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只要均衡,只要不侵犯,只要互相尊重,那就是平等的真义了。
世界上什么最宝贵?平等。
国家和国家之间虽有大小,但既是国家,就有国家的尊严。大国总统到小国访问,就是小国的上宾;小国总统到大国访问,就是大国的上宾。大国与小国之间,相互尊重就是平等。
世界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等,因为祖先、血缘、外貌、历史、文化、习俗、语言不同而有不同的种族,种族之间,相互尊重包容,在人格上应该都是平等。
佛陀出生在印度种姓制度森严的时期,当时就勇敢喊出“四姓平等”、“大地众生皆有佛性”的平等宣言,就是现在看来,是何等伟大!所以,在佛陀的眼里看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众生、四生九有都是平等的,不但人与人平等,凡是有生命的,都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所有的差别都可以统一,所有的复杂都可以和谐。因为世间一切万有,都是因缘所生法,因我们妄自分别、认识,才有很多不平等的现象。
在当今社会,强弱不平等、大小不平等、贫富不平等、事理不平等、男女不平等、智愚不平等,用佛教用语说,就是众生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彼此而有分别。分别了、不平等了,就有异见,就有冲突,就有对立。其实,这许多不平等,也都是妄自分别,基本上,本体都是同体共生、都是生佛一如的。
在佛经里面有一个比喻说,面孔上的眼、耳、鼻、舌,有一天互相不平,彼此开起斗争大会。先是眼睛发难说:“在人的面孔上,最有用的就是眼睛,要看,才知道世间万物;要看,才知道红黄白黑。眼睛是灵魂的窗口,这么重要的眼睛,竟然长在没有用的眉毛下面,我实在不服气。”
眼睛说后,鼻子更加不平:“我这个鼻子要呼吸,假如不能呼吸,大家都不能活下去,这么有用的鼻子也长在下面,让没有用的眉毛高高在上,我也要表示抗议。”
鼻子讲过之后,嘴巴更是鼓起如簧之舌,说道:“人的器官里,最有用的就属我这个嘴巴了。我要说话,你们才知道什么意思;我要吃饭,你们才能活下去。这么有用的嘴巴也长在下面,让没有用的眉毛高居在上,我也不服气。”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向眉毛抗议,这时候眉毛招架不住了,只有说:“大家不要吵了,我自知不如你们,我愿意长在你们的下面。”说完眉毛就移到眼睛下面了,眼睛一看,咦?不对劲,看起来不像个人。眉毛再到鼻子下面,也不像个人;眉毛又到嘴巴下面,更不像一个人。
眼睛、鼻子、嘴巴相互讨论:“刚才我们认为没有用的眉毛长在我们的上面,要它到我们下面来,但是它到了我们下面,看起来非常别扭啊!那怎么办?”大家左商议、右商议,最后大家决议,还是请没有用的眉毛在上面。你说它无用,实在它有大用,因为它在上面才像个人。
所谓世间的平等,就是各司其职。世间万物,只要均衡,只要不侵犯,只要互相尊重,那就是平等的真义了。所以我倡议,同中存异,异中不必求同。
但这个世界上,对平等还有误解。例如猫要吃老鼠,老鼠说:“同是生命,你怎么可以吃我呢?”猫说:“那我给你吃。”老鼠说:“我怎么敢吃你?”猫就说:“你既不敢吃我,那我就吃你,总算公平了吧!”就这样,老鼠就做了平等下的牺牲者。人吃鸡鸭猪狗牛羊,振振有词地说:“这许多动物,生来就是给我们吃的。”但假如深山里的狮狼虎豹,也跑到市区来吃人,狮狼虎豹说:“人,生来就是给我们吃的。”人类会怎么说呢?这是平等的道理吗?
你是富人,吃着珍馐美味,穿着绫罗绸缎,我是贫苦穷人,三餐难得一饱,衣服少有保暖,这外相看起来好像是贫富不平等,但是,在人格的尊严上,应该都是一样的。你有钱,坐飞机,可以坐头等舱;我穷人,假如获得一笔奖金,我也能坐头等舱,你能说我是穷人,不能和你一样坐头等舱吗?又好比,你是富人,拿一百万买劳斯莱斯的汽车;我穷人,假如我有钱,也是可以拿一百万买劳斯莱斯汽车,汽车不能因为你我有贫富之分而价码有所不同。
如果大家懂得平等真义,互相用平等心看待一切,这个世界才能和平啊!如果这个世界,要分强弱、大小、贫富,不以平等相待,哪里能和平共处呢?
贫僧在没有出家之前,就有平等的性格。童年时,我对家庭里人每天吃三餐,可是养的猫狗只能吃一餐这样的事情,经常为它们抱不平。蚊虫肆虐,有人见到蚊子就一掌打死,但我觉得,蚊子只吸你一点血,你就要它一条命,这种处分也太不公平了吧!俗语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凡是尊重生命,法界众生本是一如,那就接近平等之意了。
有一回,我在西方国家的动物频道上看到一个纪录片,一只母老虎死了,有一条狗照顾母老虎遗留下来的五只小老虎,多年来,只有一只小老虎在过桥的时候落水丧命,其他四只小老虎,就由这条狗慢慢带大了。动物之间,尚且有这样的情谊,何况人类呢?
古德云:“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能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体会这一切生命包括你、我、他,三者等无差别,这就是平等了。
贫僧青少年时期,懂得一点生物学,知道凡是生物,有生长、繁殖、死亡的现象。我们不吃动物猪马牛羊、鱼虾海鲜,是因为它们会经历生长、繁殖、死亡,但是青菜萝卜蔬菜果类,它们也经历生长、繁殖、死亡,为什么能吃呢?我求教多人,都不能解答心中的疑惑。
后来才慢慢悟到,动物和植物的不同,在于有心识、没有心识的差别。动物有心识,你要吃它,它恐怖、畏惧、挣扎,它不但能生长、繁殖、死亡,它还有心识的活动,所以不可吃它。而植物没有心识,它的生长、繁殖、死亡的现象,只是“物理”上的机能反应。所以佛教讲生命,是从“心识”谈起。
数十年来,我认为生命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如上述的动植物,以心识辨别;广义的生命,宇宙万有,生存就是生命。我们应该要发广大心,让所有宇宙万有同体共生,一切平等。
就如我经常应邀主持皈依三宝,这么多年来,也不止百万人以上了,但贫僧从来不敢说,我是你们的师父。我告诉他们,你们皈依三宝,是信奉佛教,我只是为你们证明而已。对于千余名出家弟子,我只想到“三分师徒,七分道友”。有的徒众长于音乐,歌喉美妙,梵音比我嘹亮;有的徒弟擅于美术、漫画、书法,他们都比我高明;有的徒弟会说英文、日语等各种语言,我都不如他们。人各有专长,不能以己之长,轻视别人之短,长、短要各司其用。
但是,人类要建立平等的观念,非常地艰难。例如,中国自古以来,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并且认为那是当然的,但女性则不能。又如武则天本是一位能干的女皇帝,只因为是女性,千古以来也被人嘲笑谩骂。
贫僧在建立佛光山期间,就提倡男女平等。过去习惯,男众在前,女众在后,男众在中间,女众在旁边,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我本性的观念里就认为不该如此,所以在佛光山教团里,无论上殿、过堂,男众在东单,女众在西单,东西各分一半,不必分前后,不是就平等了吗?
但是,我推行这样的理念也非常不易。在开山之初,有信徒拿一些水果来供佛,我就问:“供佛以后,这些水果怎么分配给大家呢?”有一些男众总抢先说:“应该给我们男众。”我对于男众的这种优越感,深不以为然。建了一栋新的房屋,我问:“这栋房子谁先进去居住呢?”男众也总是说:“让我们男众先住吧!”男众凭什么优先呢?这一栋房子,大部分的功德、建筑经费,都是女众信徒捐献的,你能对女众这么不尊敬吗?
在西方,女人被喻为天使、和平女神、安琪儿,绅士们要为女士让路,为女士让座;甚至在国际社交礼仪中,见面时,女士先伸出手,男士才可以与之握手;要有什么利益,让女先有;逃难时,男士让妇孺优先……这些都表示他们对女权的尊重。
但是中国人都把女人视为母老虎、祸水、扫帚星,就是美丽,也说她是蛇蝎美人,千百年来,这些都是男性歧视女性可耻的言论。尤其在佛教里,你不受戒律、吃鱼吃肉,他都不以为怪,只要你和女性有一点来往,就是最大的污点,最大的丑闻了。
就是夫妻,他们到寺庙里面来,寺里的知客师就把丈夫带到东客堂,把太太带到西客堂—佛陀都认同夫妇伦理合法,你为什么要把他们拆散呢?
我认为,男女一样可以成道,就如印顺法师在《佛法概论》里,引用《阿含经》佛陀说法:“四种姓者,皆悉平等,无有胜如差别之异。”这就是说明,无论从财力、从法律、从政治、从道德,从女人所生说,从随业受报与修道解脱说,四姓完全是平等的,四姓不过是职业分化,在佛道成就、智慧解脱上,男女是没有分别的。
如同我们在拜佛时,也没有分这是男众佛、女众佛;向菩萨合掌,也没有分他是男菩萨、女菩萨,但为什么要对世间女性强加分别轻视呢?像观世音菩萨,是男生?是女生?如果是男生,他为什么现女相呢?如果是女生,你大和尚、大比丘不是都向他礼拜吗?只因为他是菩萨,所以就没有男女的分别了。
佛陀准许姨母率领五百名释迦族女性出家为比丘尼,但是,佛陀涅盘后,弟子们结集经典,不知道什么原因,男众比尼订定了歧视女性的“八敬法”,硬是要贬抑女性的地位。
佛光山开山之初,有一名空军士官,因为军人待遇微薄,没有办法养育五个儿女,我刚刚为佛光山设立了育幼院,他就把五个小孩交给我代他抚养。不到一两年,不知道他在哪里出家,他现了僧相到佛光山来探望他的子女。
这原本也是人情之常,我们也很尊重他。但我接待他的时候,他就跟我说:“星云法师,我给你一个建议,你们佛光山的慈惠、慈容等比丘尼,见到我都不顶礼,他们不是违犯八敬法吗?”
我当时听了非常不以为然。慈惠、慈容法师她们有留学日本的学历,学佛出家都有一二十年了,应该算大比丘尼了,你是一个才落发的中年出家汉子,你要叫她向你礼拜,她们实在也拜不下去。
因此我感觉到,佛教里当然有很多开明的比丘大德,但是也有一些傲慢初学的光头俗汉,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再说,恭敬,是人家出于心甘情愿、心悦诚服,不是我们要求别人来对我们恭敬的。
贫僧初到台湾时,见到比丘尼总是在寺院煮饭倒茶,在家女居士只负责打扫清洁,当时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她们都只能从事幕后的工作?
后来,我创建佛光山,坚持不懈地实践佛陀的平等教义,训练出家、在家女性投入各种佛教事业。许多人都笑话我,说我是“妇女工作队的队长”,我也不以为意。还好这些女众弟子也很争气,在弘扬佛法的道路上做出许多成绩,像《佛光大辞典》、《佛光大藏经》、《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等,都是一群比丘尼编辑而成。此外,还有许多比丘尼在大学里当教授、在中学里做校长,而其他具有专长的,像在报社、电视台、读书会,在监狱布教的就更多了。
其实在历史上,有成就的比丘尼济济多士。佛陀时代“智慧第一”的善相比丘尼,“神通第一”的莲华比丘尼等。佛教传到中国后,江苏徐州竹林寺净检比丘尼,建立了中土第一个比丘尼僧团。浙江湖州白雀山道迹总持比丘尼,是南朝梁武帝的公主、达摩祖师的弟子,达摩祖师曾经为她印证:“你得到我的肉。”今年(二○一五)四月,湖州法华寺印可法师要为这一位肉身不坏的比丘尼重建宝塔供奉,邀我前往主持奠基典礼,我欣然应允。当地的书记、市长都热情参与—这也是大陆比丘尼之光了。因为相传她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我就说了句法语:“总持比丘尼,观世音化身;重建真身殿,普荫世间人。”
古往今来,因为这许多的优秀比丘尼,因此,我在佛陀纪念馆的菩提广场两边,供奉的十八尊罗汉中立有三尊女性罗汉,就是为了记念、表彰这些优秀的比丘尼。其实,在佛陀的时代,女性证悟罗汉的,何止千百人之多啊!
曾经有记者问我:“大师,你身边女众弟子似乎比男众弟子多?”我幽默地回应他说:“我看不到男人,也看不到女人,我只看到出家人,看到佛陀的真理。”
在佛教的出家和在家僧信之间,虽然在事相上有前后,但是在佛性上没有差距,因此我也喊出“四众共有,僧信平等”的口号。我创办佛学院,只要有心学佛的男女二众,不论在家、出家,都能入学就读男众学部、女众学部,保障僧信二众平等的权益。我也告诉佛光会会员:“僧信二众,如人之双臂、鸟之双翼,要共同担负弘法利生的责任。”
比如近代孙张清扬女士,在当初,她不惜违逆蒋宋美龄拒绝信奉耶稣教,并且和她进行信仰的辩论,一生护持佛教不遗余力。台湾第一部《大正藏》,就是由孙夫人变卖首饰,从日本请回影印流通。当她往生后,灵骨奉安佛光山,为了尊重她,我们还建塔纪念。她虽是女性,可是护持佛教的勇气过人。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伟统里,也没有说女人比男人就差了一截。举例说,在《战国策》里,就表现出对赵威后的赞赏。赵威后主政国家,齐国派使臣前来恭贺。赵威后就问:“你的国家税收如何?你的国家人民都幸福安乐吗?你们的国君政躬康泰吗?”
齐国的使臣听了以后就非常不高兴,质问赵威后:“你怎么可以把我们的国君放在后面,先贱而后贵,可以这样吗?”赵威后说:“这是很自然的啊!假如没有税收,百姓怎么能平安生活呢?假如没有百姓,怎么有国君呢?所以我刚刚问你的话是非常有逻辑的,我刚刚的问候也是没有错的。”
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女性就有这样民主平等的观念。又如中国的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不也是男女同样有贡献吗?《法华经》里,八岁的龙女成佛,七岁的妙慧童女说法,七佛之师的文殊菩萨也向其顶礼;《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女性就占了好几位,她们都是对佛法有独到体证的大善知识。
再看历史上,女性中不乏爱国护教的英雌。像佛陀时代,波斯匿王的末利夫人将皇宫当作道场,讲经说法布教,参与民间活动;胜鬘夫人贵为皇后,兴办教育,培养幼苗,宣说大乘佛法。阿育王把女儿僧伽蜜多送到斯里兰卡出家,建立比丘尼僧团,以影响斯里兰卡佛教。唐朝文成公主信仰佛教,远嫁西藏,也把唐朝文化传扬于藏地。明太祖朱元璋,晚年性情暴烈,杀害大臣,株连无辜,幸好虔诚信佛的马皇后劝他少开杀戒,避免了不少冤狱。这许多伟大的女性,她们的贡献,都在历史上留下重要一页。我们能轻视这许多女性,认为她们都不如男人吗?
到了今日社会,男女平等,应该是天经地义的思想。从西方国家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德国默克尔总理、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到东方的韩国总统朴槿惠、缅甸民权运动家昂山素季等,她们在当今,都是能与各国领导人平起平坐的优秀女性。
梁启超先生在他所著的《饮冰室全集》中特别提到,他之所以信仰佛教,是因为佛教的教义中,有六点使他心仪的地方—其中之一便是:“佛教之信仰,乃平等而非差别。”许多优秀女性,一直在为法、为道、为社会、为国家做奉献,我们怎能还继续生存在过去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落伍的观念里呢?我们一定要体会佛陀说的关于平等的真理名言,千万不可违背佛意。
所以,当我们看到佛教里,还有贡高我慢的出家人,认为自己高于在家众,或是有男众高于女众这种不平等思想,我认为这都是落伍、丑陋,是不可以存在的言行思想。
《金刚经》里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难道我们还要着相轻视吗?佛陀也告诉我们:“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段经文,实须吾等佛子要至诚恳切思之、思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