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生活需要不争的温和

不要企图用指责去解决任何问题,没有谅解就没有和解。生活也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妨也是一种活法。安静就好,何必号啕。

人生需要一种不争的温和,不悔的悲悯,不分别的善良。因为不够完美,所以还在路上,让心休息几天,明月清风,来年继续努力。

说了你又不听,听了你又不懂,懂了你又不做,做了你又做错,错了你又不认,认了你又不改,改了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说!如此的纠缠到底折磨了谁呢?

生活里少不了误解和伤害。如果不去自行豁达和平静,那么烦恼就像没有方向的火焰,损坏所有的功德,无明火烧功德林,荡然无存。犹如荒野。

平凡的人睁着两眼看世界,经常看错。不平凡的人闭一只眼睁一只眼看世界,一目了然。超凡的人闭着双眼用心看世界,所看无差。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个人初识世界,内心纯洁,眼睛里看见什么就是什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涉世渐深,发现这个世界一片混沌,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看山感慨,看水叹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阅历人生而后开悟、生慧,便可“任他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

历经岁月的更迭,我们终将明了,总有一天,一些人、一些事,会从我们身边悄然离去,甚至不留下任何可供追溯的只言片语,遗落在风尘记忆里的无奈和叹息也会渐渐远去。

我们每个经纬纵横的生命就在这浩渺的天地之间随着岁月流转,这些苦乐悲欢的人生就在四季的花开花落里轮番上演。

西风凉不过人心,纷争都是为黄金。多少遮丑的缘由,到头来不过是遮了一张厚脸皮。

当你觉得别人“无能”、“无智”、“无知”时,要问自己是不是“无礼”。当你想要有建设性地批评他人的时候,要掌握批评的艺术。劝人为善也要因人而异,如果那人可以相劝,则要以善言相劝,不要揭人短处,不要尽数过失,不要发生争执,不要过于直率,不要讲得太深,不要啰嗦唠叨。

与痛苦和烦恼作斗争。世界总是一样的,只是我们的心情和遭遇不一样而已。让它们消失在远方,越远越好。

人生可以一无所有,但绝不能一无是处,几度东风,几度飞花,静静对年华,人生流落,共燕子细语。

生活的真谛在于宽恕与忘记。宽恕那些值得的人,忘记那些不值得的人。淡淡一笑,一天又开始了。

人生何尝不似这阳光?快乐时有快乐的味道,痛苦时有痛苦的滋味,百味皆从心境起。没有谁的命运一直铺满阳光,没有谁的人生一路平坦舒畅。我们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一路上在挫折与痛苦中成长,在坎坷与困惑中进步。

幽默是一种眼光,也是一种角度,是看世界的豁达眼光,多角度地看人生,就会使我们的人生有全新的感觉。芸芸众生所处的大千世界,不仅可以用好和坏来衡量,还可以用有趣与无聊、可笑与可悲来评判。在笑声中与世界成为朋友;在笑声中,一手拉着世界,一手牵着自我,人生不妨幽一默。

人与人的相处之道,需要沟通,沟通不成则妥协,妥协不成时,学会原谅和容忍。

问天下谁是铁石心肠?问天下谁是百全好人?问天下谁无疏忽失误?怎么看别人都希望完美,看自己越随意越习惯呢?

在梦里我遇见了你,你去哪里却没有了下落,也许在未来还能相逢。在世界里,我又遇到了你,我依然不清楚你要去远方的哪里。我只想告诉你,去哪里都不重要,只要不落于烦恼的苦海。结果你真的去了不远的烦恼苦海,还是你自己给自己找的归宿。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应该期望他人给予什么帮助,期望值越高失望也就越大,要求他人不如要求自己,要求他人,你不会得到什么,得到的只是烦恼和痛苦。

不管我们的智慧是大是小,最起码要明白不能把这一生美好的光阴贱卖给烦恼,假如在烦恼中觉悟,那将是人生一次美丽的转身。

自己掌握着自己的生活质量,忘掉一点烦恼,生命就多几分庄严;忘掉一份仇恨,生活就多一些甜美;把所有灰暗的日子都忘掉,剩下的都是阳光。

如果能做到尽量多的自我批评,美好的人生也就在手中。生活中的烦恼,轻描淡写,就不会造成更多人生的伤害。如果特别在意自我,那么受伤害的不止是现在,还有可能是未来。

因为一切都将过去,所以才学会放手,如果一生拉了烦恼的手,一生将粉身碎骨,灵魂也将没有一个安排之处。

忘记烦恼不要寄托于时间,假如说很多的烦恼在时间里累积,那么后果会不堪设想。

有句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那就是“让时间的流逝来忘记烦恼”,不要忘掉烦恼是一粒种子,对治烦恼不要抱太遥远的希望,当下就是根除烦恼的最好时节。

舒畅的心情,快乐的生活,是对治苦恼的唯一办法,没有人会给你准备救命的良药,如果命运在自己的手里抛弃,那世界上哪里去寻找救世主?

我们对生活的烦恼缺乏足够的认识,生活中的嫉妒、怀疑、傲慢、懒惰、自私、嗔恨,这些哪一样不是烦恼?还有那些喜怒忧悲苦恼,烦恼人生由此而生。

我们生活在红尘世间,每天都和烦恼面对面,要认清烦恼的真面目。什么是烦恼?烦恼就是你以自我为中心而形成的所有的成见和执见。

不要忽视烦恼的力量,它会以不同的方式发起对生命的破坏,由于烦恼善于伪装,它也许潜伏在高兴和快乐之中,所以要记住悲痛中的坚强,快乐中的沉思。

假如生活里有许多烦恼,静下心来思考,没必要对生活提出疑问,再过十年你且看它。

生活的烦恼总是以冲动开始,最后的结局还是后悔,经常的雷同,经常的复制,结果到最后命运都开始麻木了。

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有的人因为事务繁杂而烦恼,有的人因为无所事事而烦恼,有的人因为无谓的琐事而烦恼,烦恼像荆棘丛生的沼泽地,横贯在人们的脚前,许多人往往受其羁绊,而陷入这痛苦的泥潭中。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生活需要不争的温和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