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珍惜眼前所有的,这就叫做“随缘行”。要随时感恩珍惜这样的因缘。试想,全球有几十亿的人,你为什么会找到对方结婚、成立家庭?这样的因缘多难得啊!全球这么多人,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为什么我们会千里迢迢地来相识啊?至于缘什么时候会走?不必担心,缘走了就走了,只要我们此刻尽心就无憾了!至于下次何时再见面?本来就没有见面,也没有分离嘛!
这不是和你们讲禅法,是真的如此!如果你只见到假相,那就是有生灭,但如果你能把听到的佛法摆在心里,你就会知道佛法是亘古长存的,不因为今天缘生而生,也不会因为明天缘灭而灭,它永远存在你的生命里!
你以前没听到佛法,不代表你不具备它,只是你尚未认知到它的存在;同样地,你现在听到了,也不是你因此就获得了,而是你打开自己的心门,开始发现到它的存在罢了!所以,有没有任何人教你些什么?没有!但虽没有,我们仍然感激这样的因缘,这就叫“随缘行”。随缘行的重点就在于不要因自己所处环境里的自我成就而自我膨胀,但更积极的面向是,要我们珍惜这些因缘得来不易!
达摩四行的第三行是“无所求行”。“无所求”不是指什么都没有,不对!真正的无所求,是在心里仍然会有一份力量,仍有一颗往前、上进之心,时时刻刻要往菩提道、往利益众生的方向行走。可是,当你在行走时,永远不会把自己的私心、自己的成就摆在心里,至少不是为自己所得而求,这才是“无所求”的真义。
比方说,大家来这里做义工,由于你的付出,别人因而得利,而你这么付出,当然会有其功德,但如果你执著于这样的功德,你可能就会开始想:“我付出这么多,怎么别人都没感激我?连一声谢谢也没有!”甚至有时候做久了,和道场的常住众熟悉了,在你不小心做错的时候,法师就比较直接、率性地说了你几句,你心里就会嘀咕:“我已经这么付出,做了这么多了,这个法师怎么对我这么凶?”
说句老实话,我忘了是师公还是师父讲的:“刚进门的,我们都是用慈悲笑脸来对待;进了门后,我们就要把他们痛宰!”讲“痛宰”,其实就是要你们好好地修行、转变自己。因为我们的习气太重了,如果没有真正很严厉或很凶地鞭策,只是用关怀的方式,好比很温柔地问:“唉呀!你吃饱了没?”或者你自己也希望法师用这种嘘寒问暖的方式对待你,那你回家找妈妈好了!不要来找师父!
师父该教你什么?真实的佛法!要能让你真正站立起来,那才是真的!不要永远都是养不大的孩子,这样就没用!
当你到达无所求时,你就会知道:哦!原来这就是无所求!实际上,真正的无所求反而是会让你更加积极地努力,当菩萨有力量、能自己站立起来时,他虽不为自己,但他永远往前走,他肩上也永远承当着众生的一切苦难。但对他而言,他没有任何的祈求或需求,这才是真正正确的心态,就像我们师父一样!
如果你听不懂这些教理,你就以师父的形象来感觉,想想师父的行谊,你就可以了解什么是佛法的“无所求”!看看师父就能知道了!所以我自己常常觉得,自己出家能遇上这样的伟大明师,真是太有福报了!
圣严师父他老人家身心的圆满、庄严,为教、为众生的付出,真的在今世找不到第二个这么圆满的人!只是在他生前,我没有这个福报去体会,老人家死后,我自己才在这里怨悔,希望还不算太晚!因为本来师父就没有离开我们,无生无死,所以才叫做“寂灭”。
师父留给我们“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教诫,其中“寂灭”二字,就是出自我昨天讲解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中的“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也就是说,如果你还落在生灭相上,那么,寂灭就永远离你很远!师父不是等到一口气上不来时,才开始进入“寂灭”,他是时时刻刻都在寂灭里!只要我们自己的心寂灭,师父就与我们亘古长存!
达摩四行的第四行是“称法行”。称法行是完全合乎佛法的根本义——虽行,却不着于种种相。例如虽然修尽种种的法门,却没有烦恼可断,也没有佛可成就;虽然度尽一切众生,甚至如地藏王菩萨一般下地狱,穷尽历劫都在做度化的工作,连任何一个众生也不舍,也知道众生可能需要百千万劫才能成就,但却又清楚其实无众生可度。如此,才是真正的称法行。
有时候,我们比较难真正体验到称法行的内涵,但如果你见过清净本性,就会比较清楚何谓称法行。亦即当你专注在一个法门的修行,或是带领大家共修时,法法、心心都是进入实法实相里,而不会执著于是否有法可修、有烦恼可断或有无众生可度。
称法行的内涵类似祖师的作略,是这样讲也对,那样讲也对,怎样讲都对,没有一个不对!但是,如果你着在相上,你就会心生分别:“怎么会这个样子?”当这一念生起,就已经不是称法行了。称法行是完完全全合乎法,却又无法可得,就是这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