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福报与财富

末学最近听到一句话:有文化的人给没文化的人打工。意思是,现在有些人读了很多书,学历很高,但是只能给人打工,但老板的文化程度却没有他们那么高。又有一种现象,两个人学历相同,努力相同,结果却完全不同。其中一个人财运极好,而另一个人,做什么都很难成功,一生财运平平,只能维持温饱。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呢?导师在《佛教的财富观》中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吉凶祸福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沿着因缘因果的规律在发展。所谓如是因感如是果。

佛教讲三世因果,因而对人生也要从三世因果中去认识。如果明了人生因果,我们就可以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为未来人生规划美好的蓝图。财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赚钱同样有它的因缘因果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种下的业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

由此知道,当我们过去没有种下财富的因,今生想获得财富自然有障碍。当然,过去的因我们已经无法改变,能把握的就是今生付出努力。

如何努力呢?导师告诉我们: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广种福田,所谓“人天路上,修福为先”。福报就像土壤,如果土壤肥沃,无论种什么都容易获得丰收;反之,土地贫瘠,同样的付出却不会有同样的收获。所以我们的生活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的福报。

既然福报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又如何广种福田呢?法义中告诉我们,福田有三种。

首先是恩田,对有恩于我们的一切,都要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包括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和众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将我们养育成人,在三界中是最殊胜的福田。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师长的教诲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生存技能的培养,都来自师长的教育。国土恩也是我们要铭记在心的,因为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提供了安全和福利的保障。再就是众生恩,世间生活是缘起的,要依赖各种条件,对一切有恩于我们的众生,都要知恩报恩。

其次是悲田,就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菩萨道的修行中,利他与自利是一体的。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所付出的爱心和努力,就播下了善的种子。这不仅能使他人获得利益,同时也能使我们完善自己的道德,升华自己的人格。

第三是敬田,即恭敬一切应当恭敬的人,主要指佛、法、僧三宝。因为有佛陀作为我们修行的榜样,有佛法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南,有僧团作为我们修行的依怙,我们才能在生死流转中获得真实的依靠和解脱的途径。因此,三宝对我们来说,可谓恩同再造。我们应当以至诚的心礼敬三宝,有一分虔诚,就能获得一分佛法的受益。

写这些,主要是提醒自己:为利益众生,不求世间财物,只求功德法财;时时广种福田,积下福报智慧。阿弥陀佛!末学就分享到这里,感恩大众聆听。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福报与财富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