一起,变得更加亲近,这样的婆媳关系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如果性情没那么投缘,年轻的媳妇过门后,首先不要刻意去表现,不要使劲“表现”对婆婆好,本着真诚的原则处理事情就可以,别大动干戈破坏了整个家庭的生态平衡。其次,我觉得,小气是婆媳相处不好的主要原因。婆媳相处,最忌讳的就是把对方当作外人,从而胡乱猜疑和指责。如果能在心理上把对方当作一家人,自然就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健康的婆媳关系往往需要双方都大度一些,这样才能使整个家庭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最后,儿子是连接婆婆和媳妇的纽带,因此,在处理婆媳关系的过程中,儿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星云大师:男人既是儿子的角色,也是丈夫的角色,他当然希望同时获得母亲与太太这两个女人的关爱。我认为婆媳之间应该先学会认知、体谅与同情,并且要有方法、要交流、要沟通。为人媳妇要懂得尊重婆婆,了解婆婆的心理,并鼓励丈夫对婆婆多些照顾,让婆婆不至于有失落感,这样丈夫便不会因为夹在两个女人之间而难做人,自然就会更加爱老婆。假如婆婆也把媳妇当女儿看待,教导儿子要爱老婆,媳妇看到婆婆这么开明,也会恭敬这个长者。总之,婆媳之间互相体谅,问题就容易解决。

长乐先生:我来给媳妇们一点箴言:第一,婆婆不是你亲妈,不要指望她对你比对自己的孩子更好;第二,不要试图挑战婆婆和丈夫的关系,他们的关系肯定比你想的要紧密;第三,对婆婆要如同对师长,如果需要指出婆婆的错误,试着想想你会如何指出师长的错误;第四,尽量去理解人性,而不是非黑即白,不要试图扩大冲突矛盾。

人和人相处是有诀窍的。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与年轻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与儿童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一种态度走天下,必然处处碰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多多感恩,才能四海通达。

星云大师:朱家骏原本是军队里的通信官,为宜兰救国团编辑刊物时,我发现他具有优秀的编辑才华,便请他为我编辑《今日佛教》与《觉世旬刊》。由于他的版面设计新颖,标题引人入胜、不落窠臼,因此他被《幼狮》杂志网罗,得以发挥他的才干。在当年台湾的杂志界,可说无有出其右者,他对编辑艺术的改进有卓著的影响。

记得他每次到雷音寺为我编辑杂志时,我总是预先将糨糊、剪刀、文具、稿纸等准备妥当,并将它们井井有条地放在书桌上,甚至晚上睡觉的枕头、被单,也都新洗、新烫,干净整齐地叠在床铺上。他经常工作到深更半夜,我都是在一旁陪伴,并且为他下面、泡牛奶、准备点心。他常对我说:“师父,您先去休息吧!”但我还是坚持等他完工,才放心回寮。遇有寒流来袭,我怕他着凉,每次都将自己仅有的一床毛毯拿给他盖。

记得当年有些人知道我对他如此关爱,惊讶地问我:“您是师父,怎么倒像侍者一样对待弟子呢?”

我答道:“他如此卖力地为佛教奉献所长,对于这样的弟子,我怎么能不做一个慈悲的师父呢?”

长乐先生:说有一个人到寺院拜佛,看见年轻的和尚不停地在命令一个年长的和尚做事,忍不住好奇地问老和尚:“他是你什么人?怎么总是叫你做这做那的呢?”老和尚说:“他是我徒弟呀!我有这样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平时寺里的一切都是他在计划,我不过帮忙倒倒茶、拖拖地,省了我很多辛苦呢!”信徒再问:“不知你们是老的大,还是小的大?”老和尚说:“当然是老的大,但小的有用呀!”

佛陀告诉我们:“未成佛法,先结人缘。”在人生的旅途上,有的人碰到困难就会有贵人适时相助,这都是因为曾经结缘的缘故,所以今日结缘就是来日患难与共的准备,“结缘”实在是最有保障的投资。师父为弟子服务又如何?婆婆为媳妇服务又如何?好人缘能化解嫌隙,平日抱持“结缘”不“结怨”的态度,待时机成熟时,一定可获得对方的好因好缘。

人是依靠因缘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应该多多广结善缘,因缘愈多,成就愈大。结缘,使我们的人生更宽广,前途更平坦;积德结缘,才是人生的根源。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待人好,才能有空间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