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佛道

第12页
学佛的老人不痴呆-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的老人不痴呆

学佛网阅读(591)评论(0)

学佛的老人不痴呆 学佛是老人理想的归宿。很多老人学佛之后,精神上有了真实的寄托,对未来也有一种把握。所以,愿普天下的老人都能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善加抉择,以有意义的方式度过!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代诗人李商隐对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的...

学佛:生死事大,早做准备-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生死事大,早做准备

学佛网阅读(1.17K)评论(0)

生死事大,早做准备 现在的人,对世间的一切事,无不斤斤计较、绞尽脑汁,对死亡大事却置之不理,仿佛死神已将自己忘却,这实在是掩耳盗铃的自欺之举。 瑜伽士秋雍,是塔波仁波切的首座大弟子,也是藏地公认的大成就者。 一位康巴的修行人,听闻其美名,特...

学佛:对父母永远要软言柔语-学佛网
学佛感应

学佛:对父母永远要软言柔语

学佛网阅读(666)评论(0)

对父母永远要软言柔语 人老了,就变成了孩子。所以,假如父母的言行举止有失,比如天天打麻将、喝酒、吵架,那么子女应当好言劝解,不能语言犀利、态度强硬。 一次,我听一个年轻人说:“今天我父亲做的事很不对,我就把他狠狠痛斥了一顿。”当时,他一副很...

学佛:孝顺并非只是给钱-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孝顺并非只是给钱

学佛网阅读(835)评论(0)

如果认为“孝”就是养活父母,让父母吃好穿好,而没有用心恭敬他们,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何区别呢? 有些人在父母年老后,每个月寄一点钱,就认为自己很孝顺。其实这并不是“孝”。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

学佛:尽孝等不得-学佛网
学佛修心

学佛:尽孝等不得

学佛网阅读(965)评论(0)

我们孝养父母的时间,每天都在递减,如果不能及时尽孝,以后定会终身遗憾。 很多人从小对父母的态度比较随意,一直以为父母爱自己是天经地义。父母由于宠溺孩子,也不多加指责。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子女,等到想报答父母恩德时,父母可能已离开了人间,正所谓...

学佛: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学佛网
学佛感应

学佛:母心如水,子心如石

学佛网阅读(773)评论(0)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在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今社会,太多子女纷纷以工作、家庭为借口,将父母拒在自己的世界之外,对他们身体的衰老、内心的孤独不闻不问,忘记了他们养育自己是如何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学佛:重启觉醒之路-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重启觉醒之路

学佛网阅读(1.12K)评论(0)

重新启航的觉醒之路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一年。这一年我走上了觉醒的道路。有句话说:“人身难得我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我是何等的幸运进入了三级修学遇到了那么优秀的学长,他们都是我临摹的榜样,她们...

学佛:那么多的误解从何而来-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那么多的误解从何而来

学佛网阅读(693)评论(0)

学佛:那么多的误解从何而来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第一次课,关于积极和消极,悲观与乐观的探讨,法师开示里拨云开雾,解开了佛教徒的第一层面纱。 回顾自己对佛教徒的认识,闻思法义,何尝不是对佛教徒曾经有深深的误解,为什么? 中文是描述性特别强的文字,...

学佛:八风吹不动-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八风吹不动

学佛网阅读(839)评论(0)

八风吹不动 如今很多人,喜欢口口声声说:“一切得失都不存在。”但实际上,他平时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得”而奔波、害怕“失”而操劳,有各种各样的得失和犹豫。 得与失、乐与忧、美言与恶语、赞叹与诋毁,这叫做“八风”,又名“世间八法”。 人们往...

学佛:精进证菩提-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精进证菩提

学佛网阅读(1.36K)评论(0)

学佛:精进证菩提 进入《入菩萨行论》的精进品的学习。整个精进品共四课。帮助我分析了不够精进的因和如何发起精进。 精进的定义:在“断恶修善、转迷为悟”的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努力,称为精进。离开这些内涵,世间上的奋斗,从贪欲心出发所做的努力,都不...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