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玛·恰美仁波切说,像我们这种初学者去建造一座寺院时,内心不可避免地会生起一些不纯净的念头或行为。在整个过程中,也必定会面临许多挑战,因此一旦竣工之后,我们必然会对它产生执着,或者产生各式各样的悭吝行为。然而,「供养曼达」的修持完全不会产生这种后果,也由于这种原因,它才如此重要。
我们供养什么?
从受供者的观点来看,任何种类的供品都是无关紧要的。因此,我们应该供养自己认为珍贵的物品。
例如,向过去诸佛与菩萨供养自己的身体,我们就与释迦牟尼佛的身、语、意、功德、事业结了吉祥之缘。向现在佛——我们的上师——供养身体,我们的身、语、意就成为完美的智慧法器;向未来佛供养身体,就圆满了能让我们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吉祥之缘。
在供养曼达过程中,主要是将圣众做为我们的资粮田。至于到底应该供养什么,随你自由想象发挥。如果你觉得须弥山与其周围的大小洲很难在心中呈现,那就以一座雄伟壮丽的山代替。或者想象亚洲、南美洲、北美洲与澳洲等,并且包含其中所有美丽的国家公园、宫殿、瀑布与财富等。
如果供养不属于自己的物品会令你不安,请记住,你对世界的感知完完全全是以你自己的方式,而非别人的方式。因此,你可以在观想中加入各种财富之源,例如:德意志银行、森林、铁矿、钢铁、人类喜欢攒积的各种物质财富、天人的财富(通常以飞毯与华盖来代表)等。你还可以再加入龙族的财富(有时显现为能启动战争的海螺),或能转化成王国与宫殿的小贝壳,或如意树、满愿牛,甚或俊男美女。你可以尽量发挥,努力突破自己的想象的界限。为了强化观想,也可以利用你认为珍贵的各种物品,例如西藏人在供养时就使用大量的米、铜板与金、银等贵金属。
如果你打算将这个修持当作前行积聚的一部分,你就需要一个曼达盘,以及你所能积聚的、尽量多的供品。根据德松(Deshung)仁波切的说法,曼达盘可以是满大的,不过如果你喜欢小的也无妨;至于其材质,则取决于你的经济能力,例如石盘、檀香木盘、铜盘、铁盘、钢盘,甚至你愿意的话,金盘都可以。主要的修法供品则是各种谷物,不一定只是米,而你所加入的其它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你专注的对象来加强修持。将每一粒谷物观想成上述的各种物品,如果你像我一样,很受印度风格代表财富的东西所启发的话,你也可以加上华丽的澡堂,其中有成群美丽的舞娘,还有——为了政治正确之故——众多英俊的舞郞。
虽然修持的法本上所写的,常常让人觉得好像我们是为了取悦诸佛与菩萨而做供养;但请诸位牢记于心,事实绝非如此。佛、法、僧三宝不可能被我们微薄的供养所贿赂、收买或影响,甚至连取悦都不可能。多想一想你就知道,传统上的供品,并非为了让诸佛与菩萨在世俗上「有用」而设计的。事实上,「有用」并非目的。就以「牛宝」为例,一头牛对于某个住在纽约市中心的人而言,会多有用处呢?
有关供品的实用建议如果有几周的空闲,你可以考虑进行密集闭关,专修「供养曼达」,一口气完成十万遍。
若是如此,你会需要两个曼达盘,一个放在佛龛上,以五堆供品代表五方佛部,另一个做为修持供养之用。由于供在佛龛上的曼达会放得比较久,如果你以传统方式将米与酥油合拌而使它能黏在一起的话,就会易于腐坏。因此,你要使用不会腐坏的物品来替代,例如各种半宝石等。
至于你日修所用的曼达,最好每过一段时间就以新米替代旧米。供品的数量与更新的频率,都取决于你的预算,如果你是闭长关,例如为期一整年的话,那么当然应当定期更换供品。一旦圆满积聚的数量后,不成文的传统是将修法用的贵重物品供养给上师或寺院,或选择悄悄地洒在无人会感谢你的森林中。
每天在你开始修持之前,先用藏红花水、玫瑰水或任何香水清洁曼达盘。然后,在每一座修开始时,用手腕内侧将曼达盘表面擦拭干净。如果要更细化你的修持,那就观想你此时正在清净所有将要献上的供品,当然也包括你的身、语、意。你可能会听到许多类似的这种微小细节,几乎你遇到的每个西藏人或老修行者,都会提到些微不同的版本,而且从其各自的观点而言,他们可能都是正确的。毕竟,藏传佛教有四大传承,成千的修行者依循成百的上师教导而修行,但许多上师都修改了传统的教法。不过,究竟而言,擦拭曼达盘并无唯一的正确方法,因此无须在此浪费过多的时间。
观想在此修法中,观想你做供养的对境是莲师或金刚总持,由众多眷属所围绕。(关于此观想的细节,可参照前行长轨<皈依>章节中有关「资粮田」的描述。)坛城主尊安坐于满愿树的中央枝干上;主尊前方的枝干上,端坐并释迦牟尼佛与一切诸佛;右方枝干上,站立着所有的菩萨;左方枝干上,是声闻与缘觉等圣众;后方的枝干上,则是无量的法本与经卷。
在修持「皈依」时,我们将此观想中的圣众称为「皈依境」;在修持「生起菩提心」时,他们成为我们受菩萨戒的见证人;现在,当我们供养曼达时,他们成为受供者。
在此修持中,擦拭曼达盘的玫瑰水或香水代表了「菩提心」的行持,意即你修持此法的目的是为了令一切有情证悟。藉由泼洒些微的水在曼达盘上,你以「菩提心之润湿」来象征此一金刚乘修持的深奥,也让这个修持超越了只是盘中撒米的世俗行为。水也有助于让米粒黏着于盘上,虽然你可能不想每次都用水来清净曼达盘,但在修法开始时先洒水会比较好。
现在,你可以开始供养曼达了。
七供曼达在传统上,曼达盘上的供品是以顺时针方向摆直,但你可以选择从曼达盘的前面(十二点锺方向)或后面(六点锺方向)开始。(东方是在你面前或最靠近佛龛处,需根据你依循的传统而有所不同。)我喜欢从后面开始,因此下面的说明依此叙述,而括号中的位置则是从前面开始的做法(见【图一】)。
(图片制作中……稍后上传)(一)用右手放一堆米到曼达盘的中央当作第一堆供品。
(二)第二堆放在你面前六点锺(十二点锺)处,即曼达盘最靠近你的位置上。
(三)第三堆放在从第二堆顺时针转九十度处,即九点锺(三点锺)位置上。
(四)第四堆,顺时针再转九十度,在十二点锺(六点锺)位置上。
(五)第五堆,从第四堆顺时针转九十度,在三点锺(九点锺)位置上。
(六)第六堆,放置在中央那堆与九点锺(三点锺)那堆之间。
(七)第七堆,放置在中央那堆与三点锺(九点锺)那堆之间。
第三堆即所谓的「南瞻部洲堆」,「南瞻部洲」(Jambudvipa)是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地球——之名。如果你的第二堆放在六点锺位置,南瞻部洲就应该在九点锺位置(如果第二堆放在十二点锺位置,南瞻部洲就在三点锺位置)。日、月分别是第六堆与第七堆,由于太阳必须从地球上升起,因此第六堆就应该靠近南瞻部洲。
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加入第八堆,代表天道与人道之所有财富的具体呈现。
通常我们以左手拿着曼达盘与念珠,以右手来放置米堆;但如果你是左撇子想要反过来做,那也无妨。
在曼达盘上放置了七堆或八堆米与珍宝之后,用右手将它们抹去,这就算供养曼达一遍。要圆满此修持,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完成剩下的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遍,外加百分之十的数量来弥补错误或不专心而已。就这么简单!
每供养一遍曼达,就依你所修的前行,念诵一遍或在三遍「曼达供养」祈请文。
三十七堆曼达供养你可以在每一百次或每二十五次的短轨曼达供养之后,修一次「三十七堆曼达供养」。
你所看过的传统曼达盘,是由几个盘子迭成的塔状结构。这是西藏的发明,你喜欢的话可以使用,但它并非修法的关键所在,因为它所根据的只是西藏人要让供品好看的审美观而已。
清楚地显示了如何放置三十七堆供品,但我不会花太多的修法时间去查核,或担心是否放错了位置。你就直接念诵祈请文,并将三十七堆供品一个个迭上去即可。
在一座修法的结尾,将资粮田融入自己,然后尽可能地安住于这种「无分别」的境界之中,愈久愈好。
事实上,供养一堆堆的米与珍宝,同样是你自己显相的产物,因此相当有限。所以,你应当供养任何一切东西,包括你认为不好的,例如自己混乱的情绪,它的本质其实就是智慧。
以意念供养各种珍贵的供品是很好的方法,因为,当你想到花时,那是「你的」心创造出「你的」那朵花。事实上,没有什么不是你自心显相的产物。这个宇宙——大气层、星辰、月亮、行星与其中的一切,都是心创造出来的,而只要心存在,实际创造出宇宙的各种无量分别也就存在。
根据佛法的观点,供养的概念根基于「缘起」的见地。事实上,所有佛教的修持与理论都根基于此同一见地,因此,无论是发愿修持有关心性的法道者,或是想要完成一种积聚福德的修法者,供灯都是个好主意。由于这项「供养」的行为与创造吉祥之缘紧密相关,因此,供灯能增进你对心性的理解——一如油灯散发光芒,能照亮自身与周围的一切;同样的,心能觉知自身,也能觉知它所遭遇(encounter)的一切。由于油灯的作用与心相似,因此油灯可被视为吉祥之物,藉由此,便能创造出与心性的吉祥之缘。
万法唯心所造,心性即为法身、报身与化身,而证得心性就是所谓的「证悟」。但是,要获得证悟并非易事,因为我们会不断地被无数的习性所欺骗。因此,我们需要各种方法与技巧来对抗这些旧习,而一次次地堆起像米这种微不足道的东西,正是众多善巧方便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