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智慧

第11页
四法印(一)-学佛网
学佛成佛

四法印(一)

学佛网阅读(741)评论(0)

“我们为什么要佛教?”简单的回答是,这样我们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持久的、便宜的,而且可随身携带的乐趣。这要如何办到呢?就是了解一切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 谢谢王守常教授对我的介绍。我有点紧张,王教授可能提高了各位对我的期待。对我个人而言,能到这...

临终中阴-学佛网
学佛成佛

临终中阴

学佛网阅读(1K)评论(0)

现在让我们谈第四种中阴——“临终中阴”,这是真正被许多人所指的中阴。它也有两个端点,起点是当你开始面临一个确定性的死因,另一端点则是所谓的死亡。如同之前曾告诉各位的,这些语汇非常模糊,但也是唯一能够描述事物的方式。从你确定即将死亡的时刻起—...

内观 禅 修——毗 婆 舍 那-学佛网
学佛成佛

内观 禅 修——毗 婆 舍 那

学佛网阅读(3.03K)评论(0)

佛性或智慧——毗婆舍那的智慧,并非超乎自然、超乎常人、非常神圣,或是某种需要培养的东西。智慧已经在那里,它就像一股清泉。这个智慧是什么?就是无分别。 我们马上要开始禅修。那些已经学过禅修的人知道要怎么做;对于初学者,把脊背坐直,把臀部垫高,...

是什么得到解脱?-学佛网
学佛成佛

是什么得到解脱?

学佛网阅读(758)评论(0)

问:是什么得到解脱? 答:问得好。就是这只猪,蛇跟鸡也一起得到解脱。从哪里解脱?从这六种感知解脱。与感知一起运作,其实正是佛教的主要道路,一切都跟它有关。全都是你的感知在指挥你的生活,不是吗?比方说,当你爱上某人,是你的感知在指挥你的恋情、...

基本的不安全感-学佛网
学佛成佛

基本的不安全感

学佛网阅读(727)评论(0)

禅定大师们常说,修“止”的目的并不必然是摆脱各种情绪烦恼,到达全然弃舍所有分别现象的境界,以期获得证悟;修“止”的目的与此无关。其目的,就像我一开始说的,是要得到自我控制。借由获得这种控制力,我们获得某种信心,并欣赏和感谢生活中的每一个日子...

佛陀成道-学佛网
学佛成佛

佛陀成道

学佛网阅读(1.84K)评论(0)

佛陀成道 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生,当时被称为悉达多王子。他看到人间的老、病、死种种痛苦而厌恶轮回,于是离开他的宫殿去求道。一开始他碰到印度教的老师,学了一些印度教的东西,并据此苦修六年。六年之后,他忽然领悟到苦修并非开悟的唯一法门...

菩提心与菩萨戒-学佛网
学佛入门

菩提心与菩萨戒

学佛网阅读(1.89K)评论(0)

虽然“菩萨”这个称谓听起来令人尊敬而且难以达成,但其字意只是“子”或“佛之继承人”,并且不是那么难以达成。它不需要通过资格考试,也不需要完成什么不可能的任务;你所有要做的,只是发起衷心的祈愿,愿你能带领一切众生圆满证悟。要做这样的誓愿,还有...

蓝毗尼-学佛网
学佛成佛

蓝毗尼

学佛网阅读(721)评论(0)

很多圣地都位于发展中地区,所以你要有心理准备,这些地方的生活条件不能与法国阿尔卑斯山奢华假期所提供的相比拟。当你抵达位于现今尼泊尔的蓝毗尼,要记得这里既是悉达多诞生之地,也是他发现自己被生、老、病、死这些极为痛苦的现实所围困之处。从某方面说...

修持祥和-学佛网
佛法无边

修持祥和

学佛网阅读(884)评论(0)

修持祥和 不用说深奥的真理,在这个年代。甚至最实际,最明显的真理也被忽视。每天我们都听到人们在谈论经济的状况,却不了解萧条和贪婪的关联。由于贪婪、嫉妒和骄慢,经济永远不会强大到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基本生活之所需。我们好似住在森林中的猴子,在吊...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学佛网
佛法无边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

学佛网阅读(1.38K)评论(0)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 当悉达多证悟后,他被称为佛陀。他不是个人名,而是指心的一种状态。佛这个字,是指一种功德,它具足了二个面向:“成就者”和“觉醒者”,换言之,是指净化一切染污并证得全知者。经由在菩提树下的了悟,佛陀从困于主客概念的二元状态...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