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先生:一位妇人经常为一些小事生气,她向一位高僧诉说心事。等她说完,高僧就把她领到禅房中,锁上房门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但无论她怎么骂,高僧都不理会她。
过了很久,房里没有声音了。高僧在门外问:“还生气吗?”妇人说:“我只生自己的气,怎么到你这里来!”高僧说道:“你连自己都不肯原谅,怎么会原谅别人呢?”于是转身而去。又过了很久,高僧问:“还生气吗?”妇人说:“不生气了。”“为什么不生气了呢?”“我生气有什么用呢?只能被你关在这个又黑又冷的屋子里。”高僧说:“你这样其实更可怕,因为你把你的气都压在一起了,一旦爆发,会比以前更强烈。”说完,又转身离去。
等到第三次问时,妇人说:“我不生气了,因为你不值得我生气。”“你生气的根还在,你还没有从气的旋涡中摆脱出来。”高僧说道。又过了很长时间,妇人主动问:“禅师,你能告诉我,气是什么吗?”高僧不说话,只是看似无意地将手中的茶水倒在地上。妇人终于明白了:自己不气,哪里来的气?心地透明,了无一物,何气之有?
星云大师:来佛光山学佛修道、奉献服务的徒众越来越多,因此有关疾病医疗、参学旅游、教育留学,乃至日常所需等福利费用也就相应地增加许多。
记得过去有一段时间,补牙、装牙的费用占了很大的比例。一日,掌管会计的职事拿了一沓请款收据,蹙着双眉对我说:“师父!最近患牙病的住众特别多,牙疼虽不是大事,但痛起来确实难受。常住尽量给大家方便,偏偏牙病的医药费非常昂贵,一个人补几颗蛀牙,装几颗假牙,动辄千元万元以上,实在不是常住所能负担的。”
“不能负担,也要设法负担。”我告诉他。
会计又补充道:“这些人受了常住的恩泽,不但不知回报,说些好话,反而批评常住,有些甚至才装好牙就离开僧团。依我看,实在犯不着为他们出这笔冤枉钱。”
“虽然这些人嘴里说不出什么好话,但我不能不给他们装一口好牙。”我坚决地说。
长乐先生:这些人占僧团的便宜,大师不但不生气,还要给他们装上一口好牙,实在是很高的修为。可见生气这件事无关别人,全在自己。
人人都会生气,但生气只能伤害自己,除此之外,什么作用也没有。而且,爱生气的人一般都有点自我膨胀。所谓膨胀,是指物体受热时,粒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占据了额外的空间。你的空间占了别人的空间,影响了他人,他人不高兴,你也很难愉快。自我膨胀的人往往都有些成就,有些自信,这本是好事,但你一膨胀,坏事了,把浮肿当成了强壮,把谦和当成了无能,把他人当成了地狱,你的下坡路就开始了。
梁文道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每个强大的国家都是在看起来国势最盛的时候开始埋下衰败的种子。使一个国家强盛的理由,有时恰恰也是使它衰败的理由。人也一样。所以,生气的时候,一定要想想原因。正如大师所说,了无一物,何气之有?
星云大师:交朋友是为了生气吗?做事业是为了生气吗?养儿养女是为了生气吗?肯定不是。这就是禅。日本的一休和尚带着徒弟出去传教,遇到桥梁断裂,河水暴涨。来了一个小姑娘,也急着过桥办事。一休和尚说:“姑娘,你要过去吗?我背你好了。”这个姑娘就让一休和尚背了,徒弟在后面想:师父平时跟我们讲男女授受不亲,今天却背小姑娘,这不好吧。过了河,一休和尚放下小姑娘,回到了寺庙。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徒弟终于忍不住了,就对一休和尚说:“师父,弟子有个问题总放不下。”一休和尚说:“什么事?”徒弟说:“您不是教我们男女授受不亲吗,您怎么可以背女人涉水过河呢?”一休和尚听了以后一拍桌子,说道:“你太辛苦了,我把那个女人背到河对岸就放下了,你怎么把她背在心上三个月呢?”
长乐先生:现代人亦是如此,常常背上很重的心理负担。不知道性格是不是和血型有关,我的一些A型血的朋友,做事特别认真谨慎,也非常负责任,但往往容易背上很重的心理负担,一点小事反复琢磨,放不下,于是活得很辛苦。
星云大师:苦其实来自于我们的贪欲和执着。社会是个大染缸,在社会上做人,一定要矜持、警惕,要情爱诱惑不得、金钱买不走、威力吓不得,做到不动心,什么外力都不能动摇我,我有不变的原则,我有随缘的性格,这样才能减少人生的苦。
长乐先生:你有了主心骨,才能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该把精力放在哪里,才不会被不必要的事情惹生气。常常生小气的人很难有成功的事业,因为他眼里只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你的视野里全是鸡毛蒜皮,那你的人生能有多宽广、多幸福呢?
星云大师:60多年前,我初到台湾,在宜兰雷音寺弘法时,有一位熊养和老居士,经常到寺里义务教授太极拳。他是江苏人,曾任阜宁县县长,在宜兰县颇有名望。
他在台湾唯一的侄子熊岫云先生,是宜兰中学的教务主任。有一天,正逢熊老居士七十大寿,熊岫云先生特地准备了一份大礼,向叔叔拜寿。熊老居士见了侄子,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不需要你任何的孝敬供养,只要你肯在佛菩萨面前磕三个头,念十句阿弥陀佛,我就心满意足了。”
熊岫云先生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哪里肯磕头拜佛呢?于是他拔腿就跑,但是回头想想,叔叔是他在台湾最亲的亲人了,因此心里又感到十分懊悔。因为想知道佛教究竟用什么力量,让威德并具的叔叔心悦诚服,从此以后,他每逢周三、周六的共修法会,都会坐在宜兰念佛会的一个角落里听经闻法。
起初,他双手抱胸,桀骜不驯地听我开示佛法。渐渐地,他见到我,会合掌问候。我从来没有特别招呼他,也不曾劝他信佛。如是六年过去了,在一次皈依典礼中,我看到他跪在众中忏悔发愿。典礼结束后,他告诉我:“六年来,我不曾听您批评基督教不好,您甚至还会赞美基督教的好处。您的祥和无诤,是我在基督教中不曾见过的,因此我决定皈依佛教。”
长乐先生: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正因为大师对持不同信仰的熊先生长年包容,才打开了他的心门。
中国文人赞赏一种境界—宁静致远,很多文人写了这四个大字挂在书房中,但大家有没有真的想过这四个字的含义?有人说,它的含义就是,心宁静了,就会想得很远。我说那叫心飞了,走神了。诸位见过深沉的大海吗?大海表面上被风吹起了波纹、浪花,但越往深处,越不动、越静。我觉得,真正的宁静致远就是心灵像深海一样,底下有根,深沉宁静,可以承载很多,可以包容很多,正如这位禅师。
星云大师: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上,都希望人生幸福,如何做到?首先要做自己的贵人。我们所求的贵人在哪里?真正的贵人就是自己。你先别想着度别人,先把自己度了,把自己变得更好,把自己完善了,把自己的缺点改正了,你自然就是自己的贵人,人生自然就会幸福。我们说福不享尽,就是力气不要使尽了,使尽了就没有力气了。所以,在度了自己的基础上,我们要去帮助别人。给别人路走,就是给自己路走。很多人问,给别人什么样的路呢?我觉得,给别人什么样的路就是给自己什么样的路。
长乐先生: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我们生命中的一切所愿,不是“追求”所得,而是“吸引”而来。所以,佛说: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星云大师:在这个世界上,你不能什么东西都想拥有,财富、智慧、大德……这需要有福德因缘,该是你的,会来找你;不是你的,煮熟的鸭子也会飞走。所以,不一定要占有,享有就好。你建大楼,我可以在走廊上躲雨;你有电视,我可以在旁边沾光。太阳给我们温暖,月亮给我们清凉。世间没有穷人,只要你和他人共存共荣,不嫉妒别人,就可以享有幸福和安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