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公益
公益 慈善 什么是发菩提心?就是发愿自己要成为一切众生安乐的源泉。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学佛要脚踏实地,净化自己的身、口、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要总想装神弄鬼、上天人地;而且学佛不能双腿一盘只顾自己舒服,还要心怀众生的疾苦,切实...
公益 慈善 什么是发菩提心?就是发愿自己要成为一切众生安乐的源泉。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学佛要脚踏实地,净化自己的身、口、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要总想装神弄鬼、上天人地;而且学佛不能双腿一盘只顾自己舒服,还要心怀众生的疾苦,切实...
众生平等 众生平等是佛教最根本的教义。人道、天道、阿修罗道、旁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对六道轮回中所有的众生怀着平等的慈悲心是学佛的基础。 高低贵贱,只是人类的分别。在究竟的意义上,众生的本性没有丝毫差别。 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人对动物却肆意...
上师瑜伽 喇嘛钦 两千五百多年,我们由于傲慢、颠倒、固执、牵挂和恐惧,一再错过机会,直到今天。尽管我们依然楠狭,依然不知珍惜,却有人依然持佛陀的智慧明灯,在无尽的夜里等待为我们照亮前路。如果我们还是错过,他说,他会停留,他会再来,直到我们不...
大圆满 金刚乘的教法又有远道、近道、捷径三种。依靠外续事、行、瑜伽三部,在五世、七世或者十六世内能成就佛果,却不容易修学。依靠近道玛哈约嘎和阿努约嘎,能在一生一世成就佛果,但如果生起次第本尊如小指大小的形象也不能浮现于心、圆满次第一呼吸的气...
积资净障 本尊 修学密法要选择自己觉得有信心的佛菩萨作为本尊。每天不间断地修持本尊的心咒,并不断观想本尊,祈祷本尊加持。这一生至少要圆满念诵一亿遍本尊心咒。 法王如意宝一生中至少念诵了十几亿遍本尊心咒,这么伟大的成就者都那么精进,我们凡夫更...
金刚乘 金刚乘 在末法时期遇到佛法很难,遇到金刚乘的教法就更难,因为金刚乘的教法只在普严劫先生王佛、贤劫释迦牟尼佛、华严劫文殊师利佛的圣教中才出现。 莲花生大士是密宗的祖师,他从印度将金刚乘的教法完整地带人藏地。莲师之前也有密宗大师进藏,但...
谨慎取舍 因果不虚 如果现在就开始精进修行,这一生结束时往生极乐世界应该会比较容易。但我想大多数人恐怕还是会继续在六道中轮回,甚至堕入恶道,原因就是很多人不相信因果。不信因果,人就可能造下很多恶业。 有的人说相信困果,相信来世,但行动上不那...
行菩提心 愿与行 在四无量心的摄持下,愿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彻底摆脱痛苦,获得安乐,这种发愿称为愿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后,我们还是会自私、愚昧。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这样。从生起菩提心到圆满证悟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用布施、持戒、忍...
愿菩提心 四无量心 菩提心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基础,有着翔实的建立步骤。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这四种发心的对象范...
爱 大乘小乘 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行为的动机就是发心。在修行的时候,发心不仅决定了修行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见解和修行的过程。 为了获得人天福报而修行,这是下士道人天乘的发心。发善心、做善事,自然会...